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头痛
1.风寒头痛
【症状】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寒畏风,受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散寒。
【方剂应用】川芎茶调散 加减。
【中成药选用】川芎茶调颗粒 ,都梁丸(胶囊)
2.风热头痛
【症状】头痛且胀,甚则头痛如裂,发热或恶风,口渴欲饮,或面红目赤,或便秘溲黄。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剂应用】桑菊饮 加减。
【中成药选用】芎菊上清丸 、清眩丸(片)。
3.肝阳上亢
【症状】头痛而眩,心烦易怒,夜寐不宁,或兼胁痛,面红口苦。苔薄黄,脉弦有力。
【治法】平肝潜阳。
【方剂应用】羚角钩藤汤 加减。
【中成药选用】天麻钩藤颗粒 、脑立清丸、松龄血脉康胶囊。
4.瘀血阻络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 ,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 ,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祛瘀通络。
【方剂应用】通窍活血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通天口服液 。
2016A.某女,24岁。因受凉后出现头痛,连及项背,恶寒畏风,口不渴,舌质淡,苔薄白,脉浮。中医辨证为风寒头痛,治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A.芎菊上清片 B.通天口服液
C.天麻钩藤颗粒 D.川芎茶调颗粒
E.杞菊地黄丸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头痛属风寒头痛者,症见头痛时作,痛连项背,恶寒畏风,受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治疗宜选用的中成药为川芎茶调颗粒,都梁丸(胶囊)。
十一、眩晕
1.肝火上扰
【症状】眩晕耳鸣,头胀且痛,每因恼怒或疲劳而头晕、头痛加剧,急躁易怒,少寐多梦,时颜面潮红,口苦便秘。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清肝泻火。
【方剂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龙胆泻肝丸 、当归龙荟丸。
2.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白光)白,唇甲无华,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淡,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
【方剂应用】八珍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归脾丸、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
3.痰浊上蒙
【症状】眩晕而见头重如裹,胸闷恶心,食少多寐。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涤痰宣窍。
【方剂应用】涤痰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半夏天麻丸。
4.肝肾阴虚
【症状】眩晕而精神萎靡,健忘,耳鸣,腰膝酸软,或五心烦热,少寐多梦。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治法】滋肾养肝。
【方剂应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中成药选用】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丸。
A.通天口服液
B.十全大补丸
C.当归龙荟丸
D.杞菊地黄丸
E.半夏天麻丸
治疗眩晕时
2016B.属肝肾阴虚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2016B.属痰浊上蒙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2016B.属肝火上扰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正确答案』D、E、C
『答案解析』肝肾阴虚【中成药选用】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丸。
痰浊上蒙【中成药选用】半夏天麻丸。
肝火上扰【中成药选用】龙胆泻肝丸 、当归龙荟丸。
十二、消渴
1.阴虚燥热
【症状】烦渴引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而多,尿浑而黄,形体消瘦,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法】养阴润燥。
【方剂应用】玉女煎加减 。
【中成药选用】消渴平片、清胃黄连丸合六味地黄丸 。
2.脾胃气虚
【症状】口渴引饮,能食与便溏并见,或饮食减少,精神不振,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而干,脉细弱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
【方剂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
3.肾阴亏虚
【症状】尿频量多,浊如膏脂,腰酸膝软,头晕耳鸣,多梦遗精,乏力肤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养肾阴。
【方剂应用】杞菊地黄丸加减。
【中成药选用】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4.阴阳两虚
【症状】小便频数,甚则饮一溲一,咽干舌燥,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乏津,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阳滋肾。
【方剂应用】金匮肾气丸加减 。
【中成药选用】生力胶囊、强肾片 。
A.消渴平片 B.参苓白术片
C.生力胶囊 D.补肾强身片
E.杞菊地黄片
治疗消渴时
2016B.属肾阴亏虚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2016B.属脾胃气虚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2016B.属阴虚燥热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
『正确答案』E、B、A
『答案解析』肾阴亏虚【中成药选用】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脾胃气虚【中成药选用】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
阴虚燥热【中成药选用】消渴平片、清胃黄连丸合六味地黄丸 。
十三、淋证
1.热淋
【症状】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寒热,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剂应用】八正散加减 。
【中成药选用】八正合剂、热淋清颗粒、三金片、癃清片。
2.石淋
【症状】尿中有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剂应用】石韦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排石颗粒、石淋通片、复方金钱草颗粒。
3.劳淋
【症状】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病程缠绵,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肾。
【方剂应用】无比山药丸加减 。
【中成药选用】同仁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片)、五子衍宗丸。
十四、癃闭
1.膀胱湿热
【症状】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方剂应用】八正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八正合剂、三金片、热淋清颗粒、复方金钱草颗粒。
2.湿热瘀阻
【症状】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烦躁口苦。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黄腻,脉涩。
【治法】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方剂应用】代抵当丸 。
【中成药选用】癃闭舒胶囊(片)、前列腺胶囊、前列通片。
3.肾阳衰惫
【症状】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尿无力,头晕耳鸣,神气怯弱,腰酸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弱。
【治法】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方剂应用】济生肾气丸加减。
【中成药选用】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
十五、阳痿
1.惊恐伤肾
【症状】阳痿不举,头晕,耳鸣,健忘,心悸易惊,胆怯多疑,夜多噩梦,常有被惊吓史。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
【治法】益肾填精。
【方剂应用】大补元煎加减 。
【中成药选用】六味地黄丸、补肾安神口服液。
2.心脾两虚
【症状】阳痿不举,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方剂应用】归脾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归脾丸、刺五加脑灵合剂。
3.肾阳不足
【症状】阳事不举,或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白光)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壮阳。
【方剂应用】右归丸加减。
【中成药选用】蚕蛾公补片、桂附地黄丸、右归丸。
4.肝郁不舒
【症状】阳事不起,或起而不坚,心情抑郁,胸胁胀痛,脘闷不适,食少便溏。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剂应用】逍遥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解郁安神颗粒。
十六、郁证
1.肝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无定处,胸闷嗳气喜太息,腹胀纳呆,大便或秘或溏泄,女子月事不行。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剂应用】逍遥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解约安神丸、逍遥丸、加味逍遥丸、解郁丸。
2.痰气郁结
【症状】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 ,咽之不下,咯之不出,胸中闷窒,或兼胁痛。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化痰利气。
【方剂应用】半夏厚朴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舒肝平胃丸、二陈丸合胃苏颗粒。
3.心脾两虚
【症状】多思善虑,心悸胆怯,少寐健忘,面色不华,头晕神疲,食少纳呆。舌淡,脉细弱。
【治法】健脾养心。
【方剂应用】归脾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归脾丸、人参归脾丸。
十七、虚劳
1.气虚
【症状】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声音低微,头晕,自汗,不思饮食,活动后诸症加重。舌质淡,或有齿痕,苔薄白,脉虚无力。
【治法】益气补虚。
【方剂应用】四君子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四君子丸、玉屏风颗粒、补中益气丸、参芪口服液。
2.血虚
【症状】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面色萎黄,口唇、爪甲色淡,妇女月经量少。舌质淡,脉细。
【治法】补血养肝
【方剂应用】四物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四物颗粒、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十全大补膏(丸)。
3.阴虚
【症状】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烦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质红,舌面少津,苔少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生津
【方剂应用】沙参麦冬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麦味地黄丸。
4.阳虚
【症状】怕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舌质淡,舌体胖,苔白滑,脉沉迟。
【治法】补阳温中。
【方剂应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四神丸、右归丸。
5.阴阳两虚
【症状】不耐寒热,头晕,神疲乏力,口渴,自汗盗汗,舌质淡,舌面少津,苔白,脉沉细或沉细数。
【治法】阴阳双补。
【方剂应用】桂附地黄丸加减。
【中成药选用】清宫长春胶囊、五子衍宗丸、龟鹿二仙膏。
十八、 痹证
1.行痹
【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 ,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风、发热 等表症。苔薄白,脉浮。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剂应用】防风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九味羌活丸 。
2.痛痹
【症状】肢体关节紧痛,痛有定处,遇寒痛增,得温痛减,痛处不红不热而常有冷感,关节不可屈伸。苔薄白,脉弦紧或沉迟而弦。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剂应用】乌头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风湿定片、小活络丸、木瓜丸 、寒湿痹颗粒、风湿骨痛胶囊。
3.着痹
【症状】肢体关节酸痛、重着 ,患处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剂应用】薏苡仁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寒湿者可选风湿痹康胶囊、痹痛宁胶囊;湿热者可选四妙丸、湿热痹痛颗粒。
4.尪痹
【症状】痹证日久不愈,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 ,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急,肘膝不伸,或以尻代踵,以背代头,伴腰膝酸软,骨蒸潮热,自汗、盗汗,舌红或淡,脉细数。
【治法】化痰祛瘀,滋养肝肾。
【方剂应用】桃红饮合独活寄生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独活寄生丸(合剂)、尪痹颗粒、益肾蠲痹丸。
十九、中暑
1.阳暑
【症状】发热汗多,头痛面红,烦躁,胸闷,口渴多饮,溲赤,或兼见恶寒。舌红少津,脉洪大。
【治法】清热生津。
【方剂应用】白虎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清暑益气丸,清暑解毒颗粒。
2.阴暑
【症状】发热恶寒,无汗,身重 疼痛,神疲倦怠。舌质淡,苔薄黄,脉弦细。
【治法】解表散寒,祛暑化湿。
【方剂应用】香薷饮加减 。
【中成药选用】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水),十滴水。
第三节 中医外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一、疮疖
1.热毒蕴结
【症状】好发于项后发际、背部、臀部。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伴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
【方剂应用】五味消毒饮合黄连解毒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连翘败毒丸、清热暗疮丸、金花消痤丸。疮疖初期外治选用:小者用三黄洗剂外搽,大者用如意金黄散醋调外搽。
2.湿毒瘀结
【症状】可发于全身任何部位,除发热等症状外,局部以红赤肿胀,灼热疼痛为主,为肿势渐增大,中央变软,波动,脓栓 形成或破溃,疼痛加剧,伴有发热、口渴、便干、尿黄。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
【治法】清热利湿,解毒透脓。
【方剂应用】仙方活命饮合透脓散加减 。
【中成药选用】牛黄醒消丸、当归苦参丸。早期可外用如意金黄散,后期可用生肌散或生肌玉红膏。
二、乳癖
1.肝郁痰凝
【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或月经前增大,乳房胀痛或溢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消坚。
【方剂应用】逍遥蒌贝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乳核散结片、乳疾灵颗粒、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加味逍遥丸。
2.冲任失调
【症状】乳房肿块,结节感明显,乳房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面色少华,腰膝酸软 ,精神倦怠,心烦易怒,月经紊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调摄冲任。
【方剂应用】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乳增宁胶囊、乳癖消片(胶囊、颗粒)合加味逍遥丸、更年安。
三、痤疮
1.肺经风热
【症状】面部粟疹累累,色红,疼痛,或有脓疱,伴口干渴、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疏风清肺。
【方剂应用】枇杷清肺饮加减 。
【中成药选用】黄连上清丸 。
2.胃肠湿热
【症状】颜面、胸背皮肤油腻,皮疹红肿疼痛,伴口臭、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解毒。
【方剂应用】茵陈蒿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防风通圣丸、清痤丸。
3.痰湿瘀滞
【症状】皮疹颜色暗红,以结节、脓肿、囊肿、瘢痕为主,或见窦道,经久难愈;伴纳呆腹胀。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除湿化痰,活血散结。
【方剂应用】二陈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当归苦参丸、连翘败毒丸。
四、瘾疹
1.胃肠湿热
【症状】风团大片色红,瘙痒剧烈;发疹同时伴脘腹疼痛,恶心呕吐,神疲纳呆,大便秘结或泄泻。舌质红,苔薄白或黄,脉弦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疏风解表。
【方剂应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
【中成药选用】防风通圣丸。外用三黄洗剂或青油调敷。
2.风热犯表
【症状】风团鲜红,灼热剧痒,遇热则剧,得冷则减;伴有发热,恶寒,咽喉肿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表止痒。
【方剂应用】消风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消风止痒颗粒。
五、痔疮
1.内痔
(1)肠风下血
【症状】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剂应用】凉血地黄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槐角丸。
(2)湿热下注
【症状】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血。
【方剂应用】脏连丸加减 。
【中成药选用】地榆槐角丸。外用化痔栓。
(3)气滞血瘀
【症状】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
【治法】理气祛风活血。
【方剂应用】止痛如神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
(4)脾虚气陷
【症状】肛门松弛,痔核脱出须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面白少华,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弱。
【治法】补气升阳举陷 。
【方剂应用】补中益气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补中益气丸(合剂、颗粒)、补气升提片。
2.外痔
(1)气滞血瘀
【症状】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暗红,苔淡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便。
【方剂应用】桃仁承气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消痔软膏(外用)。
(2)湿热下注
【症状】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咳嗽、行走、坐位均可使疼痛加剧,便干或溏,溲赤。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方剂应用】止痛如神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用)。
六、跌打损伤
1.气滞血瘀
【症状】患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部的俯、仰、转侧均感困难,不能挺直,严重者不能站立。若因挫伤引起,则局部可见肿胀、压痛均较明显。舌偏暗或有瘀斑,脉弦或紧。
【治法】初期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后期宜舒筋活血,补益调治。
【方剂应用】初期用顺气活血汤加减。后期予疏风养血汤或舒筋活血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活血止痛散(胶囊)、舒筋活血丸、跌打丸。外用:麝香壮骨膏、狗皮膏、云南白药膏、红药气雾剂。
2.风寒湿瘀
【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外伤史。多发为隐痛,往往与腰部劳累或天气变化有关。急性发作时疼痛加剧,还可伴有腰肌痉挛,腰部活动受限。舌偏淡暗,苔白腻,脉濡细或涩。
【治法】补益调治,温经通络。
【方剂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独活寄生丸(合剂)、养血荣筋丸。外用:麝香壮骨膏,狗皮膏,代温灸膏或正骨水。
3.瘀血阻络
【症状】伤后疼痛,活动受阻,常因运动时间长久后伤处附近关节疼痛,乏力,酸软,极度痛苦,可有不规则的发热,心悸,食欲不振,舌质紫,苔白,脉涩弦。
【治法】活血止痛,舒筋活络。
【方剂应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活血止痛胶囊、跌打活血散、沈阳红药胶囊、七厘散,病情较轻者也可选用三七片、云南白药胶囊。
第四节 中医妇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一、月经不调
1.月经先期
(1)肾气虚
【症状】月经提前,量少,色淡质稀,腰酸腿软 ,头晕耳鸣,小便频数。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方剂应用】固阴煎加减 。
【中成药选用】固经丸 。
(2)肝经郁热
【症状】经期提前,量多或少,经色紫红,质稠有块,经前乳房、胸胁 、少腹胀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喜叹息。舌红,苔黄,脉弦数 。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方剂应用】丹栀逍遥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加味逍遥丸(口服液)。
2.月经后期
(1)肾虚血少
【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经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面色晦黯,或面部暗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剂应用】归肾丸合四物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乌鸡白凤丸(胶囊、片)、归芍地黄丸、春血安胶囊。
(2)气滞血瘀
【症状】经期延后,经量偏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 ,胸闷不舒。舌苔正常,脉弦。
【治法】活血行气,化瘀止痛。
【方剂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调经丸、益母丸、调经活血片。
3.月经先后无定期
(1)肾虚
【症状】月经先后不定,量少质稀,其色淡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剂应用】固阴煎加减 。
【中成药选用】女金丸、乌鸡白凤丸、参桂鹿茸丸。
(2)肝郁
【症状】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血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情志不舒,心烦易怒,嗳气食少,时欲叹息。舌质淡红,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方剂应用】逍遥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逍遥丸、妇科得生片、妇科调经片。
二、痛经
1.气滞血瘀
【症状】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胸胁、乳房作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剂应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调经丸、调经活血片、元胡止痛片、益母丸等。
2.阳虚内寒
【症状】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 ,得热痛减,经量少,经色暗淡,畏寒肢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舌苔白润,脉沉。
【治法】助阳暖宫,温经止痛。
【方剂应用】温经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艾附暖宫丸 、痛经宝颗粒、痛经丸等。
三、崩漏
1.气血两虚
【症状】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沥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少懒言,面色无华,唇舌色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血益气止血。
【方剂应用】圣愈汤合血安胶囊加减。
【中成药选用】定坤丹(主治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证)、同仁乌鸡白凤口服液、乌鸡白凤丸等。
2.脾不统血
【症状】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沥不断,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不思饮食,四肢不温,或面浮肢肿,面黄,舌淡胖,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固冲止血。
【方剂应用】固冲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人参归脾丸、归脾丸、女金丸(主治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证)。
3.肝肾不足
【症状】经血非时而下,出血量多,淋沥不尽,色淡质稀,两目干涩,腰酸膝软,面色晦暗,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补益肝肾,固冲止血。
【方剂应用】调肝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鹿角胶颗粒、安坤赞育丸(主治气血两虚、肝肾不足证)、妇科止血灵(主治肾阴不足)等。
4.瘀血阻络
【症状】经血非时而下,量多或少,淋沥不净,血色紫暗有块,小腹疼痛拒按,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或弦涩有力。
【治法】活血祛瘀,温经止血
【方剂应用】逐瘀止崩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坤灵丸(主治气血不足、肾亏宫冷、瘀血内阻证)、少腹逐瘀丸(颗粒)。
A.固冲汤
B.圣愈汤
C.固阴煎
D.调肝汤
E.四物汤
治疗崩漏时
2016B.属气血两虚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2016B.属脾不统血者,宜选用的方剂是
『正确答案』B、A
『答案解析』气血两虚【方剂应用】圣愈汤合血安胶囊加减。
脾不统血【方剂应用】固冲汤加减 。
四、带下过多
1.肾虚带下
【症状】带下量多,色白稀薄,淋漓不断,腰酸膝软,头晕目眩,小便频数,大便溏薄。舌淡润,苔薄白,脉沉迟。
【治法】温肾益气,涩精止带。
【方剂应用】内补丸加减。
【中成药选用】金樱子膏、妇宝颗粒(主治肾虚夹瘀证)、参茸卫生丸(主治肾脾虚弱、气血两亏证)。
2.湿热下注
【症状】带下量多,色黄如脓,或赤白相兼,状如米泔,臭秽难闻,小腹疼痛,腰骶酸痛,口苦咽干,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止带。
【方剂应用】止带方加减 。
【中成药选用】白带丸、妇科止带片、妇炎净胶囊、妇科千金片(主治湿热瘀阻)、妇科康片(主治湿热下注、毒瘀互阻证)、盆炎净颗粒(主治湿热瘀阻证)。
3.脾虚湿盛
【症状】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无臭气,绵绵不断,神倦乏力,四肢不温,纳少便溏,两足跗肿,面色白。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
【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止带。
【方剂应用】完带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白带片,除湿白带丸,妇科白带膏。
五、绝经前后诸症
1.阴虚火旺
【症状】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腿软,烘热汗出,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燥咽干,或皮肤瘙痒,月经周期紊乱,量少或多,经色鲜红。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肾益阴,育阴潜阳。
【方剂应用】六味地黄丸加减。
【中成药选用】更年安片(丸、胶囊)、坤宝丸、更年宁心胶囊。
2.脾肾阳虚
【症状】经断前后,头晕耳鸣,腰酸膝软,腹冷阴坠,形寒肢冷,小便频数或失禁,带下量多,月经不调,量多或少,色淡质稀,食少便溏,倦怠乏力,精神萎靡,面色晦黯,舌淡,苔白滑,脉沉细而迟。
【治法】温肾壮阳,健脾益气。
【方剂应用】健固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龙凤宝胶囊、妇宁康片。
第五节 中医儿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一、积滞
1.乳食内积
【症状】不思乳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酸臭或便秘,肚腹热甚,心烦,夜眠不安,低热,手足心热。苔白厚腻,或黄腻,脉弦滑,或指纹紫滞。
【治法】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方剂应用】乳积用消乳丸加减 ;食积用保和丸加减。
【中成药选用】小儿消食片、开胃山楂丸、枳实导滞丸(主治饮食积滞、湿热内蕴证)、四磨汤口服液、大山楂丸、保和颗粒(丸)。
2.脾虚夹积
【症状】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肢倦,不思乳食,腹满喜按,大便稀溏腥臭,夹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 。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细而滑,或指纹淡滞。
【治法】健脾助运,消食化滞。
【方剂应用】健脾丸加减 。
【中成药选用】健胃消食片、健脾丸、开胃健脾丸。
二、厌食
1.脾运失健
【症状】纳呆,食无味,或拒食,形体尚可,常伴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调,面色少华,精神正常。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尚有力。
【治法】调和脾胃,运脾开胃。
【方剂应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枳术丸(颗粒)、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消食丸。
2.脾胃气虚
【症状】不思进食,食而不化,面色萎黄,神倦多汗,大便偏稀夹有不消化食物,面色少华,形体偏瘦,肢倦乏力。苔薄白,脉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佐以助运。
【方剂应用】异功散加减。
【中成药选用】参苓白术散(丸)、健脾消食片、启脾丸、小儿厌食口服液。
3.胃阴不足
【症状】口干多饮,纳呆食少,皮失润泽,大便偏干,小便短黄,甚或烦躁少寐,手足心热。舌偏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养胃育阴,佐以助运。
【方剂应用】养胃增液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儿宝颗粒(主治脾气虚弱、胃阴不足证)。
第六节 中医耳鼻咽喉科病证的辨证论治
一、鼻渊
1.风热蕴肺
【症状】鼻塞,涕黄稠而量多,嗅觉差,鼻黏膜红肿,可伴头痛,发热,汗出,胸闷,咳嗽,痰多。舌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祛风清热宣窍。
【方剂应用】泻白散合辛夷清肺饮加减。
【中成药选用】辛芳鼻炎胶囊、鼻炎通喷雾剂、辛夷鼻炎丸(主治风热上攻、热毒蕴肺证)、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主治风热犯肺、湿热内蕴证)。
2.胆经郁热
【症状】脓涕量多,色黄或黄绿,或有臭味,鼻塞重,嗅觉差,鼻黏膜红赤。伴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烦躁易怒,小便黄赤。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
【治法】清胆泄热通窍。
【方剂应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藿胆片、鼻渊舒口服液(主治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证)。
二、口疮
1.心脾积热
【症状】口腔黏膜溃疡,灼痛明显,常因过食煎炒辛辣或寐少而发,伴口渴心烦 ,失眠,小溲短黄 ,大便秘结;检查见黏膜表面有黄白色假膜,周边红肿。舌红,苔黄或腻,脉数有力。
【治法】清心泻脾,消肿止痛。
【方剂应用】凉膈散加减 。
【中成药选用】内服清胃黄连片、万应胶囊、牛黄解毒丸(片、胶囊)、栀子金花丸、导赤丸、三黄片;外用口腔溃疡散、珠黄散、锡类散、桂林西瓜霜、复方珍珠散。
2.脾肾阳虚
【症状】口疮疼痛较轻,久难愈合。伴倦怠乏力,面色(白光)白,腰膝或少腹以下冷痛,小便清;检查见口疮色白或暗,周边淡红或不红。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肾健脾,化湿敛疮。
【方剂应用】附子理中丸加减。
【中成药选用】内服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桂附地黄丸、四神丸。外用珍珠粉。
三、咽喉肿痛
1.风热外袭
【症状】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咽部红肿,颌下有譽核;伴见发热恶风,头痛,咳嗽痰黄。舌质红,苔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方剂应用】疏风清热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复方鱼腥草片、复方草珊瑚片、金嗓开音丸、黄氏响声丸(主治风热外束、痰热内盛证)、利咽解毒颗粒。
2.火毒上攻
【症状】咽喉疼痛红肿,吞咽困难,咽喉如梗,咽部红肿明显,颌下有譽核、压痛,伴发热、口渴喜饮、头痛剧,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泄热解毒,利咽消肿。
【方剂应用】清咽利膈汤加减。
【中成药选用】桂林西瓜霜、板蓝根茶(颗粒)、清咽利膈丸(主治风热外束、脏腑积热证)、六神丸、青果丸、清咽丸。
3.虚火上炎
【症状】咽部干燥,微痛,干痒,灼热,有异物感,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或伴颧红潮热,耳鸣多梦。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清肺咽喉。
【方剂应用】养阴清肺汤加减 。
【中成药选用】玄麦甘桔颗粒、铁笛丸、金果含片、金果饮咽喉片。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
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消防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土建职称公路检测工程师建筑八大员注册建筑师二级造价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 城乡规划师结构工程师岩土工程师安全工程师设备监理师环境影响评价土地登记代理公路造价师公路监理师化工工程师暖通工程师给排水工程师计量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