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大学语文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大学语文》复习试题及答案:议论文部分_第5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21年1月17日]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2.D3.B4.D5.D6.D7.B8.D9.D10.B

  11.A12.A.13.D14.A15.B16.D17.D18.B19.B20.A

  21.D22.D23.A24.D25.C26.A27.C28.A29.B30.D

  31.B32.A33.B34.B35.D36.A37.D38.C39.B40.D

  41.D42.D43.C44.A45.B46.C47.C48.D49.B50.D

  二、多项选择

  1.BE2.BCD3.CD4.ABCDE5.BCE

  6.BD7.ABC8.DE9.BE10.ACD

  11.ABCD12.BCDE13.ACD14.CD15.BCDE

  16.ABE17.ABCD18.ABC19.ABD20.AC

  三、词语解释

  1.不王者:不能称王的

  2.已:停止

  3.方:当……时

  4.凶:灾凶,此指饥荒。

  5.斯:这样

  6.丑:鄙陋

  7.大方之家:明白大道理的人

  8.平:填平

  9.时:按季节。灌:注入。渚崖:水洲岸边。

  10.东面:脸朝东。

  11.旋:转;转变。望洋:仰视的样子。

  12.子:您。本指海神,这里借指海。穷:尽。殆:危险。长:长久,永远。

  13.以:与。虚:同“墟”,居住的地方。

  14.方:正。见少:所见甚少。奚以:何以,怎么。自多:自我夸耀。

  15.卒:“尽”。

  16.殆:大概是

  17.积于忽微:从细微小事积累起来。困于所溺:因沉溺迷恋的事物而陷入困境。

  18.曳兵:拖着武器。走:跑,这里指逃跑。

  19.参伍:交相错杂。

  20.检:约束,制止。涂:通“途”。

  四、简析题

  1.(1)这段话的论点是什么?

  答:我应该用容忍的态度来报答社会对我的容忍。

  (2)作者讲自己五十年前主张“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的故事,有什么论证作用?

  答:为事实论据提供了归纳论证的小前提来证明论点。

  (3)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归纳法。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归纳出论点。

  (4)这段话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文风?

  答:体现了一种“大家风范”,作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坦诚地进行自我反思,以身说法,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心灵距离,极具亲和力;作者不摆理论架势,将至理深意融化在平易的白话之中,易被读者接受,这种“言之有物、明白清楚”的文风,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深入浅出的极高境界。

  2.(1).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以伊尹等为例,阐述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

  (2).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答:举例论证法、引证法。

  (3).这里采用了怎样的联想方式和修辞手法?

  答:相似性联想;比喻。

  3.(1)概括这里所描述的两种景象及其关系,说明它的直接作用。

  答案:所描绘的两种景象:一是有限的黄河秋水暴涨,二是无限的大海。这两种景象之间的关系是:对比。这个对比的直接作用:构成了河伯的态度发生根本性转变的事实基础。

  (2)庄子展示这两种景象以及河伯态度的转变,主要是想,暗示怎样的哲学道理?答案:这两种景象的对比和河伯态度的转变,都昭示出一个基本道理:广大的宇宙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却是有限的。这就是本文的主旨。

  (3)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

  答案:所包孕的成语:望洋兴叹。

  4.(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旨和三个层次的大意。

  答案:这段文字的主旨:人的认识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故而是有限的。三个层次的大意:“井蛙”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空间的限制:“夏虫”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时间的限制:“曲士”句说明人的认识要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

  (2)说明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答案:一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使说理形象化;二是运用了排比句式,使文章层次清楚,说理有气势。

  (3)这里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案:这里采用的论证方法是:比较法中的类比法,亦称为比喻论证法。

  (4)写出这里所包孕的一个成语。答案:所包孕的成语:井底之蛙。

  5.(1)本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本段有几层意思?

  答:中心句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本段有五层意思。第一层写要发展蚕桑;第二层写应发展家禽的养殖;第三层写发展农业;第四层写要注重教育;第五层总结以上内容,指出只要按以上要求去做,王道理想定会实现。

  (2)孟子在这里提出了哪些用来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答:提出了四条措施:发展蚕桑、发展家禽的养殖、发展农业、注重教育。

  (3)这段话体现出孟子哪些重要思想?

  答:这段话体现了孟子以民为本、发展生产、注重教育等三个方面思想。

  (4)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本段主要运用了排比手法。

  6.(1)作者的人生观是什么?为什么?

  答: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因为作者认为“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着别人(包括生者和死者)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着的东西”。

  (2)作者为什么“强烈地向往着俭朴的生活”?

  答:因为作者认为“自己占用了同胞的过多劳动”,作者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3)这段文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演讲风格?

  答:体现了作者清纯朴实、深刻锐利、坦诚自然、洞明清晰的演讲为文风格。

  7.(1)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人的认识要受到时空的限制?什么地方体现出人的认识会受到智能的限制?

  答:“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体现人的认识受时空限制;“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体现了人的认识要受智能限制。

  (2)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克服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是: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理念。

  (3)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答:比较法。

  8.(1)作者在这里罗列了几种人的几种结果?

  答:作者罗列了五种人的五种结果:

  ①志力薄弱之士,一挫而退;

  ②志力次弱者,再挫而退;

  ③志力稍强者,三四挫而退;

  ④志力更稍强者,五六挫而退}

  ⑤志力至强之人,方有“善于其终”的可能。

  (2)作者意在突出哪种人?由此可见,本文的核  心论点应当怎样表述才更确切?

  答:作者意在突出“志力至强之人”。由此可见,本文的核  心论点是“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方能取得事业的成功”。

  (3)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答:采用的论证方法是层递性比较法。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