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执业医师 >> 中西医助理医师 >> 复习指导 >> 文章内容

2017年中西医助理执业医师《妇科学》考点:第十四单元外阴上皮非瘤样病变_第2页

考试网   2017-01-18   【

  第二节 外阴上皮内瘤变

  外阴上皮内瘤样病变(vulva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VIN)是一组外阴病变的病理学诊断名称。包括外阴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和外阴非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Peget’s病和非浸润性黑色素细胞瘤),多见于45岁左右妇女。近年VIN发生率有所增加。VIN很少发展为提润癌,但60岁以上或伴有免疫抑制的年轻患者可能转变为浸润癌。

  【病因】不完全清楚。现代分子学技术检测发现80%VIN伴有HPV(16型)感染。细胞病理学变化包括病毒蛋白在细胞核周形成晕圈、细胞膜增厚以及核融合。这些改变多发生在病变的表层细胞。其他的危险因素有性病、肛门一生殖道瘤样病变、免疫抑制以及吸烟。

  【病理特征及分类】

  上皮层内细胞分化不良、核异常及核分裂象增加。病变始于基底层,严重时向上扩展甚至占据上皮全层。

  2004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协会(ISSVD)对VIN的定义进行了修正,,认为VIN I 主要是HPV感染的反应型改变,VIN仅指高级别的VIN病变(II-III)。分为普通型,疣型,基底细胞型,混合型,分化型,和未分化型。

  【临床表现】V1N的症状无特异性,与外阴营养不良一样,主要为瘙痒、皮肤破损、烧灼感、溃疡等。体征有时表现为丘疹或斑点,单个或多个,融合或分散,灰白或粉红色;少数为略高出表面的色素沉着。

  【诊断和鉴别诊断】

  1.活组织病理检查 对任何可疑病变应作多点活组织检查。为排除浸润癌,取材时需根据病灶情况决定取材深度,一般不需达皮下脂肪层。

  2. 外阴湿疹、外阴白色病变、痣、脂溢性角化瘤和黑色棘皮瘤等也可引起VIN,注意鉴别。

  【治疗】

  治疗的目的: 消除病灶 缓解症状 预防恶变

  1.局部治疗:适应于病灶局限,年轻的患者

  ①药物治疗5%氟尿嘧啶(5一Fu)软膏,外阴病灶涂抹,每日一次。

  ②物理治疗:激光,冷冻、电灼、光动力治疗

  2. 手术治疗:

  ①表浅外阴皮肤切除:局限的分化型病灶

  ②单纯外阴切除:老年人,广泛性VIN,Paget病

1234
纠错评论责编:hanbing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examw.cn

  • 2017年环球网校临床/临床助理医师考试辅导全科课程报名
    ¥7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医学实践技能精讲班
    ¥3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VIP通关班
    ¥80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临床助理医师培训套餐班招生[送内部资料]
    ¥480.00
  • 233网校2016年临床医师培训单科精讲班招生
    ¥90.00
  • 1
  • 2
  • 3
  • 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