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教师资格证 >> 中学 >> 教育知识与能力 >> 模拟试题 >>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测试题及答案10

2018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自测试题及答案10_第5页

来源:考试网  [ 2018年10月03日 ]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第41题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应考虑哪些方面?

  试题解析:

  (1)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2)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3)心理健康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过程。(4)心理健康与否,在相当程度上可以说是一个社会评价问题。

  第42题 简述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主要有哪些,并说明如何克服。

  试题解析:

  (1)学校组织的沟通障碍主要有下列三种情况:主观方面的障碍;客观方面的障碍;沟通渠道方面的障碍。(2)克服沟通障碍的方法:可以从许多方面改善沟通的状况,如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使用恰当的、准确的语言文字;选择最佳沟通媒体;注意信息的时效性;重视对信息的反馈。

  第43题 简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

  试题解析:

  有效地促进知识概括的主要方法有: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概括的目的在于区分事物的本质和非本质,抽取事物的本质要素,抛弃事物的非本质要素。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概括时,不仅要注意抽取本质的一面,也要注意抛弃非本质的一面。为此,必须配合使用概念或规则的正例和反例。

  (2)提供变式。理性概括是通过对感性知识的加工改造而完成,感性知识的获得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在教学实际中,要提高概括的成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而全面的感性知识,必须注意变式的正确运用。

  (3)科学地进行比较。概括过程即思维过程,也就是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因此,区分对象的一般与特殊以及本质与非本质的比较过程,对于知识的概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地概括。为了促进知识的获得,在实际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自觉地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理、原则,尽量避免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记忆或背诵。

  第44题

  怎样帮助学生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试题解析:

  (1)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平常事物多观察,不要被动地等待教师指定作业后,才去套用公式或定理去解决问题。

  (2)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尽可能地提出各种假设,而不要对这些想法进行过多的批判,以免过早地局限于某一解决问题的方案中这时,重要的是数量,而不是质量。

  (3)鼓励自我评价和反思。要求学生自己反复推敲,分析各种假设、各种方法的优劣,对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进行监控与评价。也就是说,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以有效地调控问题解决的过程。

  第45题

  试述备课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试题解析:

  备课即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是教师教学活动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教师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设计教法。

  第46题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包括:(1)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①人的发展是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教育要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必须通过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②任何一种教育教学活动都在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内完成德、智、体、美诸方面教育的任务,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相互联系、共同促进的。(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网友解析(0)

责编:balabala123

报考指南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