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资格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出版专业资格考试 >> 模拟试题 >> 中级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 >> 出版资格考试中级理论实务考前66天测试题三

2017出版资格考试中级理论实务考前66天测试题三_第4页

来源:华课网校  [ 2017年08月09日 ]  【

  【参考答案】

  第1题

  试题答案:D

  第2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8:编辑工作的社会功能;

  从编辑工作的整体来说,它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生产中的组织功能

  编辑根据社会调查发现社会需求,并制订相应的计划组织作品生产,从而使文化生产与社会需求达到必要的默契。没有编辑的组织工作,文化生产很可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某些文化产品甚至无法顺利问世。譬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等大型工具书,涉及的学科门类极广,是任何个人无力独自完成的,如果没有编辑工作发挥组织功能,就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功。

  编辑工作的组织功能,不仅体现于大型出版物,而且在学者、作家的个人著作中同样十分明显,中外都不乏其例:如果没有老史密斯公司的编辑热情邀约,也许就不会有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没有出版社编辑的坚持,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早在1893年就“寿终正寝”;郭沫若的《女神》是五四精神的产物,但也与《学灯》编辑宗白华的鼓励分不开;鲁迅的《阿Q正传》已经成为现代文学中的经典,而这篇作品是由《晨报副刊》的编辑孙伏园约稿,并在他的“笑嬉嬉”的催稿声中完成的。

  编辑工作的组织功能,还大量表现为对出版资源的开发以及对出版生产的策划和组织。

  2.文化传播中的选择与导向功能

  在出版物的生产过程中,编辑工作是拥有选择权的。这种选择具有把关作用,需要编辑抱着社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对精神产品扶正祛邪、择优汰劣。这种选择还具有导向作用,能对社会文化生活产生显著的影响,譬如改变读者的阅读口味、调整作者的写作计划、催生某种文学体裁、推动某种写作风格,等等。仔细研究一下便会发现,社会上涌现的各种阅读热点以至文化思潮,几乎都与编辑工作的选择功能有着内在联系:五四时期选择白话作品,使出版成了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阵地;20世纪30年代选择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学,促进了新文学的发展和繁荣;改革开放时期十分重视出版研究邓小平理论的著作、反映当代生活的文学作品和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读物,促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由此可见,编辑工作是影响社会文化结构设计及其改造的重要社会活动。编辑的立场、观点和眼光,在文化传播的引导中会产生重大作用。

  3.文化创造中的优化功能

  编辑工作以作品原稿为劳动对象,其任务是把稿件转化为出版物,把作者个人的智慧成果转化为社会文化产品。写作作为文化创造过程来说,它的主体无疑是作者而不是编辑。然而,编辑对推动这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保证产品的质量,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1)作者进入写作过程之前,编辑要通过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对读者的需求和出版物市场的走向作出自己的判断,并及时与作者交流,帮助作者寻找最佳的写作角度。作者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写作,但编辑的介入有利于缩短作者与读者的距离,提高写作的针对性和作品的成功率。

  (2)作者进入写作过程之后,编辑要继续与之保持联系,了解写作进度,分析写作情况,配合作者解决遇到的问题。写作是一项艰苦的思想劳动,而编辑自始至终不是旁观者,要与作者一起开展观点的探讨,研究稿件的结构,还要协助作者搜集资料,在文学创作中甚至还包括向作者提供某些生活素材,从而成为作者写作的强有力后盾。

  (3)作者交稿,意味着写作告一段落,而对于编辑来说,却是一个新的工作阶段的开始。对成熟的稿件,编辑要通过认真的加工,弥补作者可能存在的疏漏,做到精益求精;对不成熟的稿件,编辑要提出修改方案,有时甚至要帮助作者作脱胎换骨的改动。许多文艺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就凝聚着编辑很多的心血。

  此外,在将作品转化成出版物的同时,编辑还要参与出版物的整体设计。新颖的封面或包装,别致的名称和标题,巧妙的宣传语句或手段,能大大增强出版物的市场竞争力。

  上述的一切,都是编辑对一种种具体的出版物所发挥的优化作用。

  单个的作品也许是优秀的,但只能产生“个体”的影响。编辑可以通过文集、丛书、文库等形式,把这部作品和那部作品、这批作品和那批作品组合起来,从而产生“团队效应”。至于出版物的整体结构是好是坏,是优是劣,更直接关系到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影响十分重要。编辑工作通过选题的设计和规划,对出版物的产品结构也能发挥重要的优化作用。

  第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9:选题策划的环节;

  选题的来源不同,策划的环节也不尽相同,而一个完整的选题策划过程,一般应含有以下四个环节:

  1.捕捉新的选题生长点

  精神劳动是生产科学文化成果的劳动,是在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过程中进行的。表面上看,选题似乎是灵机一动的产物,实际上是长期思考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一项政策的实施,一种制度的改革,一条经验的推广,一次活动的开展,都可能蕴藏着丰富的选题资源,关键是编辑要去发现。

  一个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的编辑,要能自觉地学习法律法规和有关的方针政策,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密切保持与作者、读者的联系,认真关注国内外图书市场的情况,并依据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运用职业敏感和创新思维,努力捕捉各种有新意的点子,促使其生长形成新选题;与此同时,还要保持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和可贵的职业敏感,随时发现生活中的“亮点”、“热点”,并紧紧抓住,使之成为可以生长形成新选题的基点。1979年《重放的鲜花》一书的出版,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当时思想解放运动风云初起,落实政策工作刚开始部署,有关编辑便意识到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迅速提出了该书的选题没想,建议收选“文化大革命”前曾被当作“毒草”批判的文艺作品。该选题获得通过并迅速实施。结果,《重放的鲜花》一书的问世,配合了文艺领域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实,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故而在社会上产生了重大反响。

  2.构思图书的总体结构

  编辑最初捕捉到的选题,也许只是一个念头,一点触动,一种感觉。进入构思阶段,便要对选题的价值重新进行确认,并对实施细节逐一落实,从而使选题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丰富,从粗糙到精细。可见构思是一个进一步调查的过程,也是一个深入思考的过程。

  编辑的构思和作者的构思具有不同的特点:作者往往会凭借写作冲动进入写作过程,边写边想,逐步完善,甚至中途改弦易辙;编辑则必须通过构思,形成尽可能周密、详尽的方案。这是因为编辑不仅要用它来明确自己的思路,还要用它来统一工作群体的思想,并直接影响作者的写作。编辑在构思阶段,需要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1)选题内容所涉及的领域有哪些新的发展,它的前沿和制高点在哪里。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才能保证选题在立意上出新。

  (2)社会生活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它同选题有多大的契合度。选题的社会效应如何,往往能从这个契合度上反映出来。

  (3)社会的文化需要是什么,它与选题特色是否存在关联性。未来出版物的竞争力,与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好直接有关。

  3.开展多方面的论证

  选题论证是通过对选题策划质量的评估来确定其是否可以组织实施的一项工作,对于保证选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选题不仅要经编辑个人论证,还要通过一定的程序由集体论证。出版单位一般都有专门的选题论证机构,建立规范的选题论证制度,定期对编辑报送的选题进行审议。论证要坚持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在选题论证会上,人人平等,各抒己见,科学分析,有理有据,力争取得一致意见。在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由社长或总编辑决定是否列入选题计划。选题若要优选、优化,在论证时就要多加“阻力”,在通过后则要多加“助力”。“阻力”有助于大家从不同角度作正反两方面的深入思考,可以有效地抵制平庸选题的出笼;“助力”则可促进好选题尽快转化为稿件。

  选题论证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1)精神文化价值判断。今天的选题将发展为明天的图书。对选题的论证,应该坚持高标准,要求列选的选题达到一定的价值水平,不能降格以求。原稿审读可以从现实出发,选题论证则应从理想出发。因为原稿是已经完成的作品,不能不考虑作者的现实情况;选题则还处在设计阶段,必须“取法乎上”。由于选题提供的是基本框架和写作要求,还没有成为作品,在论证时可以根据题材的现实意义、作者的写作实力以及内容可能达到的高度,从引导性和创造性上来评估未来图书的精神文化价值及可能产生的社会效益。

  ①引导性。作为文化产品之一的图书,应该对人类具有精神上的引导作用。一个好的选题,无论是基本立意,还是主要内容,都应该是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引人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从而体现出明确的引导性:或是政治上的教诲,或是思想上的启发,或是道德上的熏陶,或是科学知识上的传授,或是几方面兼而有之。

  ②创造性。一个好的选题,无论是内容的选择,还是形式的设计,都应该体现出编辑独到的眼光,独有的特色。1915年,商务印书馆推出《辞源》。这是我国第一部大型新式汉语词典,出版以后大受欢迎。21年后,书局又推出另一部大型汉语词典《辞海》,取《辞源》之所长而又有所创造,在词典出版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20世纪后期问世的《汉语大词典》,广收古今语词,成为汉语词典的一个新的高峰。这三部词典,虽然同为大型工具书,但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各自编辑的创造性,因而它们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辉映。诸如这样富有创造性的选题,显然非常值得开发。当然,创造性有大有小。如果选题能够实现学科建设中的“第一次突破”,理论探讨中的“第一次提出”,艺术创造中的“第一次尝试”,科学研究中的“第一次发现”……其创造性之大是不言而喻的,无疑应该实施;如果选题并未达到这些“第一”,但在理论观点的阐发上、作品结构的组织上、讲述知识的方式上、对已有研究成果的整理上或者读者使用的便捷上具有创意,也要着意开发。总之,具有创造性的选题,不论大小,都是好的或比较好的,要积极列入出版计划;反之,则要慎重考虑是否宜列入出版计划。在人云亦云的平庸书充斥市场的时候,尤其应如此。

  (2)市场适应性判断。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是出版单位经营的重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版单位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在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强化营销意识,充分考虑选题的市场适应性。对于选题的市场适应性,可以从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角度进行评估。

  ①针对性。人类的文化生产和社会的精神需求,有着内在的联系。图书作为文化传播的载体,应该具有现实针对性,不能无的放矢。针对性首先要求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定位,适合图书市场细分的特点;读者对象模糊不清、笼统地称“为各种读者服务”的选题,显然针对性不足,必须加以改造。其次,针对性又要求有明确的图书功能定位,适应目标读者的实际需求,能为读者提供真正的帮助,或者服务于他们的学习和研究,或者服务于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从这一意义上说,针对性也就是实用性。针对性强的选题才有市场号召力,才是好选题。

  ②前瞻性。从选题到作品,有一个写作周期;从原稿到图书,又有一个出版周期;图书出版以后,还有一个重印或再版问题。当前市场竞争激烈,其表现之一,便是新陈代谢的节奏加快,图书很容易失掉时效,成为明日黄花。这就要求编辑在策划选题时具有前瞻的眼光,能预见市场的发展和变化,并作为写作要求传达给作者,以保证图书面世时不但不过时,而且还具有较为持久的市场生命力。这样的选题便是较好的。

  (3)效益性判断。选题的最大追求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可以说,效益是衡量选题成功与否的一杆标尺。在坚持社会效益第一的前提下努力获取经济效益,是出版单位维持和扩大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某些有特大或很大社会效益的选题,虽然实施后会因图书发行量甚少而发生亏损,在出版单位财力允许的条件下,还是应该列入选题计划。除此之外,一般选题都应该尽量保本、赢利。因此,要通过对同类书出版情况的考察,分析选题的市场空间,预测选题的市场潜力,还要审核选题的经济预算,使之取得尽可能好的经济效益。那些既无社会效益又无经济效益的选题,徒然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就不应该列入选题计划。

  (4)可行性判断。选题的设计应该以具备必要的实施条件为前提,否则,设想再好的选题也难免成为“水中之月”,只能停留在纸面上而不能实现。因此,在进行选题论证时,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审查选题是否切实可行。譬如,选题是否超出了出版单位的专业分工范围,作者的写作能力是否胜任,开发选题所需的投资本单位能否承受,选题的特殊专业要求编辑能否驾御,等等。出版工作应增强理性,克制“冲动”,无论个人还是单位,都应量力而行,不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以上所述,是从微观上对具体选题质量水准的论证。经过微观上充分论证的具体选题,还须从出版单位选题结构的宏观上考虑其是否适宜,最后由出版单位的领导决策是否列入选题计划。

  4.不断修订和优化

  编辑策划的选题通过以后,选题策划工作并没有结束,还有一个不断修订和优化的问题。所谓修订和优化,一方面是使选题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可操作性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是根据图书市场的变化,适时地对选题的内容进行调整。编辑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努力提高选题的智慧含量。譬如,有一家出版社为适应古典戏剧研究者的需要,策划并通过了一套总名称为《中国古典戏剧选》的选题。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广泛听取文学艺术界和美学界的意见,调整了编选思路,增强了经典性和学术性,最后将其改名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集》、《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和《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出版。结果不仅达到了原来的出书目的,而且广受好评。这正是选题优化的结果。

  第4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1:组稿的方式;

  1.个别约稿

  这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组稿方式。编辑可以采用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各种通讯手段,与作者取得联系,提出约稿要求。而更加好的方式,是在征得作者同意后,选择适当的时机登门拜访,当面就稿件写作问题进行洽谈,由于双方可以直接接触,因此可以谈得比较具体、深入。具体做法可视稿件的重要程度以及编辑与作者的交往程度而定。如1931年赵景深在北新书局编《青年界》,因为稿荒,向老舍求援。他的约稿信上只有一个大大的“赵”字,并且用红笔圈起来。老舍见信心领神会,立即复信“元帅发来紧急令,内无粮草外无兵!小将提枪上了马,《青年界》上走一程,并随信附上短篇小说《马裤先生》。这次约稿被传为文坛佳话。约稿信如此幽默,那是因为赵景深和老舍是相交很深的朋友,一个字便可以心领神会。如果编辑与作者只是初次交往,那还是要取比较郑重的态度,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在与作者交往过程中,编辑要真诚、坦率,对新作者或老作者、名人或非名人,都要一视同仁,必须尊重、体谅作者,不能凌驾于作者之上。

  2.社会征稿

  这是出版单位为获取稿件,通过一定的媒体或其他传播手段,向社会公开征集。采用这种组稿方式,不外两个原因:一是组稿的对象人数众多,分布广泛,而一时又无法确定具体人选;一是把这种组稿方式视为一种宣传手段,希望以此提高出版单位的知名度。这种组稿方式,期刊编辑工作经常采用,图书编辑工作偶尔也可采用。如大型志书《文化通志》选题确定后,有关单位先在《光明日报》刊登启事,公布10卷100册的目录,提出写稿要求,公开征集作者。这样做,既可以为图书造声势,又可以对作者进行比较,以发现最佳人选,保证稿件写作质量。

  3.群体集稿

  群体集稿是出版单位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约请一批有写作实力的作者撰写稿件的组稿方式。譬如,在组织丛书、大型专业图书、工具书的稿件时,聘请有声望的学者(或领导人员)担任主编或者主持组成编委会,由他们协助出版单位物色和约请一批合适的作者共同完成稿件的撰写。

  第5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29:加工整理的原则;

  1.尊重作者,忌强加于人

  对稿件进行加工,是为了提高稿件的质量,不能有别的目的。不论作者是什么人,都要充分尊重作者的著作权,要在著作权法规定的允许范围内进行加工。因此,要设身处地地为作者着想,要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加工,不能按照编辑个人的好恶行事。对于稿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和新的表现形式等,只要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违反科学、违反事实的问题,不但不能轻易修改和删除,而且要加以保护,并帮助其完善和加强。加工中作的修改切忌强加于人,涉及观点表述方式或者结构安排方面的修改,编辑可以先提出如何修改的建议,征得作者同意后再正式修改。

  2.改必有据,忌无知妄改

  编辑虽是知识面比较广的“杂家”,但毕竟不是全能的。面对众多性质各异的稿件,编辑在作加工时要抱着学习的态度,谨慎从事。对稿件的修改必须有充分的依据和理由,必须有绝对的把握。凡是仅有疑问而没有把握的地方,一定要查阅工具书或请教其他专业人员得到确切结论后才能动手。不懂装懂,凭想当然乱改,甚至将本来对的改成错的,都是加工整理稿件的大忌,这不仅会引起作者的不满和反感,而且会严重影响图书的质量和出版单位的声誉。

  3.依据规范,忌滥施刀斧

  对稿件进行如前所述的规范统一方面的加工时,凡是原稿中不够规范的地方,无疑必须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各种相应的规范性文件一一予以改正。但是,如果原稿中的表述方式虽与编辑或者人们通常的使用习惯不同,却并不与规范性文件的明文规定相抵触,一般就不宜改动,要尽量做到多就少改。编辑的修改应该是只改非改不可的,可改可不改的一律不改。这不仅可以尽可能多地保持原作的风貌,而且可以大大减轻编辑的工作量。切忌按照一个模式、一种风格去“改造”稿件,把作者的稿件改得面目全非。

  第6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6:各校次校对员职责;

  按照“三校一读”制度,各校次校对员分别承担以下职责:

  1.初校职责

  初校次校对员要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前述第一个基本职责中的各项任务,在排版单位毛校质量已经达到规定标准(中国印刷公司提出的行业标准规定允许差错率为1/1000)的前提下,做到灭错率(即本校次所消灭的差错与实际差错数之比率)为85%或留错率(即本校次遗留差错数与所校字数之比率)在规定值(各地略有不同,一般在1/5000上下)之内;同时兼顾上述第二个基本职责。

  2.二校职责

  二校次校对员要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前述第一个基本职责中的各项任务,继续消灭初校遗留的错误,并核对初校所改之处是否正确,做到灭错率为80%或留错率在规定值(各地略有不同,一般在1/15000上下)之内;同时兼顾第二个基本职责。

  3.三校职责

  三校次校对员要依据原稿核对校样,完成前述第一个基本职责中的各项任务,消灭初、二校遗留的错误,做到留错率在规定值(各地略有不同,一般在1/45000上下)之内;同时兼顾第二个基本职责。

  4.通读职责

  通读是校对过程中的最后一道校次,校对员需脱离原稿阅读、检查校样(必要时核对原稿),完成第一个基本职责的全部任务,并努力完成第二个基本职责的任务。通读时要消灭校对过程(包括誊样、校次间核红)中所遗留的所有错误(包括格式差错、图表与文注不符等),尤其要注意隐性的政治性、思想性差错以及似是而非的病句与其他语法错误,还要注意人名、地名、书刊名、组织机构名等的前后统一。通读对全书的编校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万万忽视不得。

  第7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15:校对基本操作工序;

  校对工作的基本操作工序,包括初校、二校、三校、通读、誊样、核红、文字技术整理等各个环节。本章第二节对前四个环节已有讲述,文字技术整理将在下文讲述,所以这里主要介绍誊样和核红这两个环节。

  1.誊样。又称“过红”、“过录”,一般是把副样(作者看的校样和编辑看的校样)上所修改的文字、符号等誊录到正样(校对者的校样)上。如果正样改动少、副样改动多,也可以将正样过录到副样上。誊样时对改动部分不能简单地过录,还要判断改动是否合理;若有疑问,则提请责任编辑解决。有时因校样改动较大(如删去篇幅较大的图表,或增加大段文字、公式、图注等)而导致版面变动,就要精心安排、调整版面,尽可能地减少捅版,并保持版面美观。誊样工作一般由责任校对负责。有些出版单位由责任编辑负责誊样,也是可以的,但责任校对必须复核检查。

  2.核红。又称“对红”、“复红”,即检查核对前次校样上色笔批改之处在后次校样上是否已经改正,校正其未改或错改之处。核红分校次间核红与付印清样核红两种。

  (1)校次间核红是将完成初校、二校并由编辑审改后退厂改正的校样,与工厂改好的校样进行核对。一般由三校人员在比照原稿校对之前进行。

  (2)付印清样核红是将完成三校、通读并由编辑审改后退厂改正的校样,与工厂改好的校样进行核对。一般先由专人核对一次,再由责任校对(或其他把关的校对人员)复核一次。要特别注意的是,在有捅行、捅版的情况时,不能仅仅核对改动之处,还要对牵连的字、行、面作全面检查核对,如发现应改未改或不应改而改的地方,必须在上下各三行中检查一遍(尤其要注意相同字或墨色较淡的字),以免改错地方,造成新的错误。页码或版面如有变动,要检查目录、书眉、索引中是否已作相应改动。在计算机排版的付印清样中,尤要注意仔细核对。有时前样并无错,后样却可能会因计算机兼容性不够好或者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错误而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谬误。一旦发现一处,就一定要作全面检查,看是否还有其他差错。

  按照付印清样输出的胶片,必须再与付印清样核对一次,防止在出片过程中由于机器原因或操作人员失误而出现差错。核对的方法,一般是把胶片覆在清样上逐行、逐段比照。这项工作既可由责任校对进行,也可由出版科的责任技术编辑进行。

  第8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24:印版的概括;

  印版是用于传递油墨至承印物上的印刷图文载体。印刷时,印版上的图文部分能沾上油墨,空白部分不沾油墨,从而使转移到承印物上的油墨形成相应的可视影像。印版按版面特征的不同而分为平版、凸版、凹版和孔版,分别适用于不同种类的印刷。现在书刊印刷大多采用平版印刷,所以这里就只讲平版印版的制作。

  平版印版制作一般采用晒版方式,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直接制版方式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第9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18:检核的要求;

  原稿检核除要求稿件齐全外,还对不同类别的稿件有不同的具体要求。

  1.文字稿检核要求。全部稿件必须规格一致;稿面字迹必须清晰可辨,修改勾画必须明晰不误;专用符号必须符合规范;标题等级必须全稿一致;图表位置必须指示明确。

  2.图稿检核要求。图的性质必须明确说明,即标明是串文图还是插页图等;彩色图稿必须图像清晰、层次感强、色彩鲜艳、规格准确;线条图稿必须线条饱满、清晰。

  第10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9:图书发行渠道概述;

  图书发行渠道,是指图书从出版单位向消费者转移时所需经历的途径。

  图书发行渠道的基本类型有两种,即产销结合的直接发行渠道和产销分离的间接发行渠道。直接渠道是指出版单位将图书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途径,又称“直销”。间接渠道是指出版单位通过中间商向消费者供应的途径,是目前国内外出版界主要采用的图书发行渠道。

  此外,图书发行渠道还有长短、宽窄之分。发行渠道的长短,依据介入图书流通过程的中间商环节的多少而定:短渠道只选择使用一个环节的中间商,长渠道选用一个以上环节的中间商。发行渠道宽窄,根据每一个中间环节的中间商数目多少及其技术装备的优劣、人员数量的多少与素质高低等而定。中间商数目多,技术装备优良,人员数量多、素质高的发行渠道称“宽渠道”,反之则称“窄渠道”。

责编:chenzhu

报名指南

出版专业备考必备

  • 姓名
  • 电话
  • 邮箱

更多+ 焚题库

  • 模拟试题
  • 历年真题
  • 焚题库
  • 职业资格
  • 会计考试
  • 建筑工程
  • 医药考试
  • 外语考试
  • 学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