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化学 >> 化学模拟题 >> 福建化学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6福建中考化学考前专项试题11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5年11月20日 ]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12小题,每题各有正确一个答案,13--15小题,每题各有一个或两个正确答案)

  1.(2分)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 煤气燃烧 水变蒸气 B. 瓷碗破碎 剩饭变馊

  C. 菜刀生锈 水果腐烂 D. 灯泡发光 冰块熔化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剩饭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果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

  D、灯泡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块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2分)(2005•常德)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倾倒液体 D.

  加热液体

  考点: 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 压轴实验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B、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

  C、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

  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酒精灯火焰的位置.

  解答: 解:A、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故错;

  B、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对;

  C、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

  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

  所以图中操作正确,故对;

  D、给液体加热时,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外焰温度最高;故对.

  故选:A.

  点评: 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固体和液体的取用、了解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和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需学生明确掌握.

  3.(2分)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⑧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②⑦③⑧①④⑥⑤ B. 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C. ⑤⑦⑧③②①④⑥ D. ⑦③①⑧②④⑥⑤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加热试管,因为氧气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为防止倒吸先取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解答: 解:记住氧气的操作步骤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离)息”;依次对号入座,找出关键字.

  其顺序为:⑦②③⑧①④⑤⑥.

  故答案选:B.

  点评: 注意制取氧气的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步骤不能颠倒.

  4.(2分)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④忘了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A. 除⑥⑦外 B. 全部 C. ①②③⑤ D. 除④外

  考点: 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根据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底部接触到灯芯、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没有进行预热等.

  解答: 解: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

  ②试管外壁有水,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

  ③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会造成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④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使用催化剂,故不会造成试管炸裂.

  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会造成试管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炸裂.

  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再移开酒精灯,水槽内的水可能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进入试管,使试管炸裂.

  故除④外均是造成试管炸裂的可能原因.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安全意识.

  5.(2分)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  )

  A.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B. 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C.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D. 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考点: 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专题: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 不易溶或难溶性气体最好的收集方法为排水集气法,使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则说明气体不易溶或者是难溶;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解答: 解: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有关.

  6.(2分)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C. 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 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考点: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 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 关于催化剂的定义,这道题进行了全面扫描,概括的较为全面.对于概念的准确把握有很大的意义.

  解答: 解:催化剂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通过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改变的是反应的速率,而不是反应本身,也就是不改变反应的发生与否,改变的是本来就能够发生的反应.(2)由于催化剂本身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不会改变反应的生成物的量的.(3)所谓速率的改变,催化剂有正负之分.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的速率,如人体中的酶可加快食物的消化等;而负催化剂能减慢反应的速率,如橡胶、塑料制品中的防老化剂等.故“改变”应理解为“加快”或“减慢”.

  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由于催化剂就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故A正确;

  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催化剂对速率的改变有加快也可以减慢,需要根据需要来选择;故B不正确;

  C、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二氧化锰也不是只做催化剂用的,又是可做反应物;故C不正确;

  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催化剂改变的是能够发生的反应的速率,而不能改变能否反应的事实;故D不正确.

  故选A.

  点评: 对于概念的而理解,尤其是关键点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到位,把握实质.

  7.(2分)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火焰呈明亮的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D.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放出热量

  考点: 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专题: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

  分析: 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B、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还需要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的区别.

  8.(2分)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 铁生锈 B. 酿酒 C. 蜡烛燃烧 D. 食物腐烂

  考点: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专题: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有些氧化反应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些氧化反应比较缓慢,缓慢氧化是指比较缓慢的氧化反应.

  解答: 解:

  A、铁生锈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B、酿酒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C、蜡烛燃烧属于氧化反应,并且反应比较剧烈,不属于缓慢氧化;

  D、食物腐烂属于氧化反应,但是比较缓慢,属于缓慢氧化.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要理解根据氧化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分为剧烈氧化反应和缓慢氧化反应.

  9.(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 分子、原子都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 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是因为粒子大小发生变化

  考点: 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专题: 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 A、根据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考虑;B、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C、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粒子大小不变.

  解答: 解:A、有的物质的分子比有的物质的原子大,有的物质的原子比有的物质的分子大,所以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故A错;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故B错;

  C、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故C正确;

  D、物质状态发生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粒子大小不变,变化的是粒子之间的间隔,故D错.

  故选C.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变,变化的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10.(2分)在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再生装置,现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其中最适合于潜水艇里氧气再生的方法(  )

  A. 使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氧化汞 汞+氧气

  C. 水 氢气+氧气 D. 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

  考点: 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

  专题: 科学探究.

  分析: 根据潜水艇里的环境及对供给氧气反应的要求,分析所涉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出最适合潜水艇里供给氧气的反应原理即可.

  解答: 解:A、使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光能,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故选项错误.

  B、氧化汞 汞+氧气,在加热的条件下才能放出氧气,且生成的汞有毒,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故选项错误.

  C、水 氢气+氧气,需要通电,消耗电能,不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故选项错误.

  D、过氧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钠+氧气,常温下即可发生反应,且可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供给氧气的同时吸收了人呼出的二氧化碳,适宜在潜水器里供给氧气,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一般从原理要科学、严谨、合理,装置和操作要安全、简便,药品要易得、经济、环保节能,还要注意要结合实际情境进行分析.

首页 1 2 3 4 5 6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