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乌药
辛,温,归脾、肺、肾、膀胱经。
功效: 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主治:(1)乌药辛开温通,善于疏通气机,功能行散气滞、止痛,能上入肺、脾,舒畅胸腹之气滞,故凡寒邪气滞引起的胸闷腹胀或胃腹疼痛等症,均可应用,常与木香相须为用。亦可配合香附、枳壳、郁金等同用。
(2)善于散寒止痛,用治寒疝腹痛,可配合小茴香、青皮等同用;
(3)用于经行腹痛,可配合当归、香附等同用。
(4)乌药又能下行肾与膀胱,能温肾散寒,对肾与膀胱虚寒所引起的小便频数、遗尿,常配合益智仁、山药等同用。
方剂举例:
四磨汤:乌药、沉香、人参、槟榔。治七情郁结,上气急喘。
天台乌药散:天台乌药、茴香、木香、青皮、高良姜、槟榔、巴豆、川楝子。治寒凝气滞,小肠疝气,少腹痛引睪丸等症。
乌药汤:乌药、香附、当归、木香、甘草。治妇女经行腹痛。
6、沉香
辛、苦,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 行气止痛,温中止呕,纳气平喘。
主治:(1)沉香质重沉降,功能温中降逆,可用于脾胃虚寒、呕吐呃逆之症常配合陈皮、半夏等药同用。
(2)沉香性温达肾,又能温肾助阳,对下元虚冷、肾不纳气的虚喘,疗效颇佳,可与附子、补骨脂、五味子等同用。
(3)沉香芳香辛散,温通祛寒,能行气止痛,常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痛,可配合木香、乌药、槟榔等同用。
7、降香
性味辛,温,无毒,归肝、脾、肺、心经。
功能: 活血散瘀,止血定痛,降气,辟秽
主治: 胸胁疼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以及寒疝疼痛或秽浊内阻之呕吐腹痛。
8、檀香
辛,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 行气止痛。
主治:(1)檀香味辛性温,能入肺胃,善调膈上诸气,对胸腹气滞所引起的疼痛等症,常与砂仁、乌药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血瘀气滞、心腹疼痛,可配丹参、砂仁等同用。
(3)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配细辛、延胡索等同用。
方剂举例:
宽胸丸:檀香、荜茇、延胡索、细辛、高良姜、冰片。治冠心病心绞痛。
9、甘松
辛、甘,温,归脾、胃经。
功效: 行气止痛
主治:(1)甘松温而不热,甘而不滞,其气芳香,能开脾郁;其性温通,能行气止痛。
(2)用于气郁胸闷、胃脘疼痛等症,可与木香、香橼皮等配伍同用。
方剂举例:
大七香丸:香附、麦芽、砂仁、藿香、甘草、肉桂、陈皮、丁香、甘松、乌药。治脾胃虚寒,心腹满痛。
10、刀豆
甘、温,入脾、胃经。
功效: 降气止呃
主治: 本品甘温止呃,可治虚寒性呃逆,临床常配合丁香、柿蒂等同用。
11、柿蒂
苦,平,归胃经。
功效: 降气止呕。
主治:(1)柿蒂性平苦降,专入胃经,有降气止呃的功效,为治胃气上逆、呃逆要药,治疗胃寒呃逆,常配合丁香、生姜等同用。
(2)如属胃热呃逆,也可与芦根、竹茹等配伍应用。
12、厚朴
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 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主治:(1)本品苦燥辛散,能燥湿,又下气除胀满,为消除胀满的要药。常与苍术、陈皮等同用,如平胃散。
(2)本品可下气宽中,消积导滞。常与大黄、枳实同用,如厚朴三物汤。
(3)若热结便秘者,配大黄、芒硝、枳实,以达峻下热结,消积导滞之效,即大承气汤。
13、大腹皮
辛,温,归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 行气止痛,利水消肿。
主治:(1)大腹皮功能行气利水疏滞、宽中除胀而止痛,适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脘腹胀痛,常与厚朴、陈皮等药配伍同用。
(2)大腹皮又能利水消肿,用于水湿外溢、水肿、小便不利之证,常与茯苓皮、冬瓜皮等配伍;
(3)用于脚气肿痛,可与木瓜、苏叶、槟榔等同用。
二、疏肝解郁药
疏肝解郁药
主要用于情志失调、或寒暖不适、或瘀血阻滞,致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出现两肋胀痛,烦躁易怒,疝气腹痛,睾丸坠胀,经闭痛经,乳房胀痛或生结块等病证。
1、香附:
辛、微苦、甘,平,归肝、脾、三焦经。
功效: 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止痛。
主治:(1)香附辛散苦降,甘缓性平,长于疏肝理气,并有止痛作用,对于肝气郁滞所引起的胸胁胀闷疼痛等症,常与柴胡、枳壳、陈皮、木香等同用;
(2)治疝气腹痛,可与小茴香、乌药同用;若乳房胀痛,可与柴胡、瓜蒌、青橘叶同.
(3)香附既能疏肝理气,又能活血调经,故为妇科疾病常用药品,适用于月经不调、经行腹痛以及经前乳房胀痛等症,可与柴胡、当归、陈皮、青皮、白芍等同用。
2、青皮:
苦、辛,温,归肝、胆、胃经。
功效: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
主治:(1)青皮性味辛苦而温,能入肝胆,行气力强,善于疏肝破气,适用于各种肝气郁结之症,用治胁肋疼痛,常与柴胡、郁金、枳壳同用;
(2)乳房胀痛或结块常与柴胡、香附、青橘叶同用;
(3)若肝郁化热、发为乳痈,当与瓜蒌、蒲公英、金银花等配伍;
(4)对于疝气疼痛,常与乌药、小茴香、木香等配伍同用;
(5)青皮能消积化滞,用于食积气滞,常与六曲、麦芽、山楂等健胃消食导滞之品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