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特点:1.本类药多为苦寒或咸寒,入心、肝二经,具有清解营分、血分热邪作用,主要用于营分、血分等实热证。
2.若气血两燔者,可配清热泻火药同用,使气血两清。
生 地 黄《本经》(一)
[性味归经]甘、苦,寒。归心、肝、肾经。
[功 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 用]
1.热入营血,舌绛口干,壮热神昏;温病后期,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夜热早凉,舌红脉数。本品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清营汤
2.血热妄行,斑疹吐衄:本品清热凉血而止血、消斑。——犀角地黄汤(配赤芍、丹皮等)——四生丸
3.阴虚发热:本品养阴降火,泄伏热。——青蒿鳖甲汤
4.津伤口渴、便秘及消渴证:本品养阴生津而止渴、通便。——益胃汤(配玉竹、麦冬、沙参等)——增液汤——玉泉散(配五味子、葛根、天花粉等)
[用法用量]煎服,10~30g。鲜地黄功偏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干地黄功偏滋阴。
玄 参《本经》(一)
[性味归经]苦、甘、咸,寒。归肺、胃、肾经。
[功 效]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应 用]
1.温热病热入营分,或邪热内陷心包:本品清热凉血养阴,泻火解毒。——清营汤——清宫汤
2.温毒发斑:本品滋阴,清热,解毒以消斑。——化斑汤(配伍犀角、石膏、知母等)
3.咽喉肿痛:本品滋阴降火解毒,善清无根之火。热毒壅盛者——普济消毒饮;阴虚火旺者——玄麦甘桔汤
4.痈肿疮毒,瘰疬痰核:本品清热解毒散结。——四妙勇安汤——消瘰丸(配贝母、牡蛎等)
5.劳嗽咳血,骨蒸劳热,津伤便秘,
6.内热消渴等证:本品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之功。——百合固金汤——配地骨皮、银柴胡、丹皮等——增液汤——配麦冬、枸杞子、五味子等
[用法用量]煎服,15~25g。
[使用注意]反藜芦。
牡丹皮《本经》(一)赤芍药《本经》(一)
[性味归经]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赤芍:苦,微寒。归肝经。
[功 效]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赤芍药: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应 用]
[同]
1.清热凉血——热入营血,吐衄发斑等。但:丹皮>赤芍
2.活血散瘀:血滞经闭、痛经;癥瘕;痈肿疮毒。但:赤芍>丹皮,故曰:赤芍散瘀止痛,丹皮活血通经。
[异]
牡丹皮:凉血力强,可除蒸退热→阴分伏热,无汗骨蒸——青蒿鳖甲汤
赤芍:清泻肝火——肝火上炎目赤、翳障
[用法用量]煎服,10~15g。
[使用注意]赤芍:反藜芦。
水 牛 角《名医别录》(二)
[性味归经]咸,寒。归心、肝、胃经。
[功 效]清热,凉血,解毒。
[应 用]
1.温热病,热入血分:本品清热凉血解毒。——配生地、丹皮、赤芍等
2.血热吐衄:本品清热凉血。
[用法用量]15~30g,挫碎先煎,或挫末冲服。
紫 草《本经》(二)
[性味归经]甘、咸,寒。归心、肝经。
[功 效]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应 用]
1.斑疹紫黑,麻疹不透:本品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紫草快斑汤
2.痈疽疮疡,湿疹阴痒,水火烫伤:本品清热凉血解毒。——紫草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