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他的政策改善了大部分苏联人的物质福利。这些政策措施提高了教育、职业机会与卫生服务的水平,总的来说,让人民享受到了更加现代的生活方式,但苏联人民为此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上述评论针对的是( )
A.列宁实施的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创造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
C.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
D.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
B 斯大林通过工业化,使苏联跻身工业化国家的行列,但是造成了农轻重比例失调,从农民身上索取太多等问题,故B项正确。
7.西方专家和技工的数量超过2万人,其中美国人约翰·考尔德担任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的总工程师,因贡献突出被授予列宁勋章,甚至还有外籍技术人员获得了党员称号,这种现象发生在苏俄(联)( )
A.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 D.二战后经济改革时期
C 苏俄三年战争时期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会允许外籍工程师在工厂任职,故A项错误;B时期实行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可知是在斯大林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时期,故C项正确;二战后美苏实行冷战,不会出现西方专家大量在苏联任职并受到奖励的现象,故D项错误。
8.20世纪以来,世界的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俄国革命经事实证明是自由资本主义的救世主:一方面使西方赢得了反希特勒德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另一方面悖谬地通过苏联表面上对大萧条所具备的免疫力,促使人们放弃对自由市场正统观念的信念,为资本主义进行自我改革提供了驱动力。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A.俄国革命对各国历史具有普遍意义
B.美苏冷战影响世界经济发展
C.苏联模式对西方社会发展有借鉴作用
D.社会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淡化
9.格·阿·阿尔巴托夫在《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作者意在说明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 )
A.着力于批判个人崇拜
B.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
C.偏离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全盘否定了斯大林
B 从材料“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可以解读出: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主义,故B项正确。
10.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商王武丁妻子妇好墓出土了460余件青铜器 青铜器在商代已经被人们广泛使用 B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 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被淘汰 C 二战结束时,美国已经占据了世界工业生产量的三分之二,拥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三分之二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D 1954至1960年苏联先后开垦荒地4000多万公顷,同期全国粮食产量增长50%以上 赫鲁晓夫的改革取得了成功 11.1970年,苏联著名物理学家安德鲁·萨哈罗夫在致党政领导人的呼吁书中,把苏联比喻为“一辆巨大的卡车”,而驾驶员“一只脚使劲往下踩加速
器,却用另一只脚踩刹车”。这里的“踩加速器”是指( )
A.利用科技革命成果 B.巩固计划经济体制
C.支持第三世界国家 D.加快工业化步伐
A 1970年,苏联处于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将重点放在重工业领域,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发展军事工业,故A项正确;勃列日涅夫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斯大林模式,而不是巩固计划经济体制,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苏联经济领域内容,不是政治领域,故C项错误;加快工业化步伐不符合“踩加速器”,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