第三篇脾胃系病证
痞满病名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否”、“否塞”和“否膈”等,
张仲景提出病名概念,《伤寒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又创诸泻心汤,
《丹溪心法》将其与胀满作鉴别:“胀满内胀而外亦有形;痞者内觉痞闷,而外无胀急之形也。
胃痛的病位基本病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治疗原则:理气和胃止痛
《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并认为腹痛由寒、热邪气客于胃肠引起呕吐的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呕吐酸……皆属于热。
呕吐病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治疗原则:和胃降逆止呕
《金匮要略》认识到呕吐有时是人体排出胃中有害物质的保护性的反应。
《诸病源候论》指出呕吐的发生是由于胃气上逆所致。
噎膈的病理性质:本虚标实
呃逆的基本病机: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治疗原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
《内经》无呃逆之名,其记载的“哕”即包含本病
泄泻《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有“鹜溏”、“飧泄”、“注下”等病名
泄泻病位:在肠(脾失健运是关键),与肝肾密切相关,其病理因素离不开湿,治疗原则:健脾化湿
《金匮要略》将泄泻与痢疾统称为下利
景岳全书》提出分利之法治疗泄泻的原则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泄泻》提出了著名的治泻九法,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泄泻的治法。
《临证指南医案》创泄木安土之法。
痢疾《内经》称本病为“肠”、“赤沃”,
《难经》称之为“大瘕泄”
《伤寒论》、《金匮要略》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治疗痢疾的有效方剂白头翁汤
《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
宋代《济生方》正式用“痢疾”病名
《丹溪心法》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
明确痢疾可以传染的是 金代;
痢疾的临床特征: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粘冻;基本病机:邪蕴肠腑,气血雍滞,传导失司,脂络受伤而成痢,
刘河间提出: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
《金匮要略》:“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仁丸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