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橘核
性味苦、辛,温,入肝经。
功效: 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主治: 适用于疝气疼痛,睪丸疼痛等症。
4、川楝子:
苦、寒,有小毒,归肝、胃、小肠、膀胱经。
功效: 疏肝理气,杀虫疗癣。
主治:(1)川楝子功能行气,归肝经,善治肝气犯胃疼痛以及胁肋疼痛、经行腹痛;又入胃经,对脾胃气滞、脘腹胀痛,亦颇为常用,常与延胡索等配伍同用。
(2)性味苦寒,行气而无辛燥之弊,故可用于肝阴不足、肝气不舒之胁痛等症,可配沙参、麦冬等同用
(3)治疝气痛,常配合小茴香、青皮等同用。
(4)川楝子有杀虫的功效,又能止痛,用治虫积腹痛,常配合槟榔、使君子等同用;但其功效较苦楝根皮为弱。
5、天仙藤
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 理气,祛湿,活血止痛。
主治:(1)本品苦泄温通,能理气活血而止痛。治疗肝胃不和之胃脘痛,可配伍理气止痛药木香、香附、川楝子;治疗产后腹痛,可炒焦为末服用;若为血气腹痛,可与生姜、酒同用,或配伍活血行气之品
(2)本品苦温燥湿,善治妊娠水肿。可配香附、陈皮、乌药等同用。
(3)本品苦燥温通,活血止痛。治风湿痹痛,常与独活、威灵仙、五加皮等同用;若痰注臂痛,可配羌活、白芷、半夏等。
(4)本品既能理气,又能活血。用治气滞血瘀之症瘕积聚,可配乳香、没药、延胡索等同用。
6、路路通
苦、微涩,平,归肝、胃经。
功效: 行气止痛,活血通络,利水消肿。
主治:(1)路路通具通利之性,功能行气宽中而止痛,在临床上用于脘腹胀痛、大便不爽等症,可与木香、乌药、枳壳等同用。
(2)本品又能活血通络,对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量少而腹胀者,可与香附、茺蔚子等配伍;
(3)对风湿痹痛、腰腿酸痛、筋络拘挛等症,可与当归、川芎、独活、桑寄生等同用。
(4)本品又有利水消肿的功效,用于水肿,可与茯苓皮、桑白皮、冬瓜皮等配伍。
(5)本品通利之性也能通下乳汁,用于气血壅滞、乳汁不通,可配伍穿山甲、王不留行等药同用。
7、荔枝核
辛,温,归肝经。
功效:疏肝理气,散结止痛。
主治:(1)本品药性辛温,专入肝经,功能疏肝理气、散结止痛,为治疗肝经寒凝气滞所致的疝气,睪丸肿痛的常用要药,常与小茴香、吴茱萸、橘核等药配合应用。
(2)本品疏肝理气止痛,用于肝气郁滞的胃脘疼痛,可与木香同用;
(3)若用肝郁气滞的痛经及产后腹痛,可配香附同用。
三、疏肝和胃药
主要用于情志不遂,肝气横逆,胃失和降,肝胃气滞,胸胁胃脘攻冲作痛,恶心呕吐,嘈杂吞酸,不思饮食,苔黄脉弦等证。
1、佛手:
辛、苦、酸,温。归肺、脾、胃、肝经。
功效: 疏肝解郁,理气和中,燥湿化痰。
主治:(1)本品气味清香,药性平和,虽属辛苦而温之品,却无燥烈之弊,能入肺、肝、脾、胃四经,对诸气滞均可应用,用治肺气郁滞胸闷及脾胃气滞,可配木香、枳壳等同用;
(2)用治肝气郁结胁痛及肝气犯胃之症,可配青皮、川楝子等同用。
(3)本品化痰止咳之力较弱,而兼理气宽胸之功,故对咳嗽日久痰多,而见胸膺闷痛者甚为适宜,可配橘络、丝瓜络、枇杷叶等同用。
2、香橼
辛、苦、酸,温,归肝、脾、肺经。
功效: 疏肝理气,化痰。
主治:(1)本品性味辛苦酸温,而气清香,既能疏肝理气,又能和胃宽中、行气止痛,功效类似佛手,对于胸腹胀痛、胁肋疼痛等症,可与香附、郁金、瓜蒌等药配伍应用。
(2)香橼皮性味苦温,又能燥湿化痰,功效类似陈皮,故可用于痰湿壅滞或兼有气滞咳痰之证,常与半夏、茯苓等配伍。
3、娑罗子
甘,温,归肝、胃经。
功效: 疏肝理气。
主治:(1)本品善能疏肝理气,主要用治肝胃气滞、胸闷胃痛腹胀等症,可配合八月札、青皮等药同用;
(2)用于妇女经前乳房胀痛可与香附、郁金、路路通等同用。
4、八月札
苦,平,归肝、胃经。
功效: 疏肝理气,散结。
主治:(1)本品有疏肝理气的功效,对胸胁疼痛、肝胃气痛、痛经等症,常与香附、川楝子、枳壳、广木香等配合应用。
(2)本品具有散结作用,用治瘰历,常与天葵子、牡蛎、昆布、象贝等药配合应用。
5、玫瑰花
甘、微苦,温,归肝、脾经。
功效:疏肝理气,和血散瘀。
主治:(1)本品气味清香,善能疏肝理气而解郁,主要适用于肝气郁结、胸闷胁痛及肝胃不和、脘腹胀痛、嗳气则舒等症,可配合白残花、佛手片等药同用;
(2)对于经前乳房胀痛可配青皮、橘叶、川楝子等同用。
(3)本品又入血分,具有和血散瘀作用,治疗月经不调,以及损伤瘀血等症,可配合当归、川芎、泽兰叶等药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