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2 知识点1 宏观经济运行衡量
1.产出的衡量
近三年关于GDP的考查很少,防再考
1)国内生产总值(GDP,属地概念)核算:无需掌握公式准确构成,但能归属核算方法
GDP的生产法统计:
GDP=三次产业增加值
GDP的收入法统计:
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折旧+间接税
GDP的支出法统计:
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潜在GDP:
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的产出
资本、劳动、土地、技术效率决定了潜在GDP水平,
2012年考过“有利于提高经济潜在产出水平的政策措施”
易考题型:有关潜在GDP的概念式描述和逻辑判断
2)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概念)
掌握程度:
GNP与GDP不同:
加上来自国外要素收入,扣除向国外要素支付
3)其他产出指标: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2.就业与失业衡量
掌握程度:
失业率统计基数即分母为“总劳动力人口”
非自愿失业: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也找不到工作
充分就业:消除非自愿失业后的就业状态
易考题型:失业类型、失业率和充分就业等的概念式考查题型
3.价格水平变动衡量
1)通货膨胀含义
掌握程度:总物价(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上升
通货膨胀成因
掌握程度:能够根据现实经济场景判断属于何种因素导致通货膨胀
需求拉动、成本推动、需求拉动与成本推动相互作用型、结构性通货膨胀
2)衡量通货膨胀指标
消费物价指数CPI——一篮子消费品价格变化
GDP平减指数——经济体所生产品价格变化
生产价格指数PPI——生产和批发环节价格变化
掌握程度:能判断每一指数衡量参照对象
知识点1 的以往典型命题方式列举:
2014年考题:
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变量包括( )。
A.产出
B.汇率
C.利率
D.就业
E.价格
『正确答案』ADE
『答案解析』宏观经济运行衡量部分,首先产出(GDP),其次就业(失业),再有价格(通货膨胀)
2012考题:
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过快导致价格总水平上升,属于( )。
A.成本推动型
B.需求拉动型
C.输入型
D.混合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关于通货膨胀原因分类的概念描述式题目。“没有超额需求”排除了需求拉动,“生产资料价格和工资上涨”属于成本上涨,故成本推动型。
2013考题:
通常用于衡量经济体生产的所有物品和劳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 )。
A.消费物价指数
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C.GDP平减指数
D.生产价格指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考查衡量通货膨胀三个指数的参照对象。
总结:侧重失业、通货膨胀和产出状态概念式判断,衡量指标的描述性判断。
二/2 知识点2 经济周期
知识点1的以往典型命题方式列举:
1.经济周期的含义与衡量
1)含义
经济活动水平的交替增长与下降,标志为大部分经济部门的扩张与收缩,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
2)形式
衰退——下降期,始于峰止于谷。
扩张则相反
3)衡量
实际GDP背离潜在GDP程度:衰退和萧条
2.经济周期中的失业与价格水平
1)失业——周期性失业存在性
规律:产出与就业正相关
掌握程度:能够根据经济与潜在产出水平关系,判断失业率相对自然失业率高低和失业类型:
当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处于自然失业率,只有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当经济高于潜在产出水平,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将伴随通货膨胀;当经济低于潜在产出水平,实际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还伴有周期性失业。
2)价格水平——关注通货膨胀产生
规律:当经济在潜在GDP以下时,需求增加一般不会引起价格快速上涨,若经济远低于潜在GDP ,通常伴有通货紧缩;当经济在潜在GDP以上时,容易引起通货膨胀。
掌握程度:能够根据经济与潜在产出水平关系判断价格水平变动方向,是否有“通胀”或“通缩”
3.经济周期性波动原因
经济波动源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冲击。
掌握程度:
总需求减少——衰退、萧条
总需求大幅增加——通货膨胀
其他影响总需求或总供给因素:技术进步、自然灾害、战争、经济政策失误
易考题型:筛选能够影响总需求或总供给进而导致经济波动的因素的因果逻辑推断
4.周期状态监测指标——PMI
采购经理指数(PMI)监测经济活动所处周期状态。 PMI 50为荣枯分水线(12考过)
掌握程度:制造业PMI的算法,对样本企业采购经理月度问卷调查,对生产、新订单、雇员、供应商配送、库存五类指标加权计算;PMI以50为经济繁荣和衰退的分界线
知识点2的以往典型命题方式列举:
2012考题:
当经济显著处于潜在产出水平以上,就业和价格水平分别呈现( )。
A.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
B.失业率高于自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
C.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高通货膨胀率
D.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考查重点为潜在GDP含义,经济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产出水平。实际产出高于潜在产出,意味有更多人就业,失业率降低而通货膨胀率上升(短期菲利普斯曲线)。
2012考题:
采购经理指数(PMI)是监测宏观经济运行的先行指标,反映经济运行荣枯分水线的PMI值为( )。
A.10
B.30
C.50
D.10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此题为指标概念式考查,只要建立“PMI 50”概念即可。
二/2 知识点3 总需求与总供给
复习提示:总需求与总供给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易考点多,注意掌握变量的逻辑关系
1.总需求
1)总需求含义:所有实体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购买商品和劳务数量(总产出数量)
2)总需求与社会物价水平呈现反向变动关系
3)总需求构成——GDP支出法核算形式
消费需求C、投资需求I、政府开支G、净出口X
4)总需求变动的影响因素
政策变量: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外生变量:略
掌握程度:总需求与社会物价水平呈现反向变动关系;支出法核算的总需求四个构成部分
2.总供给
1)总供给含义:经济体内所有企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生产和出售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
2)总供给与社会物价水平呈现正向变动关系
3)总供给构成
①按照供给物形态,总供给可分为产品供给和服务供给;
②按照最终用途,总供给可分为消费品供给和投资品供给;
③按照来源,总供给可分为国内供给和国外供给。
4)总供给变动影响因素
总供给基本决定因素——潜在产出
投入品、技术和效率
总供给其他决定因素——生产成本
工资、进口品价格(替代效应)、能源和原材料价格
掌握程度:能够筛选判断总供给变动影响因素
3.总需求总供给均衡
1)总需求总供给均衡决定实际产出和物价水平
2)均衡产出未必是潜在产出(充分就业产出)
掌握程度:总需求与总供给曲线交点为总需求与总供给实现了均衡;实际均衡产出是否达到或超过潜在产出,取决于实际总需求是否到达或超过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需求;
知识点3的以往典型命题方式总结:通常与宏观经济政策相结合考查,但须掌握总需求与总供给决定实际均衡产出与潜在产出关系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