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简答题
1、秦汉的"三公制"中,御史大夫承担的职责是什么?
答:秦中央监察机构是御史大夫寺,其长官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一,为副丞相,掌天下文书。图书秘籍和监察百官,兼有皇帝秘书长和最高监察地方的监御史。
2、简论汉代中央监察机构及其职官配置。
答:西汉的中央监察机构可以说是御史大夫寺。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之下有御史中丞、侍御史以及监察地方的监御史。西汉御史大夫之下设有二丞,一是御史丞,协助御史大夫处理日常事务。另一个是御史中丞,职权较重,掌国书秘籍,受公卿秦章、察举非法,外督各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又称"御史中执法"。二丞之下设有侍御史。御史员若干人掌具体事务除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掌监察百官之权外,汉代的丞相也有很大的监察权。丞相府设有司直,掌察天下郡国百僚。
3、唐代监察御史的执掌是什么?
答:掌监察百僚和巡按地方州县,主要分二部分,第一部分是监察尚书六部,由3至6个监察御史分别监察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号"六察官"。第二部分是分察百僚,巡按州县,其中特别是巡按监察地方州县是监察御史的主要职掌,监察御史受皇帝指派巡按地方,监察地方官。除此外,监察御史还有监军、监馆驿、监仓库等监权。在诸御史中,监察御史官品最低,仅为正八品以上,但职掌范围最广,权力相对也大。
4、明代的都察院是一什么机构?
答:监察机构有北京、南京两套系统。中央最高监察机构称都察院(初袭元制称御史台,洪武十五年置都察院)。长官为左、右都御史(正二品)各1人,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各1人,左、右佥都御史各1人(正四品)。其下有监察御史(一般为正七品),明代监察御史主要是对地方监察,对京师百官也有监察权。
5、简述汉代的地方监察制度。
答:汉代对地方的监察有所加强。汉初废秦御史名,于各地设监察御史,或由丞相史和特察巡察地方。汉武帝时,又分全国为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人,每年八月巡察所部郡国,"以六条问事"。六条中除一条是监察地方豪右,其余五条都是监察郡国守相等官吏的。至东汉时,刺史才逐步由监察官转为州行政长官。
6、概述魏晋南北朝的监察系统。
答:魏晋南北朝中央监察机构称御史台(魏晋又称宪台,梁及北魏、北齐又称南台,北周称司宪)。长官为御史中丞,权力很大,"自皇太子以下,无所不纠"。御史中丞下设治书侍御史掌律令、举劾,下统侍御史。侍御史分曹办事,掌受百官奏事,察举百僚。另有殿中侍御史。司隶校尉掌察京师并统领京师所在州,称司州(或司州牧)。魏晋南北朝时值动荡分裂时期,地方权重,皇权衰微,故御史虽名有"肃震百僚之权",但在实际执行监察时往往因多种原因而使监察之权多有限制。
7、概述唐代御史台的组织架构及职官配置。
答:御史台为专掌监察(拥有一定司法审判权)的中央监察机构(高宗龙朔二年曾改称"司宪台",武则天时又改称肃政台,分左、右肃政台、睿宗后复御史台名称)。长官为御史大夫(高宗时称大司宪,武后时称左、右肃政大夫),从三品。以御史中丞2人为付长官(高宗时称司宪大夫),正四品下。御史大夫和中丞"掌持邦国刑宪典章,以肃正朝廷"。御史台下属机构有三个,即台院、殿院和察院,分别由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任职。
8、宋代地方监察系统概述。
答:地方路一级由转运使、提点刑狱、提举常平兼本路监察,州(府)设通判兼掌对知州、知府等州县官员的监察,称"监州"。此外还有临时差遣性的观察使、按察使、外任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