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北京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中考二轮复习试题及答案(诗专项练习)_第4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4年11月4日 ]

  文言文阅读(17)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3.用斜线划分朗读节奏: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34.指出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

  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35.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

  A.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6.用原文填空:

  ①表现木兰不贪图富贵利禄的句子 ,

  ②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 .

  37.选出与例句中画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双兔傍地走(  ) A、走马观花 B、茶走味了  C、车刚走 D、走漏消息

  ②安能辨我是雄雌?(  ) A、坐立不安 B、安敢如此 C、安的什么心 D、安营扎寨

  ③木兰当户织(  ) A、捷报飞来当纸钱 B、当着大家谈一谈 C、他会当家 D、旗鼓相当

  38.出自本文最后一段的成语 ,并解释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___ 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诗人用这个典故也有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之意”的说法是错误的,诗人用典故只是为了表达对朋友的怀念之情,暗示被贬时间之长,很多朋友已经去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辨析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再精读各项涉及到的段落,并运用所学诗文知识和自己的理解去认真辨析、衡量。

  2.C

  【解析】

  试题分析:“浮云”一词出自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所以C不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赏析能力。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选择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3.D

  【解析】

  试题分析:D(尾联直抒胸臆。)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点评:本题涉及到鉴赏诗句、理解诗歌内容等题型。首先要了解诗歌的内容,理解诗句的大致内容,找到体现情感的关键语句,借助这些语句,在理解的基础上,揣摩出诗人的情感。有直接抒情的句子,一定要善于利用,如果没有直抒胸臆的句子,则要根据所写景物的特点、所叙事件的性质,体会诗人的情感。

  4.D

  【解析】

  试题分析: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后二句点出了人物和事情。主人耐心地而又有几分焦急地等着,没事可干,“闲敲”棋子,静静地看着闪闪的灯花。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比照之下更显示出作者焦躁的心情。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这种姿态貌似闲逸,其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躁。全诗通过对诗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的心情,可谓形神兼备。全诗生活气息较浓,又摆脱了雕琢之习,清丽可诵。经分析,答案D项是错误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

  点评:理解赏析诗歌,要在领会其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其中的关键语句,如直抒胸臆的句子等,把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主旨等深入理解。

  5.D

  6.A

  【解析】

  5.试题分析:根据“秋”这一季节的特点可知:A、B、C都符合“秋”季景象;“泉清”中的 “清”可以说是诗人想象的“泉水之清”,也可以说是“泉水在寂静的夜晚发出的清脆的声音”,与“秋”无关。所以选择D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品析诗歌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题干要求简单,注意秋天事物的特点,即可解答本题。诗歌文字信息明确,易于判断。本题拟题很好,指导学生学习古诗不能只是被动的背记,还要思考一些问题,学会品析诗歌,理解诗中的妙趣。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