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不同时期中国社会行政体制的类型及其特征。
分两个阶段,一是计划经济体制统治时期,二是体制改革时期。
① 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社会行政体制
(1) 性质:
中国的福利制度是混合模式,与之对应的是社会行政体制成二元格局,表现为“国家再分配型”福利和“补救型”福利,两种模式分为适合于处在下层的包括广大农村人口、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等和处在上层的全民所有制职工。
(2) 构成:
a 政策法规。
计划经济体制下,未能形成独立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立法,但在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保障制度方面,内务部颁布了一些条例和办法。
b 社会行政组织。
在中央设有内务部,在各大行政区、省、市和县都设有民政机构。
c 民政开支
② 体制改革中的社会行政体制
(1) 性质。
改革以来,社会领域的成长促进了福利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同时也促使国家在社会福利体系中的位置由直接提供者到通过对社会领域的支持变为间接提供者。市场因素的出现,给家庭提供了新的选择,可以从市场上购买自己所需要的服务,也为社会领域的成长提供了新的空间。
(2) 构成。
a 社会福利政策与法规。如:《未成年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
b 社会行政组织。除了民政部,还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人事部、卫生部等。
c 社会福利经费。
d 社会工作者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