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 下合穴
(一)概述
下合穴是指手足三阳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6个腧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也有称六合穴的。
一般认为下合穴是根据《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台治内腑”的理论提出来的,即“胃合于三里,大肠合人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人于委阳,膀胱合人于委中央,胆合入于阳陵泉”。因大肠、小肠、三焦之经在上肢原有合穴,而此6穴都在下肢,为了区别,故以“下合穴”命名。
(二)内容及分布
手三阳的大肠、小肠、三焦经脉,因循行上肢,不直接深入脏腑,主要作用于头面、上肢等部位,相对来说它的合穴对内腑影响不大,基本失去了“合治内腑”的意义。但足三阳经的经气除作用于头面躯干在体表的循行部位外,其经气还由合穴之处别人内腑,和本腑相通,故与六腑关系密切,即“六腑皆出足三阳,上合于手”(《灵枢·本输》),意指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都与足三阳经有较密切的联系,故足三阳经就成为治疗腑病的主要经脉,下合穴也就分布在足三阳经上。
下合穴包括下巨虚、上巨虚、委阳、委中、足三里、阳陵泉6个,其所在经脉、所联系手足三阳经、六腑,简列为表。
分布特点:
六腑的下合穴均位于足三阳经上,其中:
★足三阳经的下合穴,都是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
足少阳胆经阳陵泉一胆经1穴
足太阳膀胱经委中——膀胱经2穴
足阳明胃经
★手三阳经的下台穴,分布在胃、
手太阳小肠
手阳明大肠
手少阳三焦经
为什么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之下合穴位于足阳明胃经上?从经脉循行联系上看,大肠经、小肠经均与胃经相关:十二经脉营气运行是由肺一大肠一胃……的顺序,故大肠与胃有直接流注顺序,《灵枢·经脉》载:“小肠手太阳之脉,……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即小肠经循行过胃。足阳明胃经“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可见,胃经的支脉既然循腹里向下,必经腹内的大肠、小肠两腑。从三者在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方面的密切关系来看,《素问·灵兰秘典论》言:“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灵枢·本输》说:“大肠属上,小肠属下,足阳明胃脉也,大肠小肠皆属于胃,是足阳明也。”强调三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排泄过程,而在病理情况下也必然相互影响。因此,手阳明经与手太阳经下
合穴均分布于足阳明经膝下的一定腧穴。
为什么手少阳三焦经下合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这也是基于三焦和膀胱在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的密切关系。《素问·灵兰秘典论》言:“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强调了两者在水液代谢方面的密切关系,故手少阳三焦经的下合穴应分布于足太阳膀胱经之上。
(三)临床应用
1、诊断
下合穴在辅助诊断方面临床应用颇广,如肠痈患者按压上巨虚穴处常有压痛,胆道疾患则在阳陵泉有明显的压痛。临诊时可以配合使用。
2、治疗
(1)下合穴是治疗六腑病证的主要穴位之一。下合穴具有通降腑气的作用,在治疗腑证方面收效较好。六腑“泻而不藏”,以通为用,其病多实,临证时,常用下合穴以通降腑气,多获良效。《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日:“此阳脉之别,人于内,属于腑者也。”是说明手足六阳经脉的经气是从六腑的下合穴处别人于内而分属于六腑,故六腑的疾病可取六腑各自所属的下合穴进行治疗。
(2)《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中,除阐述了足三阳经腑证当取足三阳经合穴外,也指出上巨虚、下巨虚、委阳的适应证:“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当耳前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阳病也,取之巨虚下廉。…三焦病者,腹胀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为水,留即为胀,候在足太阳外之大络,大络在太阳、少阳之间,赤见于脉,取委阳。”
(3)现代临床应用常用足三里治疗胃脘痛;上巨虚治疗肠痈、痢疾;下巨虚治疗小腹痛,十二指肠溃疡;阳陵泉治疗蛔厥、胆囊炎、胆石症、肋间神经痛;委中、委阳治疗癃闭、淋症、遗尿等等,特别是对其中的一些急性病症,能起到即时缓解疼痛的作用。
3、配穴方法
选用下合穴治疗腑病时,病轻者可单独选用,而对于重症或久病者多配合其他特定穴使用:
(1)募、合配穴。
(2)原、合配穴。
(3)郄、合配穴。
郄穴治急,合穴治腑,对于六腑急性病症,临床也常用郄、合相配,多有速效。
附: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