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七)
一、现代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墓志铭与墓碑文考辨
王珂
世人常把墓碑文当作墓志铭。其实二者是有区别的,我们可以从墓碑和墓志的演变来了解它们的区别。
墓碑的使用是在东汉以后。东汉之前,碑的用法典籍记载有三种。一是竖立在宫室前测量日影记时。二是在宗庙前用来拴牲口。碑上有洞,叫穿,绳子可以从中穿过,拴住那些用来祭祀的牲口。三是用作下葬时绑系棺椁的柱子,一般竖立在墓的两旁,其规制有严格的规定。按照郑玄的解释,天子可以用四个木碑,穿六根绳索下葬,诸侯两个木碑、四根绳索……而到了低等级的士,则不能有碑,只能用手挽着绳索下葬了。
从这些记载来看,石碑是用在宫庙前面的,而墓地前的碑,为木质,没有文字,只起到承载棺椁下葬的作用,与后世的墓碑,作用显然不同。
东汉立墓碑的习俗,应当和先秦、秦汉时期的刻石纪念、歌功颂德的传统有关。“物不朽者,莫不朽于金石”(蔡邕《铭论》),由于金铜材质较少,所以纪念性的墓碑就用石碑代替。我们今天发现的东汉初期的墓碑,如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都是有穿的石质墓碑。
而墓志是在魏晋以后兴起发展的。墓志是埋在坟墓里的石碑,所以它的别称都带有入土的意义,如埋铭、葬志、圹志等。西汉中后期,世家大族建立祠堂、家庙,广立碑铭,刻石记其祖先功德,为的是团结族人,增强宗族的凝聚力。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曹操以禁止厚葬为名,禁止立碑,其实是为了淡化士大夫们的群体意识,淡化世家大族的凝聚力。曹操立法的威严,使立碑之风受到遏制,但是人们依然按照立碑的风俗,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这就是墓志。魏晋时期的墓志,仿照墓碑而制,直立在墓内,不像后世的墓志都是平放。
南北朝时期,墓志经过不断发展,已经逐步确定了其形制。我们看到的过渡期最具代表性的墓志就是南朝宋大明八年的《刘怀民墓志》,这个墓志是方形石质,但是还没有盖,加盖的墓志是洛阳发现的北魏正始二年的《寇臻墓志》。这一时期墓志基本定型,为后世所效仿。
禁止立碑的政策至隋唐之时,已基本解禁。但是相较于碑,墓志的使用却更加频繁。由于竖立在墓地前的墓碑,会因战乱灾害人事变迁等原因被损毁,而随同棺椁埋在一起的墓志,则一般不会被毁坏,它的长久保存性更强,因此,虽然禁碑之令有所松动,但墓志因具有独特的优势而被保存并传承下去了。
再说墓碑文与墓志铭。墓碑文包括序和铭。序主要叙述死者的姓氏、籍贯、世系以及生平事迹等;铭在序之后,以韵文的形式来对死者进行歌功颂德。而墓志上的文字前一部分是“志”,即简述死者生平;后一部分是“铭”,即用韵语概括前一部分内容,并加以褒扬和悼念之意。墓志上的文字虽由墓碑文发展而来,但二者是有区别的。黄金明在《汉魏晋南北朝诔碑文研究》中说得很详细:“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更注重铭颂德勋,墓志虽也记德铭勋,又很注重记事。碑文于序中更见辞彩,墓志于铭中更显文丽,故古代文章选集如《艺文类聚》碑文主要选其序,墓志则多选其铭。”
(节选自《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12月12日第391期)
1.下列各项中,对“墓志”与“墓碑”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墓碑起于东汉,它继承了秦汉以及先秦刻石纪念、歌颂功德的传统,立墓碑主要是为了对死者进行纪念和歌颂。
B.墓碑采用石质材料且有“穿”,这是继承了原来宗庙前石碑的特点,而且石材是廉价易得、不易损坏的材料。
C.墓志是埋在坟墓中的墓碑。因其埋在地下,一般不会被毁坏,长久保存性更强,墓志的别称有埋铭、葬志、圹志等。
D.墓志由墓碑发展而来,主要是社会原因。曹操为了削弱世家大族的凝聚力,禁止立碑,于是人们把石碑立在坟墓之内。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墓碑与东汉之前的碑功用不同。根据史料记载,东汉之前碑主要用于测量日影记时、拴祭祀的牲口以及承载棺椁下葬。
B.西汉中后期,为团结族人,增强宗族凝聚力,世家大族纷纷建立祠堂、宗庙,立碑纪念先祖功德,一时立碑之风盛行。
C.墓志铭和墓碑文有渊源关系。墓志上“志”的内容和功用类似于墓碑文中的“序”,墓志上的“铭”也源于墓碑上的铭文。
D.就文体功能而言,碑文和墓志都注重歌功颂德,但后者更重记事;就文采来说,碑文中的“序”不如墓志上的“铭”华丽。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汉之前,用来承载棺椁下葬的木碑的规制有严格的规定,身份低于诸侯而高于一般士的大夫,其规制可能是“两个木碑,两根绳索”。
B.最初的墓志因仿照墓碑而制,所以是直立在墓内的,顶部也无盖;后世的墓志顶部加盖,形制基本定型,并且都转为平放在墓中。
C.墓志包含很多文化信息,考古工作者可以根据墓志,了解墓主的时代、身份,甚至社会背景和文化风俗,墓志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D.东汉初期的袁安碑、甘陵相尚府君碑,南朝宋的《刘怀民墓志》,北魏的《寇臻墓志》都很注重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且富有辞采。
二、古代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刘(é),建州崇安人。夏人攻震武,出奇兵捣之,解其围。夏人来言,愿纳款谢罪,皆以为诈。曰:“兵兴累年,中国尚不支,况小邦乎?彼虽新胜,其众亦疲,惧吾再举,故款附以图自安。”密疏以闻,诏许之。夏使愆期不至,诸将请会兵乘之。曰:“越境约会,容有他故。”会再请者至,戒曰:“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夏人听命,西边自是遂安。
鉴湖为民侵耕,官因收其租,岁二万斛。政和间衍至六倍,租重而督索严,多逃去。前勒邻伍①取偿,民告病,请而蠲②之。方腊陷衢、婺,越大震,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曰:“吾为郡守,当与城存亡。”寇至城下,击败之。河北盗起,首贼柴宏本富室,不堪征敛,聚众剽夺,杀巡尉。单骑赴镇,遣招之,宏至服罪。饮之酒,请以官,纵其党还田里,一路遂平。
金人已谋南牧,谍得实,急以闻,且阴治城守以待变。金兵抵城下,知有备,留兵其旁,长驱内向。及还,治梯冲设围欲攻击,发强驽射之,金人知不可胁,乃退。
京城不守,遣使金营,金人命仆射韩正馆之僧舍。正曰:“国相知君,今用君矣。” 曰:“偷生以事二姓,有死,不为也。”正曰:“军中议立异姓,欲以君为正代,得以家属行,与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贵。” 大呼曰:“有是乎!”归书片纸曰:“金人不以予为有罪,而以予为可用。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两君;况主忧臣辱,主辱则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酌卮酒而缢。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①邻伍:邻居。 ②蠲(juān):免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使愆期不至 愆:拖延
B.涸以为田,衍至六倍 衍:扩展
C.官吏悉遁,或具舟请行 具:准备
D.与其徒死,不若北去取富贵 徒:服劳役
5.对文中画虚线的句子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A.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B.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C.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D.朝廷方事\讨伐吾为汝请\毋若异时\邀岁币轶疆场\以取威怒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遇事能揆情度理,理智分析。对西夏人纳贡请罪的请求,将士们认为敌人有诈,刘正确分析了对方的情况,对使者晓之以理,西夏人服从,西边得以安定。
B.刘关心人民疾苦,体恤民情。在越州做知州的时候,看到鉴湖这个地方赋税沉重,就请求朝廷体恤老百姓的困苦,最终朝廷免除了这里百姓们的赋税。
C.刘义勇兼具,守一方安宁。盗贼首领柴宏因不堪忍受官府的横征暴敛,聚众抢掠,杀害官吏;刘对柴宏使用了怀柔政策,并降服贼众,使河北形势安定。
D.刘尽心国事,为国赴义。金人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率兵发强弩射杀他们;京城沦陷后,朝廷派他出使金营,在利诱面前,他宁死不从,最终自缢而死。
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饮之酒,请以官,纵其党还田里,一路遂平。(3分)
(2)况主忧臣辱,主辱则臣死,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此予所以必死也。(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