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部分
一、A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出血第一日为月经周期开始,相邻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月经持续时间称为经期,一般为2~8日,多为4~6日。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分泌期早期:月经周期第15~19日。此期内膜腺体更长,屈曲更明显;腺上皮细胞核下开始出现含糖原小泡,称为核下空泡,为分泌期早期的组织学特征;间质水肿,螺旋小动脉继续增生、弯曲。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月经血呈暗红色,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月经血不凝。出血多时可出现血凝块。出血第一日为月经周期开始,相邻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一次月经总失血量称为经量,正常经量20~60ml,超过80ml称为月经过多。
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调控卵巢功能。卵巢分泌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月经血呈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由于纤维蛋白溶酶对纤维蛋白的溶解作用,月经血不凝。出血多时可出现血凝块。出血第一日为月经周期开始。正常经量20~60ml,超过80ml称为月经过多。子宫内膜功能层从基底层崩解脱离,这是孕酮和雌激素撤退的最后结果。
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子宫内膜分为基底层和功能层。基底层靠近子宫肌层,不受卵巢激素周期性变化的影响,月经期不脱落;功能层由基底层再生而来,受卵巢性激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变化,若未受孕功能层坏死脱落形成月经。
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释放,调控卵巢功能。卵巢分泌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具有反馈调节作用。下丘脑、垂体与卵巢间相互调节、相互影响,形成完整、协调的神经内分泌系统,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下丘脑生殖调节激素由神经细胞分泌,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属于神经内分泌调节。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下丘脑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启动中心。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呈脉冲式,脉冲间隔为60~90分钟。生理作用是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1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卵巢性激素的反馈调节:在卵泡期,血中雌激素<200pg/ml时,雌激素会抑制下丘脑、垂体GnRH和FSH、LH分泌(负反馈)。随着卵泡发育,雌激素水平逐渐升高,负反馈作用逐渐加强,血中FSH浓度下降;当卵泡发育接近成熟时,卵泡分泌的雌激素达高峰,循环中雌激素浓度≥200pg/ml时,刺激下丘脑GnRH和垂体LH、FSH大量释放(正反馈),形成排卵前LH、FSH峰;排卵后,卵巢形成黄体,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两者联合作用使FSH、LH合成和分泌受到抑制,进而抑制卵泡发育。
1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宫颈黏液周期性变化:在卵巢性激素影响下,宫颈腺细胞分泌黏液,有周期性改变。月经来潮后,体内雌激素浓度降低,宫颈管黏液很少。随雌激素浓度不断增多,宫颈黏液分泌量不断增加,至排卵期变得稀薄、透明,拉丝度达10cm。
1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宫颈黏液周期性变化:在卵巢性激素影响下,宫颈腺细胞分泌黏液,有周期性改变。月经来潮后,体内雌激素浓度降低,宫颈管黏液很少。随雌激素浓度不断增多,宫颈黏液分泌量不断增加,至排卵期变得稀薄、透明,拉丝度达10cm。这时宫颈外口变圆呈瞳孔样。黏液涂片检查干燥后,镜下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月经周期第6~7日开始出现,到排卵期最典型,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黏液分泌量逐渐减少,变黏稠浑浊,拉丝度差易断裂。涂片发现结晶至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完全消失,代之以排列成行的椭圆体。检查宫颈黏液可了解卵巢功能状态。
1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宫颈黏液周期性变化:在卵巢性激素影响下,宫颈腺细胞分泌黏液,有周期性改变。月经来潮后,体内雌激素浓度降低,宫颈管黏液很少。随雌激素浓度不断增多,宫颈黏液分泌量不断增加,至排卵期变得稀薄、透明,拉丝度达10cm。这时宫颈外口变圆呈瞳孔样。黏液涂片检查干燥后,镜下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月经周期第6~7日开始出现,到排卵期最典型,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黏液分泌量逐渐减少,变黏稠浑浊,拉丝度差易断裂。涂片发现结晶至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完全消失,代之以排列成行的椭圆体。检查宫颈黏液可了解卵巢功能状态。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阴道上皮是复层鳞状上皮,分为底层、中层和表层。排卵前,底层细胞增殖,逐渐演变为中层细胞与表层细胞,使阴道上皮增厚,表层细胞角化,排卵期最明显。阴道上皮细胞内富含糖原,糖原经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使阴道保持一定酸度,防止致病菌繁殖。排卵后在孕激素作用下,表层细胞脱落。阴道上段黏膜对性激素最敏感,临床检查阴道上1/3段阴道侧壁脱落细胞变化,了解体内雌激素浓度和有无排卵。
1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性成熟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时期。18岁开始,历时约30年,此期卵巢功能成熟,出现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各部及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
1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世界卫生组织将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绝经后1年内的时期称为围绝经期。
1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性成熟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时期。18岁开始,历时约30年,此期卵巢功能成熟,出现周期性排卵。
1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青春期此期生理特点有:第一性征发育即生殖器官发育。生殖器官从幼稚型变为成人型。生殖系统功能尚未完善。第二性征出现包括音调变高,乳房发育,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髋部皮下脂肪增多,形成女性特有体态。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为女性青春期发动的标志。接近10岁时乳房开始逐渐发育,数月至1年后开始生长阴毛及腋毛。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通常发生于乳房发育2.5年。此时月经周期常不规则。
19、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通常发生于乳房发育2.5年。此时月经周期常不规则。乳房发育是女性第二性征的最初特征,为女性青春期发动的标志。
2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妇女一生划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7阶段。其中在新生儿期(出生后4周内)少量阴道出血属正常现象。儿童期(出生后4周-12岁左右)生殖器呈幼稚型。青春期(10~19岁)第一性征发育标志青春期开始。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绝经后期是指绝经后的生命时期。
2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易拉成丝状。
2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2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黄体体积和功能在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达高峰,直径1~2cm,外观色黄。
2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具有反馈作用,其中雌激素有正负反馈两个方面的作用,而孕激素只有负反馈作用。小剂量的雌激素有负反馈的作用,大剂量的是正反馈的作用。
2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卵巢略增大,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妊娠黄体于妊娠10周前产生雌激素及孕激素,以维持妊娠继续。黄体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完全取代。
2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①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②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③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④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和振幅;⑤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⑥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⑦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⑧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临床作为判定排卵日期标志之一;⑨促进水钠排泄。
2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排卵前卵泡即成熟卵泡,也称为格拉夫卵泡,为卵泡发育的最后阶段,卵泡液急骤增加,卵泡腔增大,卵泡体积显著增大,直径达18~23mm,卵泡向卵巢表面突出。自月经第1日至卵泡发育成熟,称为卵泡期,需10~14日。
28、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孕激素使子宫颈口闭合,黏液减少,变稠,拉丝度降低。
2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②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殖、修复。③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易拉成丝状。④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加强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振幅。⑤使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和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⑥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⑦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⑧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⑨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⑩促进水钠潴留。
30、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②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殖、修复。③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易拉成丝状。④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加强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振幅。⑤使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和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⑥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⑦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⑧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⑨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⑩促进水钠潴留。
二、A2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
三、A3/A4
1、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月经初潮年龄多在13~14岁,可早至11~12岁。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经期一般为2~8日,多为4~6日。
四、B
1、
<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雄激素的生理作用,青春期开始,雄激素分泌增加,促使阴蒂、阴唇和阴阜发育,促进阴毛、腋毛生长。
<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孕激素的生理作用:①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在宫内生长发育;②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为受精卵着床做准备;③使宫颈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④抑制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和振幅;⑤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⑥促进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⑦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⑧对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兴奋作用,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5℃,临床作为判定排卵日期标志之一;⑨促进水钠排泄。
<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雌激素的生理作用:①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②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殖、修复。③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易拉成丝状。④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加强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振幅。⑤使阴道上皮细胞增殖和角化,黏膜变厚;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⑥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⑦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⑧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⑨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⑩促进水钠潴留。
2、
<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出血第一日为月经周期开始,相邻两次月经第一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
<2>、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分泌期晚期:月经周期第24~28日。月经周期第24~28日。此期为月经来潮前期,相当于黄体退化阶段。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增殖期:月经周期第5~14日,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
<4>、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泌期:月经周期第15~28日,相当于黄体期。
<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
3、
<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反馈调节分为长反馈、短反馈和超短反馈。长反馈是指卵巢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
<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短反馈是指垂体激素对下丘脑的负反馈;超短反馈是指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对其本身合成、分泌的抑制。
4、
<1>、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月经初潮为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绝经过渡期是指卵巢功能开始衰退直至最后一次月经的时期。
<3>、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性成熟期是卵巢生殖功能与内分泌功能最旺盛时期。18岁开始,历时约30年,此期卵巢功能成熟,出现周期性排卵。生殖器官各部及乳房,在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下发生周期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