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产褥期妇女的护理
产褥期: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通常规定为6周。
第一节 产褥期母体变化
一、生殖系统
1.子宫 产褥期子宫变化最大。胎盘娩出后的子宫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称子宫复旧,需时6周,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
(1)宫体肌纤维缩复:产后第一天子宫底平脐,每日下降1~2cm,产后10天,子宫降至骨盆腔内。
(2)子宫内膜再生: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3)子宫颈:产后2~3周子宫口仍能容纳两指,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子宫颈外形及颈内口完全恢复至非孕状态,产后4周子宫颈完全恢复正常状态。
2.阴道及外阴 产褥期阴道腔逐渐缩小,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分娩后外阴有轻度水肿,产后2~3日后自行消退。
3.盆底组织 产褥期如能坚持产后运动,盆底肌肉可恢复至接近孕前状态,否则极少能恢复原状。
二、内分泌系统
分娩后雌激素、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至产后1周时已降至未孕时水平。胎盘生乳素于产后6小时不再被测出。
不哺乳产妇一般于产后6~10周恢复月经,平均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
三、乳房
主要是泌乳,垂体催乳素是泌乳的基础,但乳汁分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哺乳时的吸吮刺激。
初乳:产后7日内,因富含胡萝卜素,呈浑浊淡黄色液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尤其是球蛋白较多,使婴儿在出生后的一定时期具有防御感染的能力。
过渡乳:产后7日以后,乳房开始分泌,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脂肪和乳糖含量逐渐增加。
成熟乳:产后14日以后乳房分泌,呈白色。
四、腹壁
妊娠期出现的下腹正中线色素沉着,于产褥期逐渐消退,原有的紫红色妊娠纹变为白色,成为永久性的白色妊娠纹。
五、血液及循环系统
血容量于分娩后2~3周可恢复至未孕状态。产后72小时内,由于子宫收缩,胎盘循环停止,大量血液从子宫进入体循环,以及组织间液的回吸收,使回心血量增加15%~25%,原有心脏病的产妇易发生心力衰竭。
产褥早期血液仍处于高凝状态,有利于胎盘剥离面形成血栓,减少产后出血。
六、泌尿系统
产后1周尿量明显增加。在分娩过程中,膀胱因过分受压,导致膀胱黏膜充血、水肿,肌张力降低,加之产后外阴伤口疼痛、不习惯卧床排尿、产后疲乏等原因,容易发生尿潴留。
七、消化系统
产后1~2日内产妇常感口渴,喜进汤食,但食欲欠佳,以后逐渐好转。胃肠肌张力蠕动减弱,约需2周恢复正常。产后因卧床时间长,缺乏运动,腹直肌及盆底肌肉松弛,加之肠蠕动减弱,易发生便秘。
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
产后产妇心理调适要经历三个时期:
1.依赖期:产后1~3日;
2.依赖-独立期:产后3~14日;
3.独立期:产后2周~1个月。
执业药师执业医师卫生资格考试卫生高级职称护士资格证初级护师主管护师住院医师临床执业医师临床助理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助理医师中西医医师中西医助理口腔执业医师口腔助理医师公共卫生医师公卫助理医师实践技能内科主治医师外科主治医师中医内科主治儿科主治医师妇产科医师西药士/师中药士/师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医学理论中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