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临床执业医师 >> 模拟试题 >>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库考前冲刺试题(10)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题库考前冲刺试题(10)_第7页

来源:考试网   2016-08-15   【

  第26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电离及非电离辐射;

  凡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称为电离辐射。不足以导致组织电离的辐射称为非电离辐射。

  1.电离辐射

  电离辐射通常包括属电磁波谱的X线和γ线,属粒子辐射的电子(包括β粒子)、质子、中子、α粒子,以及具有不同质量和电荷的亚原子粒子。

  (1)对机体的影响

  电离辐射过量照射可使人体发生各种类型和程度的损伤(或疾病),统称放射性疾病。放射性疾病为国家法定职业病,包括:

  ①全身性放射性疾病:1)急性放射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造血障碍、出血症候群、胃肠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毛发脱落,局部和全身并发感染等;2)慢性放射病:较长间内持续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引起的全身疾病者。常见于放射工作职业人群,或急性损伤的晚期病人。临床主要表现有神经衰弱症候群、自主神经功能失调、造血系统改变、白内障、生育能力受损、皮肤病等。

  ②局部放射性疾病,如急、慢性放射性皮炎、放射性白内障。

  ③放射性辐射所致远期损伤,如放射线所致白血病。

  (2)防护措施

  应根据放射性工作种类和可能的受照方式(内照射和外照射)等进行综合性防护。控制辐射用量和减少接触是防护辐射损伤的关键。

  ①外照射防护

  1)屏蔽防护:根据射线的种类和数量来决定屏蔽材料,如防X、γ射线用铝、铁、混凝土等高原子序数材料;防β射线用铝、有机玻璃或塑料等低原子序数物质;

  2)距离防护:工作人员所受辐射的强度与辐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应尽可能远离辐射源;

  3)时间防护:在不影响工作质量的原则下应尽量减少工作人员受照时间。我国现行规定放射工作人员全身受照每年不超过0.05Sv(5rem)。

  ②内照射防护

  在开放型放射性工作场所内禁止一切能使放射性核素侵入人体的行为,如饮水、吸烟、进食等。

  ③清除污染

  工作场所空气的保洁主要采取通风与过滤方法;工作产生的放射性“三废”有三种处理方法:

  1)半衰期短、用量少的核素用消极放置和稀释,等放射性含量降至容许标准以下时按一般三废处理;

  2)半衰期长、用量大的核素用特殊方法浓缩后送到指定的废物库统一存放处理;

  3)被放射性核素污染的衣物,皮肤可用肥皂流水冲洗。

  ④辐射监测与卫生保健

  辐射监测包括个人、场所和环境的监测。对放射性工作人员应进行就业前和定期体检,尤其注意血象变化,凡患有血液病、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性腺疾病、骨髓疾病、显著内分泌障碍、自主神经系统疾病、慢性肝肾疾病、心血管疾病、皮肤癌或癌前疾病等均不宜从事放射工作。此外,还应有一定的营养、休假等保健措施。

  2.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包括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激光和射频辐射等。其中,主要为慢性低强度辐照对健康的影响。

  射频辐射防护对广播、电视发射塔和通信基站等项目建设必须开展预防性卫生监督。射频辐射作业人员的保护,主要进行辐射设备屏蔽,采用个人防护用品,如微波防护眼镜和防护服。受射频辐射作用有较明显功能障碍的作业人员,除对症治疗外,尚应暂时调离工作岗位。

  第27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2:医德评价的意义;

  医德评价是指病人、社会其他成员以及医务人员依据一定的医德原则、规范和准则,对医务人员、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行为和活动的道德价值所作出的评判。由上看出,从医德评价的主体上可分两种: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社会评价是指病人和社会其他成员对医务人员、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行为和活动的道德评价;自我评价是医务人员自身对其医疗卫生保健行为和活动的道德评价。

  医德评价是医务人员、医疗卫生保健单位行为和活动的监视器和调节器,因而也是维护医德原则、规范和准则的重要保障,并且使医德原则、规范和准则转化为医务人员、医疗卫生保健单位行为和活动的中介和桥梁。因此,它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德水平,改善医疗卫生保健单位的医德医风以及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

  第28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资料的保密;

  1.对研究资料保密

  在人体实验中有时会涉及到受试者的秘密或隐私,因此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要注意受试者资料的保密,例如要发表论文必须隐匿其姓名等。

  2.医师与病人之间的保密

  医师对病人的有关资料必须保密:如有关病人的某些病史和疾病、身体方面的畸形、夫妻生活、财产收入、子女血缘、宗教信仰等情况要为病人保密;而病人的不良诊断及预后、胎儿的性别等要对病人保密。

  3.研究者与受试者之间的保密

  研究者必须尊重受试者的隐私权,将在实验中获知的受试者的有关资料对外保密。

  第29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第一单元 医疗与妇幼保健监督管理法规 ☆☆☆☆☆考点1: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保护患者和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注解:

  1.概念:本条例中所称的医疗事故,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因医务人员诊疗护理过失,直接造成病员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2.根据医疗事故的概念,认定医疗事故必须具备以下要件:

  (1)行业主体必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2)行为主体实施了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3)行为主体所实施的行为必须发生在医疗活动中;

  (4)行为主体所实施的行为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

  给病员造成危害的结果,必须符合“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及这种程度,不认定为医疗事故。属下列情况者应区别对待:

  在胸腔、腹腔、盆腔、颅内及深部组织遗留纱布、器械等异物;开错手术部位,造成较大创伤;或造成严重毁容等,可认定为医疗事故。但反应轻微,或体内遗留的异物微小,不需再行手术,或异物被及时发现、取出,无明显不良后果者,不能认定为医疗事故。其中在体腔、术野遗留物给患者虽造成痛苦和创伤,但是再手术取出后并未致残或遗有功能紊乱,在事故分级标准中划为医疗事故。未写此类医疗过失为医疗事故是为了减少矛盾,而在事故分级标准中把这些情况划为事故,是为严格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保护患者利益和尊重既往处理的惯例。

  (5)行为主体主观上是因为过失才造成了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

  过失,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的两种心理状态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过失与故意的属性根本不同,医疗事故属于过失,不是故意。此外,尚有因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造成的技术过失,与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过失有所不同,在实践中有加以区别的必要。

  疏忽大意过失:是指在医疗事故的发生中,根据行为人相应职称和岗位责任制要求,应当预见到和可以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对病员的危害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未能预见到,或对于危害病员生命、健康的不当做法,应当作到有效的防范,因为疏忽大意而未能做到,致使危害发生。如不执行或不正确执行规章制度和履行职责,对危重病员推诿、拒治;对病史采集、病员检查、处理漫不经心,马虎草率;或擅离职守;或遇到不能胜任的技术操作,既不请示,也不请人帮助,一味蛮干;或擅自做无指征和有禁忌症的手术和检查等,而造成了对病员的危害结果。

  过于自信过失:是指行为人虽然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给病员导致危害结果,但是轻信借助自己的技术、经验或有利的客观条件能够避免,因而导致了判断上和行为上的失误,致使对病员的危害结果发生。

  构成医疗事故过失行为,必须具有违法性和危害性双重特点。

  违法性:在医疗事故中主要是指违反诊疗护理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这些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约定俗成大家都在实践中遵循的。但违法并不等于犯罪,这点要正确的理解和解释。

  危害性: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属性。在实践中不能因为行为人有一般过失行为就与医疗事故关联,必须视其行为实际上是否造成了对病员的危害。

  医疗技术事故,指根据行为人的相应职称或相似情况下的一般水平,限于能力不及或经验不足,发生诊疗护理工作中的失误,导致不良后果的。

  (6)行为主体所实施的行为和损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第三条 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第四条 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十二等:

  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分甲、乙两等)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是指造成患者死亡的。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是指造成重要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代偿,存在特殊医疗依赖,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情况。

  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分甲、乙、丙、丁四等)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造成器官缺失或功能完全丧失,其他器官不能人工偿,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情形的;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严重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严重缺损、明显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特殊医疗依赖,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严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分五等)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存在器官缺失、大部分缺损、畸形情形之一,有较重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中度功能障碍,可能存在一般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器官大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度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器官部分缺损或畸形,有轻微功能障碍,无医疗依赖,生活能自理。

  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具体分级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注解:

  医疗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技术事故两类。这种分类主要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而制定的。尽管在实践中两者多有交叉,但是依其所占的主要份量来进行分类,还是不难定性的。据此,医疗责任事故是指责任人因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等失职行为为主要原因所致的事故。医疗技术事故是指责任人因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不足为主要原因导致诊疗护理失误所致的事故。

  第30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遇到交叉配血不合的情况时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

  考点:

  第三单元 血液与药品监督管理法规 ☆☆☆☆考点4:第四章 交叉配血;

  第十四条 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

  第十五条 输血科(血库)要逐项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和供血者血样,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并常规检查患者Rh(D)血型(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检查可除外),正确无误时可进行交叉配血。

  第十六条 凡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红细胞悬液、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浓缩白细胞、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应ABO血型同型输注。

  第十七条 凡遇有下列情况必须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有关规定作抗体筛选试验:交叉配血不合时;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收多次输血者。

  第十八条 两人值班时,交叉配血试验由两人互相核对;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自己复核,并填写配血试验结果。

  第31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7:伤寒;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变特征是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以回肠末段淋巴组织的病变最为突出。

  1.病理变化

  (1)肠道病理变化:病变主要累及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根据发病过程和病变特点分四期,每期持续时间为一周。

  髓样肿胀期:回肠下段淋巴组织肿胀、隆起于粘膜表面,色灰红,质软、似脑沟回,集合淋巴小结病变最典型。镜下巨噬细胞增生明显,常吞噬有伤寒杆菌、红细胞和细胞碎片,称为伤寒细胞,由伤寒细胞聚集成的结节称伤寒肉芽肿。

  坏死期:髓样肿胀的淋巴组织中心和局部粘膜组织发生坏死。

  溃疡期:由坏死组织脱落形成边缘隆起、底部不平、常深达粘膜下层的溃疡。坏死严重者溃疡可深达浆膜甚至引起穿孔,累及血管可出血。由集合淋巴小结病变所形成的溃疡其长轴与肠纵轴平行呈椭圆形,孤立淋巴小结病变所形成的溃疡为圆形。

  愈合期:肉芽组织增生填补溃疡性缺损,并由边缘上皮再生覆盖。

  (2)肠道外病理变化:由于毒血症和败血症,病人出现持续高热,中毒性心肌炎可引起相对缓脉,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引起脾肿大,其他如皮肤玫瑰疹(血管炎)、腹育(腹直肌凝固性坏死)、肠道病变引起的食欲减退、腹部不适、右下腹国压育等临床表现。粪便细菌培养在病程第二同起为阳性且逐渐增高,在第3~5周阳性率可达85%。若伤寒杆菌在患者胆囊内长期繁殖可成为慢性带菌者。

  2.合并症

  肠出血可发生失血性休克。肠穿孔可引起弥漫性腹膜炎。

  第32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10:慢性肾小球肾炎;

  又称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是各种类型肾小球肾炎发展的终末期病变,并非独立类型。

  1.病理变化

  肉眼见双侧肾脏对称性缩小,表面布满细小颗粒(由纤维化收缩变小的肾单位和代偿扩张肥大的肾单位相互交错形成),质硬,切面皮质变薄,皮髓质分界不清,称为继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镜下病变特点是弥漫性肾小球硬化(肾小球纤维化和玻变),相应的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纤维化;残存肾小球代偿性肥大,相应肾小管扩张,可见各种管型。局部肾小球靠近集中(由纤维组织收缩所致)。间质纤维组织大量增生,多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小动脉壁厚、腔窄,入球动脉玻璃样变性。免疫病理检查一般为阴性。

  2.临床病理联系

  临床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征。由于大量肾单位破坏导致尿浓缩功能障碍,出现多尿、夜尿、尿比重降低;大量肾单位纤维化、肾组织缺血,肾素分泌增加引起高血压;肾单位大量破坏,肾功能损伤使体内代谢产物潴留、水电介质平衡紊乱,大量代谢废物排出障碍,最终导致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甚至尿毒症;大量肾组织破坏使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和代谢废物抑制骨髓造血而引起肾性贫血。本病预后极差,多因慢性肾衰死于尿毒症,或因持续严重的高血压而死于左心衰和脑出血。

  第33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4:药物一级消除动力学;

  药物一级消除动力学又称一级速率过程,是指药物在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描述方程式为 =KeC,式中Ke表示消除速率常数。将上式积分得Ct¬=COe-Ket,取自然对数lnCt=lnCo-Ket,换算为常用对数,logCt=logCo- t,t=log × ,当Ct= 时,t为药物消除半衰期(t1/2),t1/2=log2× 。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有如下特点:

  1.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或体内药量)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但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

  2.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

  3.绝大多数药物都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这些药物在体内经过5个t1/2后,体内药物可基本消除干净。

  4.每隔一个t1/2给药一次,则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可逐渐累积,经过5个t1/2后,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达到稳态。

  第34题

  试题答案:A

  第35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支气管腺体是支气管的正常结构,而鳞状上皮不是支气管的正常组成成分,说明原来的支气管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转变为鳞状上皮,这种病理变化为支气管黏膜的鳞状上皮化生。

  第36题

  试题答案:D

  第37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4: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1.一般急救措施

  应对出血性休克采取抢救措施,需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平卧位,抬高下肢,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加强护理,对病情作严密观察,包括:(1)呕血与黑粪情况;(2)神志变化;(3)脉搏、血压与呼吸情况;(4)肢体是否温暖,皮肤与甲床色泽;(5)周围静脉特别是颈静脉充盈情况;(6)每小时尿量;(7)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与血尿素氮;(8)必要时作中心静脉压测定,以及心率与心电图监护。

  2,积极补充血容量

  立即配血,快速输液,或经锁骨下静脉插管输液并测量中心静脉压。输液应采用生理盐水等各种血浆代用品,补液量根据估计的失血量来决定。及早输入足量全血以恢复血容量与有效血循环,最好保持血红蛋白不低于90~100g/L。对肝硬化患者宜输鲜血。注意避免因补液输血过多而致肺水肿,最好根据中心静脉压调节输液量。

  3.止血措施

  (1)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措施

  ①药物治疗:血管加压素为常用药物,作用机制为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脉血流量,降低门脉及其侧支循环的压力,从而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与硝酸甘油合用可降低血管加压素的心脏副作用并协同降低门脉压力。生长抑素可明显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脉压力,止血疗效肯定,不伴全身血流动力学改变,几乎无严重不良反应。常用的有14肽天然生长抑素和8肽生长抑素。用抑酸剂升高胃内pH,减少胃液分泌,可选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奥美拉唑等药物;用硫糖铝等保护胃粘膜。

  ②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应注意正确用法和严密观察。

  ③内镜下直视止血:经内镜对出血灶喷洒或注射各种凝血因子、止血药物和血管收缩剂;也可采用高频电凝止血,激光光凝止血或微波止血,或注射硬化剂至曲张的静脉,应注意避免注射后并发症。近年还开展了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④手术治疗: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也可行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2)其他原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止血措施

  ①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血小板聚集及血浆凝血功能所诱导的止血作用需在pH>6时才能有效发挥作用。因此,抑制胃酸分泌,提高胃内pH值具有止血作用。常用药物有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以后者效果较好。

  ②内镜治疗:包括热探头止血、高频电灼、激光、微波、注射止血或使用止血夹等。

  ③手术治疗:适应于内科积极治疗仍大量出血不止危及患者生命者。

  ④介入治疗: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找到出血病灶同时行血管栓塞治疗。

  第38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8: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1.原发病表现

  如黑便、腹部不适(消化性溃疡、肿瘤、痔疮)、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肠道寄生虫感染)、月经量过多等。

  2.贫血表现

  常见症状为乏力、易倦、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心悸、气短及皮肤粘膜苍白。

  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体力、耐力下降;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匙状甲)。

  第39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在关节己造成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关节功能丧失,病变不能逆转,治疗应以改善关节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因此手术治疗是适应证。而药物治疗不仅不能改善功能反而带来较多的药物毒副作用。

  考点:

  ☆☆考点4: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

  1.一般性治疗

  包括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

  2.药物治疗

  根据药物性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NSAID)、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和糖皮质激素等。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具镇痛消肿作用。是改善关节炎症状的常用药,但不能控制病情,必须与改变病情抗风湿药同服。常用药物有: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吲哚美辛,舒林酸、阿西美辛,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罗非昔布。

  (2)改变病情抗风湿药(DMARD):除能改善RA患者的关节症状外,尚有阻止关节结构的破坏,但它们不能彻底消除滑膜炎症反应。大多数患者需要至少两种DMARD联合应用方能达到上述目的。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MTX),柳氮磺胺吡啶,来氟米特,羟氯喹,氯喹,金制剂,青霉胺,雷公藤总苷,硫唑嘌呤,环孢素,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

  (3)糖皮质激素:适用于有关节外症状者或关节炎明显或急性发作者。

  (4)实验性治疗:包括口服诱导免疫耐受药、米诺环素类药,其疗效待定。另外一些辅助治疗如血浆置换等只用于一些难治的重症患者。

  3.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

  第4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3:夜惊和梦魇;

  1.夜惊

  指一种常见于儿童的睡眠障碍,主要为反复出现睡眠中突然醒来并惊叫,通常发生在睡眠前三分之一阶段,大约在入睡后15~30分钟;发生于NREM睡眠时段。

  (1)临床表现:儿童在睡眠中突然惊叫、哭喊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两眼直视,手足乱动,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出汗、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常在夜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每次发作约持续1~10分钟,难以唤醒,有意识和定向障碍,发作过后不能回忆。

  (2)治疗:安排儿童的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白天过度劳累、过于兴奋。睡前不讲紧张兴奋的故事、不看惊险恐惧的影片,不用威胁的方式哄儿童入睡。睡前让儿童充分放松,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安然入睡。必要时也可少用些苯二氮 类药物。

  2.梦魇

  指在睡眠中被噩梦突然惊醒,引起恐惧不安、心有余悸的睡眠行为障碍。发病率儿童为20%,成人为5%~10%。

  (1)临床表现:梦魇的梦境多是处于危险境地,使患者恐惧、紧张、害怕、呻吟、惊叫或动弹不行直至惊醒。一旦醒来就变得清醒,对梦境中的恐怖内容能清晰回忆,并仍处于惊恐之中。通常在夜间睡眠的后期发作。发生于快眼动睡眠(REM)阶段。

  (2)治疗:偶尔发生梦魇属于自然现象,不需物殊处理。对发作频率较高者、给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予以干预。首先,找出病因对因处理。由生活应激事件引起的梦魇要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

  第41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7:胃癌的诊断;

  胃癌在我国发生率占各种肿瘤之首位,好发于胃窦部(50%),其次为贲门,主要转移途径是淋巴转移。

  1.诊断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对可疑病人要提高警惕,避免延误诊断。以下情况应该特别注意:

  (1)中年以上,既往无胃病史,短期内出现原因不明的上腹不适、食欲减退、上腹隐痛、消瘦等,切不可轻易视为一般病情,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

  (2)原有胃病史,近期内症状加重,特别是经药物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

  (3)原因不明的黑便、呕血或咖啡样物、原因不明的贫血;

  (4)已确疹有胃溃疡、胃息肉或萎缩性胃炎,因有癌变可能,需定期复查;

  (5)因良性病变已行胃切除术多年,近期重新发现胃部症状也应详细检查。

  2.检查方法

  有上述情况之一,应作检查,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检查和胃液细胞学检查是三项关键性手段。据报道,三者的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诊断率到98%。

  (1)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双重对比造影检查不仅对胃癌能作出定性诊断,还能作出定量诊断,是胃癌早期诊断的手段之一,确诊率达86.2%;

  (2)纤维胃镜检查:这是诊断早期胃癌的有效方法。包括广角内窥、电视显示和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可用冲洗法涂片检查。与细胞学、开门见山理检查联合应用,大大提高诊断阳性率。

  应用不同的检查方法,包括不同充盈度的投照、粘膜纹显示、控制压力量的加压投照和双重对比等方法,其早期胃癌的确诊率可达89%。

  第42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2:食管癌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1.诊断

  诊断食管癌的难点是早期诊断,目前常用方法有:

  (1)食管吞钡造影:早期食管癌可见:①食管粘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②小充盈缺损;③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④小龛影。吞稀钡和空气作X线食管双重对比造影有助发现早期微小病变。以上征象尚不能诊断食管癌,还需作进一步检查。中、晚期则有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管壁僵硬,钡剂通过受阻及受阻近端食管轻度扩张和钡剂潴留。

  (2)带网气囊脱落细胞学检查:对早期食管癌诊断率可达90%~95%。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普查筛选诊断方法。

  (3)纤维食管镜检查: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诊断方法。对有症状和X线吞钡造影可疑者均应作此项检查。纤维食管镜也存在漏诊。结合染色检查法有助提高诊断率。方法是用2%甲苯胺蓝或3%Lugol碘溶液喷涂于食管粘膜上,前者可将肿瘤组织染成蓝色,而正常粘膜不染色;后者将正常食管粘膜染成棕黑色,而肿瘤组织不着色。

  另外,还可作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波检查了解肿瘤向周围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以便对肿瘤进行临床分期和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等。

  2.鉴别诊断

  早期无咽下困难时,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食管炎:常见于肥胖、酗酒、吸烟者。是长期胃液或胃及十二指肠液反流腐蚀的结果。好发于食管下段。肉眼有充血、糜烂、溃疡、狭窄等轻重不同的表现。可有烧心、反酸、剑突或胸骨后烧灼、针刺样疼痛等症状。鉴别主要靠纤维食管镜检查。本病癌变率高,应定期检查。

  (2)食管憩室:有咽食管憩室、膈上食管憩室和食管中段憩室。前两者是食管动力异常、食管粘膜膨出所致,憩室壁不含肌层,为假性憩室。中段憩室多由于纵隔淋巴结病变粘连牵拉食管所致,含肌层,为真性憩室。前两者颈小、袋深,可存留食物,发生腐败和炎症;后者颈宽大,袋浅,不易存留食物。憩室感染时,可有胸骨后疼痛等症状。钡餐食管造影可诊断。

  (3)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后的改变。肝病史、肝脾大、腹水、食管吞钡造影见食管下段串珠样改变可诊断。

  有咽下困难时,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食管良性肿瘤:少见,有①腔内型如息肉,好发于颈段食管,多见于老年男性,有蒂,实质性,有时可脱出到口腔内甚至口腔外。X线吞钡食管造影易误诊为癌症,纤维食管镜也不易诊断。有本病的知识是诊断关键。②粘膜下型如脂肪瘤和血管瘤,前者在CT检查时可见食管壁内极低密度影。X线吞钡食管造影表现为外压性充盈缺损,粘膜光滑。③壁内型如食管平滑肌瘤,占食管良性肿瘤的3/4。好发年龄在20~50岁之间,大多数生长在食管中、下段,一般无咽下困难。吞钡食管造影可出现半圆形充盈缺损,粘膜完整。纤维食管镜表现食管外压,粘膜正常。

  (2)贲门失弛症:是食管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吞咽时食管体部无蠕动,贲门括约肌松弛不良。多见于20一40岁,女性稍多。吞咽困难、反流、体重减轻是本病的三大症状。X线吞钡食管造影见食管贲门呈典型的“鸟嘴样”改变,即食管下段贲门狭窄,食管明显扩张,食管壁无蠕动,钡剂潴留等改变。

  (3)食管腐蚀性狭窄:有误服或自杀性服用强酸或强碱史,X线吞钡食管造影表现长段线样狭窄,与食管癌不难鉴别。

  3.治疗

  分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综合治疗。

  (1)手术治疗:分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性手术。根治性切除一般要求切除的长度应在距肿瘤上、下各5~8cm以上;切除的广度应包括所有区域淋巴结。切除后常用胃与食管吻合,有时用结肠或空肠代替切除食管段与食管和胃吻合。手术径路有开胸、不开胸及胸腔镜辅助。吻合部位一般要求食管下段癌切除后,食管胃在主动脉弓上吻合,中、上段癌在颈部吻合,目的是为了防止切除端癌残留。

  姑息性切除有转流术和造瘘术等,已不多采用。

  (2)放射治疗:①辅助性放疗。有术前或术后的半量放疗。②单纯放疗。各种原因未行手术,又无放疗禁忌者。总照射剂量为60~70Gy。

  (3)化疗:目前多选用以顺铂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总有效率达50%以上。

  第43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4:骨折的急救及治疗;

  1.急救的目的及急救固定的目的

  (1)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保护患肢,迅速转送,以使尽快得到妥善处理和救治。具体包括:

  ①一般处理:一般处理:凡有骨折可疑的病人,均应按骨折处理。首先抢救生命;如病人处于休克状态中,应以抗休克为首要任务;注意保温,有条件时应输血、输液。对处于昏迷的病人,应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闭合性骨折有穿破皮肤,损伤血管、神经的危险时,应尽量消除显著的移位,然后用夹板固定。

  ②创口包扎:绝大多数的创口出血,用绷带压迫包扎后即可。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记录开始用止血带的时间。若骨折端已穿出创口并污染,但未压迫血管神经时,不应立即复位,以免将污染物带进创口深处。可待清创后将骨折端清理,再行复位。

  ③妥善固定:是骨折急救的重要措施,急救固定的目的为:避免在搬运时骨折端移动而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损伤;骨折固定后即可止痛,有利于防止休克;便于运输,若备有特制的夹板,最为妥善。

  ④迅速运输:病人经妥善固定后,应迅速运往医院救治。

  (2)急救固定的目的:①避免骨折在搬运过程中造成周围软组织及血管、神经等损伤;②减少骨折端的活动,减轻病人痛苦;③便于运送。

  2.治疗原则

  (1)复位:复位是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近乎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是治疗骨折的首要步骤,也是骨折固定和功能锻炼的基础。

  (2)固定:固定是将骨折维持于复位后的位置,待其牢固愈合,是骨折愈合的关键。

  (3)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目的是在不影响固定的前提下,尽快恢复患肢肌、肌腱、关节囊等软组织的舒缩活动以防止发生股长萎缩、骨质疏松、软组织粘连、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3.常用复位和固定方法

  (1)复位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和切开复位。牵引法既有复位作用,又有外固定作用。可分为:①一次牵引法,常用方法有手力牵引,偶用螺旋牵引。一次牵引法仅有复位作用。②持续牵引法,即需数日或数月之久方能完成牵引任务。常用方法有持续皮牵引及持续骨牵引。持续牵引法兼有复位及固定两种作用。

  (2)固定方法

  外固定:小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扯引和骨外固定器、外展架。

  骨外固定器的指征:①开放性骨折;②有广泛软组织挫伤(例如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闭合性骨折;③已感染的骨折和骨折不愈合;④截骨矫形术或关节融合术后。

  内固定:切开复位的指征①骨折断端间有肌、骨膜或肌腱等软组织嵌入,手法复位失败者;②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好,将影响关节功能者;③手法复位与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而将严重影响功能者;④骨折并发主要的血管损伤,在处理血管时,宜同时作切开复位内固定术;⑤多处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发生并发症,可选择适当的部位施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4.复位标准

  (1)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即骨折对位对线完全良好。

  (2)功能复位:临床上有时虽尽了最大努力,仍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向者,称功能复位。每一部位功能复位的标准不尽一致,一般认为:①骨折部的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成人下肢骨折缩短移位不超过1cm。③向前或向后轻微成角移位,与关节活动方向一致,日后可在骨痂改造塑形期自行矫正。向侧方成角与关节活动方向垂直,日后不能自行矫正,必须完全复位。④肱骨干稍有畸形,对功能影响不多;前臂双骨折要求对位对线都好,否则将影响前臂旋转功能。⑤长骨干横骨折,复位如能端端对接,对位应至少达1/3左右,干骺端骨折侧方移位经复位后,至少应对位达3/4左右。⑥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下肢骨折缩短2cm以内,若无骨骺损伤,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矫正。

  第44题

  试题答案:E

  考点:

  ☆☆☆☆☆考点4:尿道球部损伤;

  1.病因病理

  男性前尿道损伤肿最常见的是球部尿道损伤,骑跨在硬物上将球部尿道挤压在硬物与耻骨之间致该段尿道损伤。其病理变化如下:

  (1)尿道挫伤:伤后仅有尿道水肿和出血,愈合后不发生尿道狭窄。

  (2)尿道裂伤:伤后可致尿道周围血肿及排尿后引起尿外渗,愈合后引起瘢痕性尿道狭窄。

  (3)尿道完全裂伤:伤后尿道断裂退缩、分离,血肿较大,发生尿潴留,用力排尿则发生尿外渗。

  血肿及尿外渗范围:

  ①阴茎筋膜未破时则血肿及尿外渗仅局限于阴茎筋膜内,表现为阴茎肿涨;

  ②阴茎筋膜破裂则血肿及尿外渗入会阴浅筋膜包绕的会阴浅袋,使会阴、阴囊、阴茎肿胀。有时间上扩展至下腹壁。如延误治疗,会发生广泛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感染及脓毒血症。

  2.临床表现

  (1)尿道流血:损伤后尿道外口有鲜血流出或滴出,严重出血时可发生休克.

  (2)疼痛:会阴部疼痛,并可放射到尿道口,排尿时疼痛加剧.

  (3)排尿困难或尿潴留:伤后尿道组织水肿及疼痛引起尿道痉挛,发生排尿困难。尿道完全断裂时,则可发生尿潴留。

  (4)会阴血肿、淤斑:伤后会出现会阴血肿及皮肤淤斑。

  (5)血及尿外渗:尿道断裂后用力排尿即发生血肿及尿外渗,如未及时处理可出现继发感染症状。如开放性损伤,尿液可从皮肤、肠道或阴道创口流出,最终形成尿瘘。

  3.诊断

  (1)病史与体检:大多有会阴部骑跨伤史,亦可因尿道器械检查致伤。根据典型症状及血肿、尿外渗分布,诊断并不困难。

  (2)导尿: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如顺利插入导尿管,则说明尿道连续而完整。如一次插入困难,不应反复试插,以免加重创伤后导致感染。

  (3)X线检查:尿道造影可显示损伤部位及程度,尿道断裂可有造影剂外渗。

  4.治疗

  (1)抗休克治疗:严重出血发生休克者,应立即压迫会阴部止血,并紧急抗休克治疗。

  (2)保守治疗:尿道球部挫伤或轻度裂伤而排尿通畅者采用抗感染及对症治疗。

  (3)保留导尿:尿道部分裂伤并有排尿困难,但能经尿道插入导尿管者,应留置导尿管2周左右,拔管后适当作尿道扩张。

  (4)手术治疗:尿道部分裂伤,尿道口流血较多,虽无会阴部血肿及尿外渗,但尿道插导尿管较困难者,应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术。对球部尿道严重撕裂或断裂,会阴及阴囊有血肿者,应立即经会阴作尿道端端吻合术,并引流血肿及尿外渗,保留导尿2周左右,后适当做尿道扩张。

  (5)尿道狭窄的处理:如伤后或术后发生尿道狭窄,轻者行尿道扩张,严重狭窄者,在伤后3个月瘢痕切除和尿道端端吻合术。

  第45题

  试题答案:A

  第46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4:子宫收缩乏力的预防与处理;

  1.预防

  (1)加强妊娠期保健,积极治疗营养不良及慢性疾病,及时发现胎位异常、头盆不称。

  (2)加强产时监护,消除产妇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关心产妇休息、饮食、大小便,避免过多使用镇静药物。

  (3)及时发现和处理难产因素。

  2.处理

  (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发现头盆不称,应及时剖宫产。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第一产程加强宫缩措施有:人工破膜(适用于宫颈扩张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安定静脉推注(适用于宫颈扩张缓慢,有宫颈水肿者);针刺合谷、三阴交、太冲、中极、关元穴位(强刺激手法,留针15~20分钟,也可选耳针子宫、交感、内分泌穴位);缩宫素静滴(适用于胎位正常、胎心良好、头盆相称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应有专人观察宫缩、听胎心及测血压。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听胎心率有变化,应停止滴注。发现血压升高,应减慢滴速。

  第二产程出现宫缩乏力,也给予缩宫素静滴,胎头双顶径已过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胎头吸引术、产钳术。若胎头仍不衔接或伴胎儿窘迫征象,应行剖宫产。

  第三产程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肩露于阴道口时,静注麦角新碱0.2mg,同时缩宫素10~20单位静滴。

  (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处理原则是调节宫缩,恢复其极性。给予哌替啶100mg或吗啡10~15mg肌注,醒后多能恢复为协调性宫缩。此前严禁应用缩宫素。经上述处理,不协调性宫缩未能纠正,或伴胎儿窘迫征象,或伴头盆不称者,均应剖宫产。

  第47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8:急性风湿病的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1)发热:约半数患儿在发病前1~4周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常呈急性起病,发热在38℃~40℃间,无一定热型,1~2周后转为低热;隐匿起病者仅有低热或无发热。

  (2)其他表现:精神不振、疲倦、食欲减退、面色苍白、多汗、鼻出血、关节痛和腹痛等。个别病例可发生胸膜炎和肺炎。

  2.心脏炎

  首发病例中40%~50%累及心脏,左心瓣膜最常受累,多于发病1~2周内即出现症状。

  (1)心肌炎:轻者可无症状,重得伴不同程度心功能不全。常见体征有心动过速,心脏增大,心音减弱,可闻奔马律,心尖部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电图变化最常见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ST段下移及T波平坦或倒置。

  (2)心内膜炎:以二尖瓣受累最常见,主动脉瓣次之。心尖部Ⅱ~Ⅲ级吹风样全收缩期杂音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区有时可闻舒张期吹风样杂音。由于早期病变为急性炎症所致,杂音可以消失,反复发作6个月至2年后形成永久性瓣膜病变时,则杂音为持续性。一般来说,需经多次发作才能造成瓣膜病变,导致二尖瓣闭锁不全或二尖瓣狭窄需半年和2年左右。

  (3)心包炎:一般积液量少,临床上难以发现,有时于心底部听到心包磨擦音,少有心音遥远、肝大,颈静脉怒张和奇脉等大量心包积液体征。X线检查心搏减弱或消失,心影向两侧扩大,呈炼钢瓶状,卧位由心腰部增宽,立位时阴影又复变窄。心电图检查早期低电压、ST段抬高,以后ST段下降和T波平坦或倒置。发生心包炎者,一般都有全心炎。

  3.关节炎

  见于50%~60%的病人,典型者为游走性多关节炎,以膝、踝、肘、腕、等大关节为主。局部红、肿、热、痛,以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每个受累关节持续数日后自行消退,愈后不留关节畸形,但此起彼伏,可延续3~4周。

  4.舞蹈病

  占风湿热总数的3%~7%,年长女孩多见,儿童多于成人,约40%的舞蹈病合并有心脏损害,少有与关节炎并存者。链球菌咽峡炎后1~6月出现全身或部分肌肉症状消失,平均3个月,偶有持续6~12个月者。

  5.皮肤症状

  (1)皮下小结:发生于4%~7%的风湿热病人,常伴心脏炎。小结多存在于肘、膝、踝等关节伸面或枕、前额、棘突骨骼突起处,直径0.1~1cm。硬而无压痛,从粟米到豌豆大小,与皮肤不粘连,2~4周消失。

  (2)环形红斑:在近5%的风湿热患者中常见,呈环形或半环形红班时现时隐,可持续数周。

  (3)其他皮损:如荨麻疹、结节性红斑和多形红斑等。

  第48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1:肾病综合征的治疗;

  1.一般治疗

  (1)休息:肾病综合征患儿出现严重水肿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一般情况下适当活动以减少血栓形成的可能,对高脂血症亦有一定作用。

  (2)饮食:不主张肾病综合征患儿长期禁盐,给予低盐(1~2g/d)饮食,优质蛋白饮食,蛋白摄入2g/(kg•d)左右,以减少尿蛋白排出,减轻肾脏负荷。注意补充高钙食物及VitD制剂及微量元素。

  (3)利尿剂应用:肾病综合征患儿尿少,水肿明显或血尿增高时可适当使用利尿剂,注意不宜长期使用,以免造成电解质紊乱,明确诊断使用激素后一般1~2周内可出现利尿效应,对于激素不敏感者及未用激素前之水肿患儿,常用利尿剂有氢氯噻噻嗪、螺内脂及呋塞米,对于水肿明显。循环容量相对不足患儿可快速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10ml/kg后静推呋塞米或给予多巴胺3~4μg/(kg•min)加呋塞米静滴后追加用呋塞米利尿,具有良好的利尿效果。注意一般情况下尽量不使用无盐白蛋白静滴消肿,以免加重肾脏操作,大量腹水患儿可采用腹水回输方法治疗。

  2.激素治疗

  (1)泼尼松中、长程疗法:①先用泼尼松每日1.5~2.0mg/kg,分3~4次服用,共4周;②若4周内尿蛋白阴转,则改为泼尼松2mg/kg,隔日早餐后顿服,继用4周,以后每2~4周减量一次,直至停药。疗程达6个月者为中程疗法,达9个月者为长程疗法。

  (2)泼尼松短程疗法:①泼尼松每日2mg/kg,分3~4次服用,共4周;②4周后不管效应如何,均改为泼尼松1.5mg/kg隔日晨顿服,共4周,全疗程共8周,然后骤然停药,短程疗法易于复发。

  (3)激素疗效的判断:①激素敏感;激素治疗后8周内尿蛋白转阴、水肿消退;②激素部分敏感;治疗后8周内水肿消退,但尿蛋白仍+~++;③激素耐药;治疗满8周,尿蛋白仍在++以上者;④激素依赖:对激素敏感,且药即缓解,但减量或停药2周内复发,恢复用量或再次用药又可缓解并重复2~3次者;⑤复发和反复;尿蛋白已转阴、停用激素4周以上,尿蛋白又≥++为复发;如在激素用药过程中出现上述变化为反复;⑥频复发和频反复指半年内复发或反复≥2次,1年内≥3次。

  (4)长期激素治疗的副作用: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除发生常见副作用外,尚有骨质疏松和由于生长受抑制而身材矮小。突然停药、快速减量或并发急感染等可引发肾上腺皮质危象。一旦发生应立即给予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每日5~10mg/kg。

  (5)甲基强的松龙冲击疗法:多用于难治性肾病治疗,甲基强的松龙15~30mg/(kg•d)(小于1.0g/d)溶于10%葡萄糖100~250ml中,1~2小时静滴完毕,连用3天为1疗程,必要时隔1~2周重复1个疗程,冲击完即给予泼尼松2mg/kg(最大量60mg/d)隔日服用。根据病情4周后可减退。

  3.细胞毒性药物的使用

  常和小剂量激素联合应用,治疗激素耐药,依赖等难治性肾病患儿。常用药物有:

  (1)环磷酰胺:剂量2~2.5mg/(kg•d),总疗程8~12周,累积量≤200~250mg/kg或冲击疗法,环磷酰胺8~12mg(kg•次),每日1次静滴,每半月连用2次,累积量≤150mg/kg,治疗中适当给予水化治疗,20ml/kg输液以减轻副作用。常见副作用有:性腺损害,部分患儿特别是男孩易出现,成人后表现为少精或无精不孕其他尚可能出现脱发,胃肠道反应,出血性膀胱炎及白细胞减少等。

  (2)苯丁酸氮芥:0.2mg/(kg•d),疗程6~8周(总量小于10mg/kg)副作用同环磷酰胺。

  (3)其他:尚可选用雷公藤多苷片、氮芥、硫鸟嘌呤、环孢菌素A、霉酚酸酯等。

  4.抗凝、溶栓治疗

  肾病综合征血栓形成是肾病不缓解的重要原因,也是肾病肾损伤的重要因素,故应强调抗凝溶栓治疗,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肝素、潘生丁、尿激酶、川芎嗪、保肾康等。

  第49题

  试题答案:C

  第50题

  试题答案:A

1... 23456789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考试题库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