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电视文化艺术片创作中的“学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学术化”思维在具体作品中的具体体现?
(1)电视文化艺术片指的是以历史、人文、艺术或其他领域中的内容为表现载体,以展现中国哲学、文学、美学等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蕴含浓厚的文化意味的电视艺术片种。
(2)做文化艺术片,不能回避的一种思维是“学术的艺术化与艺术的学术化”。这种思考出自编导刘郎,也适用于所有的电视文化艺术片。刘郎在《苏园六纪》的编导阐述中写道:“做文化片最难的一点,就是将有一定深度的学术思考,如何交融于具体的、有限的,而且只能是表现现在时态的电视画面中……一些近于轻松、浅谈的方式,是无法负载起一种丰厚的文化内涵的。”“从人文研究的角度讲,大凡事务,一涉及文化,必然就露出深奥的意思。过多地讲学术,观众立刻就感到被隔了一层;没有学术,专家一致觉得浅。做文化片最佳的视角,应该是这一个具体的题材在电视人眼中的折射。”
(3)文化的偌大内涵在文化艺术片中首先见诸于文学。
文学用它深邃的思索和哲理,搭建起一个声画艺术的创作平台。它可以是隽永诗化的,也可以是朴素直白的;可以是大气恢宏的,也可以是哀婉幽怨的。主题视角一旦确定,文学就开始奠基一种风格和基调。如 刘郎的《苏园六纪》选择了苏园这个最能体现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代表性形象,本身便能体现出文化韵味。其结构十分精心,它不是单一地以时间或空间为序,纵向铺展苏州园林的兴衰隆替或横向罗列苏州各园的全部家当,而是把“苏园”视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按照评述的思维逻辑,布排全片各集的内容。如第一集 《吴门烟水》是苏州园林和苏州大文化的序曲,采用大写意的手法,对苏州园林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了创作性的表述,园林的背后是涵纳繁多品种、呈现锦丽色彩、具有极其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的吴文化,充满了文学与文化韵味,令人久久回味。
(4)构筑文化之境,需要精致的画面来衬托。总长近3个小时的《苏园六纪》包含了许多镜头,每一个镜头都拍得精致唯美,都经过了创作者的精心选择,精心营造出文化的意境。
(5)音乐和音韵的运用。如《苏园六纪》的配乐典雅优美,完美地烘托出苏园的文化蕴味;解说词琅琅上口,充满诗意。如片首的解说词:"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山林写意/却不乏那般细细微微/采千块多姿的湖畔奇山/分一片迷蒙的吴门烟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具有古典辞赋音韵之美。
12、电视文化艺术片的特征是什么?
(1)电视文化艺术片在其文学上有非常鲜明的风格规定性,并以此为基础,和谐的运用摄影、音乐、绘画造型等艺术元素,从而形成电视专题的文化精品。
(2)电视文化艺术片的主题具有思想文化和哲理的探索性质,具有启迪智慧和心灵的美感。
(3)电视文化艺术片以多样化的风格存在和发展。
13、举例说明电视艺术片创作应如何做到选题的精?
(1)选题是一部电视艺术片创作的前提和基础。一部好的电视艺术片,它的选题或拍摄内容要“精”,也就是精致、精到、精心。
(2)电视艺术片的编导应该在自己熟悉的、喜欢的、有兴趣的题材范围内选择。每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人生阅历不同,决定他能够熟悉、理解和把握的对象会有所不同,他能够引发起兴致、兴趣乃至兴奋的对象也会有所不同,不顾自己的特殊条件,一味追求时尚,很难达到选题“精”的境界。
如著名的电视艺术片编导刘郎,他在《〈西藏的诱惑〉导演阐述》中曾这样来总结他的成功经验:“创作这些片子的过程,实质就是我在寻找自己优势的一个过程,这个优势,就是自己的文化修养与西部生活、西部题材的契合点,找得越准,片子也才越成功。”刘郎认为他之所以在电视艺术片创作上能取得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题的成功,在选题问题上意识比较自觉、比较明确。而他选题的范围又是自己比较有优势的那一些。刘郎的电视艺术片创作,从选题来看,不媚俗,不迎合时尚,执著于他所熟悉、他所理解的选题,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下去,从选题方面来说可谓达到了“精”的境界:精致、精到、精心。
14、电视艺术片的语言由哪几部分构成?举例说明创作者应如何选择和使用它们?
(1)电视艺术片的语言是由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造型语言三个部分组成的
画面语言包括:构图、光效、基调、色彩等;
声音语言包括:人物语言、解说、音乐、音响等;
造型语言包括:心理造型语言、哲理造型语言、象征造型语言、观念造型语言等
(2) 创作者在确立了选题和立意之后,应该根据选题和立意的特点,去寻找最有表现力的画面,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光、色、构图、影调等手段摄取充足的画面素材;同时选择与此吻合的解说、音乐、音响的素材;同时驰骋艺术想象,勾勒未来成片的富于意象性的造型语言。如《西藏的诱惑》中的雅鲁藏布江、雪山、白云、野驴、玛尼石以及刻在崖石上的“图腾”等,都是能够体现庄严、神圣的藏族宗教文化特征的画面语言;而西藏僧侣的朝圣、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等又是很好的造型语言。
创作者还要对这些语言素材作出合乎立意要求的加工、提炼和改造。如《西藏的诱惑》中展示的自然景观、朝圣景象等,是经过了创作者精心的加工提炼和改造的,否则不会如此鲜明突出。解说语言如“人人心中有真神,不是真神不显圣,只怕是半心半意的人”更是画龙点睛,使作品美不胜收。
15、电视艺术片的结构类型样式有哪些?(简答) 什么是角色自述型结构?(名解)
(1)客观陈述型:一般采用第三人称方式,将编导隐藏起来,“客观”式地再现与表现对象 。
(2)编导自述型 :编导者可以从“我”的视角出发,以强烈的主观感受、主观色彩,渗透在被拍摄对象中 。
(3)角色自述型 :以被拍摄对象自身的视角来展开叙事、抒情 。
(4)主持人串接型 :将编导意图通过主持人(或准主持人)的形式串起各个段落。
(5)其它结构方式:电视艺术片的结构并非只能按照一种类型样式来做,不少电视艺术片常常是同时并用几种结构样式。
角色自述型是以被拍摄对象自身的视角来展开叙事和抒情的,有角色独白体和角色对话体两种情况。采用角色独白体结构的电视艺术片,一般说来被拍摄对象本身的人生阅历、人生体验比较丰富;角色对话体结构在80年代初即已出现并取得了较高的成就,角色往往带有“表演”色彩;90年代的角色对话体结构则更具有时代色彩,体现了“非表演”和“纪实”的倾向,角色也不仅仅是起穿针引线作用的,而成为了叙事与抒情的主要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