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A2
1、患者女,28岁,印刷厂彩印车间工人。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半个月后好转出院,护士进行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
A、必须调换工种
B、坚持饭后服药
C、避免到人多聚集的地方
D、注意自我病情监测
E、若无新发出血可自行停药
2、王某,女性,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年。目前血小板计数下降为15×109/L,护士对其进行护理时,最应警惕的表现是
A、发热
B、咳嗽
C、肛周疼痛
D、剧烈头痛
E、皮肤出血点增多
3、某女性青年反复出现皮肤瘀点,并有鼻衄、月经过多,近来出现贫血、脾大,错误的护理措施是
A、适当限制活动
B、预防各种创伤
C、尽量减少肌肉注射
D、保持鼻黏膜湿润,清除鼻腔内血痂
E、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渣、易消化饮食
4、患者,女性,44岁。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士在为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时不妥的指导是
A、为病人介绍本病的有关知识
B、告知病人应遵医嘱坚持服药
C、服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小板
D、应禁止活动减少外伤的发生
E、患病期间不宜使用阿司匹林
5、女性,30岁。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癜1年余,血小板明显减少,红、白细胞基本正常。应考虑为
A、白血病
C、贫血
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E、再生障碍性贫血
6、患者女性,30岁。诊断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常规显示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6.8×109/L,血小板15×109/L,该患者最大的危险是
A、贫血
B、继发感染
C、颅内出血
D、心衰
E、牙龈出血
7、患者男性,50岁,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收入院,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
A、皮肤黏膜
B、消化道
C、泌尿道
D、生殖道
E、颅内
三、A3/A4
1、患者女,50岁。间歇性牙龈出血1年。体检:双下肢可见散在的出血点及紫癜,肝、脾不大。血红蛋白120g/L,红细胞40×1012/L,白细胞5.5×109/L,分类正常,血小板15×109/L。
<1> 、为确诊首先应进行
A、出血时间检查
B、凝血时间检查
C、骨髓象检查
D、血块退缩实验
E、细胞化学染色
<2> 、若骨髓象结果显示:巨核细胞数量增多,形成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可明确诊断为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ITP
D、急性白血病
E、再生障碍性贫血
<3> 、该患者治疗的首选药物为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肾上腺盐皮质激素
C、脾切除
D、免疫抑制剂
E、输血小板
<4> 、在对该患者进行护理时,下列措施不妥的是
A、绝对卧床休息
B、注意观察出血的部位、范围及有无颅内出血的征象
C、避免颅内压增高的一切因素,如便秘、剧烈咳嗽
D、鼓励患者进食,饮食不受限制
E、注意观察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2、患者女性,30岁。1年多来反复发生双下肢瘀斑,月经量增多。血红蛋白90g/L,红细胞3.0×1012/L,血小板50×109/L。既往身体健康。初步诊断“慢性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 、治疗时应首选
A、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血浆置换
D、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E、静脉输注血小板悬液
<2> 、与目前病情不符的护理诊断或合作性问题是
A、组织完整性受损
B、有受伤的危险
C、有感染的危险
D、知识缺乏
E、潜在并发症:脑出血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