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气血津液病证
郁证《金匮要略》记载了属于郁证的脏躁及梅核气两种病证,
《丹溪心法》将郁证列为一个专篇,提出了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创立了六郁汤、越鞠丸等相应的治疗方剂
明代《医学正传》首先采用郁证这一病证名称。
《临证指南医案》充分注意到精神治疗对郁病具有重要的意义,认为“郁证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
血证的治疗原则:治火治气治血
血症《金匮要略》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景岳全书》将血证的病机概括为“火盛”及“气虚”两个方面。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提出了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
痰饮的病位:在三焦、肺、脾、肾,其中脾运失司首当其冲
痰饮的基本病机:三焦失通失宣,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蒸化,阳虚水液不运,水饮停积为患治疗原则:温阳化饮(“用温药和之”)
痰饮《金匮要略》始有痰饮名称,立专篇论述,并有广义、狭义之分。该篇提出“用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
《仁斋直指方》首先将饮与痰的概念作了明确的区分,提出饮清稀而痰稠浊
叶天士总结前人治疗痰饮病的经验,重视脾、肾,提出了“外饮治脾,内饮治肾”的大法。
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
消渴的病位: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基本病机:阴虚燥热
消渴的本证(三多一少)与并发症(肺痨、白内障、雀目、耳聋、疮疖痈疽、中风偏瘫、水肿)治疗原则:清热润燥养阴生津
《证治准绳》对三消分类作了规范,“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自汗盗汗的辨证要点:辨阴阳虚实,虚证:自汗气虚不固;盗汗阴虚内热,实证:肝火、湿热等邪热郁蒸
汗症《景岳全书》认为:“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厥证的病位基本病机:气机逆乱、升降乖戾,阴阳不相顺接
虚劳辨证要点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虚候为目
虚劳《理虚元鉴》云:“治虚有三本,肺、脾、肾是也。为虚劳专书。
李东垣提出气虚发热的辨证及治疗,以补中益气汤作为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
《症因脉治》最先提出“内伤发热”这一病名。
内伤发热《金匮要略》以小建中汤治疗手足烦热,可谓是后世甘温除热治法的先声。
《小儿药证直诀》提出了五脏热证的用方,并将肾气丸化裁为六味地黄丸。
肥胖的基本病机:阳气虚衰、痰湿偏盛,治疗原则:补虚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