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生活性“三废“是指
A、废水、废气、废渣
B、污水、垃圾、粪便
C、废水、垃圾、粪便
D、废水、废渣、垃圾
E、废气、废水、垃圾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废水、废气、废渣”是工业三废,而“污水、垃圾、粪便”是生活三废。
42、 在确定环境污染与健康的真实相关性方面,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经常性环境卫生监测方法
B、经常性环境卫生监督方法
C、动物实验方法
D、快速推算方法
E、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环境化学物暴露与健康不良效应之间的定量评价是通过剂量-反应关系评定的。评价资料可以来自于人群流行病学调查,多数是来自于动物实验。动物实验资料混杂因素相对较少,得到的剂量-反应曲线较明确,但它与人类间可能存在着明显的种属差异,所得资料需要外推到人。所以还需要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来确定二者之间的真实相关性。
43、 医院污水是一类特殊的废水,为防止其健康危害,应进行特殊处理。与其他废水处理不同的是必须进行
A、一级处理
B、二级处理
C、三级处理
D、生物处理
E、消毒处理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一级处理:指的是去除污水中的飘浮物和悬浮物的净化过程,同时调节废水pH值,减轻废水的腐化程度和后续处理工艺负荷。
二级处理:污水经一级处理后,用生物处理方法继续除去污水中胶体和溶解性有机物的净化过程。 用来充分去除人类排泄物,食物渣滓,肥皂水和洗涤水中的生物含量。
三级处理:是污水处理三个级别中最后一级。是污水最高处理措施。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仍含有极细微的悬浮物、磷、氮和难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矿物质、病原体等需进一步净化处理。三级处理方法有:凝聚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硅藻土过滤法,臭氧化法,离子交换,蒸发,冷冻,反渗透,电渗析等方法。
生物处理:利用生物亦即细菌、霉菌或原生动物的代谢作用处理污水的方法,称为生物处理,生物处理可分为好氧性和厌氧性处理两种。
消毒处理:医疗污水主要是从医院的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片照相室和手术室等排放的污水,其污水来源及成分十分复杂。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细菌、病毒和化学药剂,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果含有病原微生物的医疗污水,不经过消毒、灭活等无害化处理,而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往往会造成水、土壤的污染,严重的会引发各种疾病,或导致介水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44、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中易引起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
A、DDT
B、多氯联苯
C、氮氧化物
D、铅
E、镉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持续性蓄积危害:环境中有些污染物进入人体后能较长时间贮存在组织和器官中。持续性蓄积危害的污染物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铅、镉、汞等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另一类是脂溶性强、不易降解的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45、 环境卫生学所研究的环境主要包括
A、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
B、自然环境和劳动环境
C、居住环境和自然环境
D、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E、自然环境和生产环境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环境卫生学研究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前者如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后者如人类为从事生活活动而建立起来的居住、工作和娱乐环境以及有关的生活环境因素(如家用化学品)等。
46、 污染物对机体所起的毒害作用主要取决于
A、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
B、机体对污染物的吸收量
C、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形态
D、环境污染物的理化特性
E、环境污染物在人体内半衰期的长短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暴露特征与反应:不同暴露途径吸收率不同,当吸收率高、吸收量大时,产生的效应就强、危害也大。
47、 下列不符合公共浴池卫生要求的是
A、不设公用脸巾、浴巾
B、浴池水每两天更换
C、修脚工具、浴盆、拖鞋用后及时消毒
D、面巾、下水巾、身巾应有明显标志
E、禁止患有性病及各种传染性皮肤病的顾客就浴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公共浴池卫生标准》(GB9665—1996)规定浴池水应每日更换,且一天中还要补充新水2次,每次补充新水的量应不少于池水总量的20%。更衣室的气温以25℃为宜,浴室内温度以30~50℃为宜,桑拿浴室温度不应大于80℃。CO2浓度不应大于0.15%,浴室内不设公用脸巾、浴巾等。
48、 公共场所自身卫生管理工作不包括
A、配备卫生管理人员
B、建立岗位责任制
C、卫生服务与安全服务的考核同步
D、为顾客直接服务的人员健康合格证
E、有卫生许可证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工作主要有:①成立卫生管理机构,配备卫生管理人员;②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管理档案;③建立卫生培训制度和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④配备健全卫生设施设备及维护制度;⑤加强禁烟控烟管理;⑥定期开展卫生检测;⑦制定危害健康事故预案。这里面不包括卫生许可证。
49、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分布规律是以下几项,除了
A、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
B、内陆患病率高于沿海
C、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
D、高山、边缘地区患病率高于离海较远地区
E、城市患病率高于农村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一种主要由于地区性环境缺碘引起的地方病,碘缺乏病地区分布总的规律是:山区高于丘陵,丘陵高于平原,平原高于沿海。内陆高于沿海,内陆河的上游高于下游,农业地区高于牧区。所以E是错的。
50、 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主要是由于下列哪项而引起
A、食物氟污染浓度高
B、土壤中氟含量过高
C、饮水氟含量过高
D、饮水氟含量过低
E、维生素A和钙缺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于饮用高氟水而引起氟中毒的病区为饮水型病区,是最主要的病区类型。
51、 可吸入颗粒物是指粒径为多大的颗粒物
A、粒径≤0.4μm
B、粒径≤1μm
C、粒径≤2μm
D、粒径≤5μm
E、粒径≤10μm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空气动力学直径≤10μm的颗粒物,因其能进入人体呼吸道而命名之,又因其能够长期飘浮在空气中,也被称为飘尘。
52、 SO2与下列哪种污染物共同作用后可大大增加SO2毒性
A、CO
B、CO2
C、PAH
D、可吸入颗粒物
E、NOx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SO2与烟尘共同存在时的联合作用比SO2的单独危害作用大得多:吸附在可吸入颗粒物(IP)上的SO2,进入肺深部,其毒性增加3~4倍。IP中的三氧化铁等金属氧化物,可催化SO2氧化成硫酸雾,它的刺激作用比SO2大10倍。
53、 酸雨是指降水的pH值小于
A、7.0
B、6.5
C、5.6
D、5.0
E、4.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没有大气污染物存在的情况下,降水(包括雨、雪、雹、雾等)的PH在5.6~6.0之间,主要由大气中二氧化碳所形成的碳酸组成。当降水的PH小于5.6时称为酸雨。
54、 为换算采样的标准体积,在采样时必须测定的气象因素是
A、气温、气压
B、气温、气湿
C、气温、气流
D、气湿、气流
E、气湿、气压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因为气压和气温会影响气体的体积的大小。
55、 关于红外线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红外线是太阳辐射波长最长的一种电磁波
B、红外线主要生物学作用是使机体产生热效应
C、红外线可促进新陈代谢,有消炎、镇痛作用
D、红外线为可见的红光
E、过量的红外线照射可引起皮肤烧伤、白内障及中暑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红外线的生物学作用基础是热效应,适量的红外线可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细胞增生,具有消炎和镇静作用;过强则可引起日射病和红外线白内障等。
56、 与每人居住面积定额关系较密切的指标是
A、人口净密度
B、人口毛密度
C、居住区用地面积
D、居住建筑用地面积
E、居住区人口数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为了保证居室内空气清洁、安放必要的家具、有足够的活动范围、避免过分拥挤和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机会,每人在居室中应有一定的面积,称为每人居住面积定额。单位住宅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称为人口净密度。单位居住用地上居住的人口数量称为人口毛密度。居住区建筑用地面积是指居住区内各类建筑的基地总面积。居住区面积是指整个居住区总的面积。因此本题选择A,是与每人居住面积定额关系最为密切的指标。
57、 化学结构与毒效应
A、化合物的化学活性决定理化决定
B、理化性质决定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C、化合物的生物活性决定该化合物的化学活性
D、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化学活性及理化性质
E、化学活性和理化性质影响化学结构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化学物对机体健康引起的损害作用称为毒效应。毒性是物质一种内在的,不变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化学结构。
58、 化学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影响毒效应
A、电离度
B、熔点
C、挥发度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影响化学物质毒效应的物理性质有脂/水分配系数,挥发度,熔点,电离度,分子量和分散度。
59、 一种pH是6.8的有机碱在消化道中最好的吸收部位是
A、口腔
B、胃
C、十二指肠
D、小肠
E、结肠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胃液的pH在1.0左右,有利于弱酸性食物的吸收。小肠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5~7,有利于弱碱性食物的吸收,大肠黏膜部位肠液的PH通常为8.3~8.4。
60、 一般外源性化学物在胃肠道吸收通过生物膜的主要方式为
A、简单扩散
B、膜孔滤过
C、易化扩散
D、主动转运
E、胞饮和吞噬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扩散,是大多数化学毒物通过生物膜的方式。该转运方式不消耗能量,不需要载体,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