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阿片生物碱类镇痛药
阿片(opium)
又名鸦片
阿片的研究历史
1) 公元前16世纪埃及的草纸文对鸦片已有记载,可能是鸦片的最早文字记载。
2) 公元前130~63年,“theriaca”中含有阿片。
3) 公元1世纪,罗马学者的《百科全书》中记载阿片为止痛剂。
4) 10~11世纪,阿拉伯医学家了解了阿片的麻醉用途(镇痛镇静)。
5) 16世纪,阿片在欧洲已被人们广泛应用,“鸦片酊”即为当时用于治疗腹泻的阿片制剂。
6) 18世纪以后,“复方樟脑酊”、“棕色合剂”在临床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用于止泻止咳同时,吸鸦片开始在东方流行。
7) 19世纪开始,对阿片的主要成分进行开发。
阿片的化学成分
20多种生物碱分两大类:
阿片类生物碱的化学结构及构效关系
【阿片类的作用机制研究历史】
一、作用机制的研究历史
① 1915年:烯丙基去甲可待因可防止或消除吗啡或海洛英引起的呼吸抑制;
② 1940年:烯丙吗啡有较强的对抗吗啡作用,可促进阿片成瘾者的戒断症状;
③ 1940年以后:环丁甲二氢吗喃、布普林诺啡、镇痛新等进入临床;
④ 1963年:我国发现morphine的镇痛部位在第三脑室周围;
⑤ 1967年,设想脑内有阿片受体
⑥ 1973年:证明脑内、脊髓内存在阿片受体;
⑦ 1975年:从猪脑中分离出两种脑啡肽,其在脑内的分布与阿片受体一致;
⑧ 1993年:阿片受体分子克隆成功;
阿片受体的分布
① 与痛觉整合及感受有关的部位: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区的阿片受体;
② 情绪及精神活动(新快、成瘾的作用部位):边缘系统及蓝斑核阿片受体;
③ 咳嗽反射、呼吸中枢和交感中枢:延髓的孤束核;
④ 缩瞳有关部位:中脑盖前核;
⑤ 胃肠活动(恶心、呕吐反射):脑干极后区、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
⑥ 肠肌也存在阿片受体。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存在3种亚型,即μ、κ、δ(σ)。
吗啡的主要药理效应如镇痛、镇静、呼吸抑制、缩瞳、欣快以及依赖性等主要由μ受体介导。
【药理作用】
一. 中枢神经系统
1. 镇痛
① 作用强,最有效;
② 选择性高,在镇痛的同时意识清楚,听觉、视觉及触觉等不受影响;
③ 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④ 有 欣快感 ;
【药理作用】
2. 镇静
3. 嗜睡、精神朦胧、理智障碍等;
4. 环境安静情况下易入睡,但容易唤醒。
5. 呼吸抑制
6. 治疗量的morphine就有呼吸抑制作用;
7. 表现为呼吸频率下降,潮气量下降,每分通气量下降;
8. 呼吸抑制是morphine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药理作用】
4. 镇咳
特点 :镇咳作用强,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咳嗽都有效。
5. 其他:缩瞳(针尖样瞳孔);恶心、呕吐
【药理作用】
二. 平滑肌兴奋
【药理作用】
三. 心血管
特点:
① 治疗量对心率、心律和心收缩力无影响,但可抑制血管平滑肌,对某些个体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② 较大剂量静脉注射使卧位病人的血压下降;
③ 更大剂量可出现心动过速,由于morphine可引起组胺释放和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所致;
④ 升高颅内压,由于呼吸抑制,CO2潴留,脑血管扩张。
【临床应用】
1. 镇痛:
① 主要用于其它镇痛药无效的急性锐痛,如严重创伤、烧伤、癌症等;
② 心肌梗塞引起的剧痛,血压正常者可用,机理是:镇静和扩血管。
③ 严重绞痛(肾绞痛、胆绞痛)需要合用阿托品类解痉药。
2 心源性哮喘*(配合强心苷、呋塞米、氨茶碱)
1 止泻:常用阿片酊或复方樟脑酊。
【不良反应】
1. 治疗量时发生的一般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胆绞痛、便秘、排尿困难、嗜睡、眩晕及呼吸抑制;
2. 耐受性和成瘾:
l 耐受性
l 成瘾
l 戒断症状:烦躁,失眠,打呵欠,流泪流涕,肌肉震颤,呕吐,腹痛,虚脱甚至休克 。
【成瘾的治疗】
药物替代疗法
• 美沙酮
• 二氢唉托啡
• 美沙酮和二氢唉托啡联合治疗或序贯交替使用。
• 可乐定
【急性中毒】
• 表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抑制、血压下降、紫绀、尿少、体温下降,死于呼吸麻痹。
• 治疗:人工呼吸、给氧、注射纳洛酮
【禁忌症】
• 禁用于分娩止痛和哺乳妇女止痛;
• 禁用于支气管哮喘及肺心病患者;
• 禁用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
可待因(codeine)
• 可待因的镇痛作用仅吗啡的1/12;镇咳作用为其1/4;
• 生物利用度高,持续时间与吗啡相似;
• 镇静作用不明显;
• 欣快感及成瘾性弱于吗啡;
• 在镇静剂量下,对呼吸中枢抑制作用较轻;
• 无明显的便秘、尿潴留及体位性低血压的副作用;
• 可待因为典型的中枢镇咳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