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答案
1.B(“继承了原来宗庙前石碑的特点”错,应是继承了先前“承载棺椁下葬的木碑”的特点。)
2.D(“碑文中的序不如墓志上的铭更显文采华丽”,文中无依据。)
3. D(“都很注重记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且富有辞采”错。)
4.D(徒:白白的。)
5. C
6.B(对“请而蠲之”中的“之”指代意义误解。此处是指邻居为逃跑的人补偿租税的不合理规定。)
7.(1)刘让他饮酒,请求朝廷封给他官职,把他的同党放回家种地,整个河北就平定了。
[5分。饮:使……饮酒,1分。官:封官,1分。纵:放回,1分。遂:就,1分。全句大意翻译正确,1分。]
(2)何况君主忧劳就是臣子受辱,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把顺从作为正道,是妇道人的想法,这就是我必死的原因。
[5分。前一句意思对2分。后一句3分,正:正道,1分。所以:……的原因,1分。大意翻译正确,1分。]
【参考译文】
刘是建州崇安人。西夏人攻打震武,刘派出奇兵攻打西夏人,解除了围困。西夏人来传话,希望向宋朝纳贡谢罪,大家都认为这是欺骗的话。刘说:“发动战争多年,中原尚且不能支撑,何况是小国呢?他们虽然刚刚取胜,但他们的士兵也疲惫不堪,害怕我们再次进攻,所以诚心归附来谋求自我安定”于是,暗中上奏章使朝廷知道此事,朝廷下诏书答应了他。西夏人的使者延期不到,诸位将领请求会合兵力突袭他们。刘说:“越过边境约定会面,应该容许有别的变故。”恰逢第二次请求纳贡的使者到,刘警告说:“朝廷正致力于讨伐西夏,我为你们请求,不要像从前那样为求取岁币,在战场上争斗,而招致我朝皇威大怒。”西夏人听从了命令,西部边境从此就安定了。”
鉴湖被百姓占用耕种,官府于是收敛租税,每年两万斛。政和年间,租税扩大到原来的六倍。租税太重但催讨严苛,百姓大多都逃离了。以前都是勒令邻居补偿,百姓把自己的困苦上报,刘请示后免除了这一规定。方腊攻陷衢州和婺州,越州非常震恐,官吏全都逃跑,有人准备了船只请求刘一块走。刘说:“我是郡守,应当与城共存亡。”敌人到了城下,就击败了他们。河北盗贼兴起,盗贼首领柴宏本是富人,不能忍受横征暴敛,聚集众人抢掠,杀了巡尉。刘一个人骑马前往该镇,派人招他来。柴宏到了就服罪。刘让他饮酒,请求朝廷封给他官职,把他的同党放回家种地,整个河北就平定了。
金人已经谋划向南进攻,刘刺探侦查得到实情,急忙禀告朝廷,并且暗中整顿城池守卫来静待其变。金兵抵达城下,知道有防备,在他的旁边留下军队,然后驱兵向宋朝内部攻打。等到回来,修整云梯和冲车,设计围攻,显示要发起攻击,刘发射强弩射杀他们,金人知道不能威胁他们,就退兵了。
京城失守,朝廷派他出使金营,金人命令仆射韩正把他安顿在僧舍。韩正说:“国相了解您,现在想重用您。”刘说:“苟且偷生侍奉二主,死也不这样做。”韩正说:“军中商议立异姓为王,想让您担任正职代替我,并能够让家属随行,与其白白送死不如到北方去求取富贵。”刘仰天大呼道:“有这事吗?”写了一片纸送回,说:“金人不认为我有罪,而认为我可以重用,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君;何况君主忧劳就是臣子受辱,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把顺从作为正道,是妇道人的想法,这就是我必死的原因。”斟了一杯酒后自缢而死。
8.解析:本题考查对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作者从青衫这类具体的事物着笔,却与“和戎”这件大事相联,表达的主题当然也是非常深刻的,这种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既委婉又具有讽刺意味。
答案:以小见大的手法。(2分)以诗人的身份,尚无青衫可穿,普通人民的生活更是可想而知。诗人以无青衫这一件小事情,反映出战争、战败给人民带来苦难这一大课题,讽刺了统治者无能、腐朽,只会剥夺、欺压人民。以此二句反映战败给人民带来的无穷灾难,十分恰切。(3分)
9.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主题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作者在行文中把看似不合情理的事情入诗,却极具合理的成分,这当然来源于作者的表达意图讽刺。答题时,要注意深入诗歌内容进行分析。
答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把西湖著名景点上的柳树都砍光拔尽,种上桑树以养蚕,自然荒唐至极,但是,这种作法却有合理性,总得让人有衣穿,不养蚕怎么能行。“衣”与“食”事关国计民生,西湖没有柳可以,人民没吃没穿可不行。(3分)这两句诗意在讽刺,其特点是运用对比,前句写统治者的娇奢淫逸,后句写老百姓的穷愁苦难。(3分)
10.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平时背诵名句名篇时要注意领悟含义,结合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注意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道之所存 (3)三国周郎赤壁 卷起千堆雪
11(1)选A给3分,选C给2分,选B给1分。(B项不准确,作者以“倒插门”为题,确有引起读者注意的意图,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倒插门”显示了凑合老汉宁可背上“倒插门”的名声也不选儿子当村长,从而表现他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凑合的特点。D项错在“写出了立秋动作的敏捷”,这不是写他的敏捷,而是在表现他的鬼鬼祟祟。E项,“突出了老汉答应为儿子投票时认真的情态”不对。老汉连用三个“记”,实际是不耐烦的表现,是急欲让儿子停止劝说。)
11(2)
①耿直(或:坚持原则)(或:不徇私情)。他认为两个儿子都不适合当村长,所以不投他们的票。
②不善打理生活。连做饭这样的事他都做不好,只好跟着儿子过。
③隐忍,委曲求全。虽然遭儿媳冷嘲热讽,他并有声张,只是默默地忍受。
④讲究策略。对两个儿子的请求不明确表态,投票时缺席。
(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共6分)
11(3)
①听了立春的游说后,凑合老汉很吃惊,委婉地表示不同意。因为他心里认为立春太自私、名声差。(2分)
②听了立秋的游说后,凑合老汉也不同意,但有所犹豫。不同意是因为立秋爱撒酒疯,而且看出立秋人品不好;犹豫是因为立秋说媒的事让他动了心。(2分)
作用:③写出反应的不同,可以避免小说情节重复,使人物形象更真实、生动。(2分)
(意思对即可,共6分。)
11(4)
①从情节上看,点出了两个儿子向凑合老汉游说的结果:凑合老汉不同意他们当村长,不肯为他们投票。同时暗示了凑合老汉得罪儿子后的最终归宿,为老汉的人生添加一抹亮色。
②从人物形象上看,本结尾显示出凑合老汉有点儿狡黠,使老汉的性格更丰富,形象更鲜明。
③从结构上看,最后一句扣住题目,使题目有了着落。
④从表达效果上看,这个结尾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幽默风趣,富有生活气息,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共8分。)
12.(1)C、E。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D给1分。A不能被世人理解,在文中没有依据。B文中写到早年学书经历似乎跟常人无异。D他说的话体现了他的达观和童真,以及对学术的热爱。
(2)①家族影响,首富的地位和书香门第的氛围帮助他在阅读和书画方面打下坚实基础。②天赋大异常人。③对前人书画艺术有极高观察力和转化能力。④有一颗探索世界的不知疲倦的童心。⑤以书画调剂生活的书写情怀。⑥顽强的毅力和执着。
(3)①通过别人的评价,侧面表现饶宗颐的崇高地位和旷世才华。②因为评价者本身也很有地位,所以他们的评价能增加传记的说服力。③引发读者兴趣,让读者很想了解这样的优秀人物是怎样成就自我的。(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4) ①只有广泛涉猎,博采众长,才可能达到学问的高境界。②饶宗颐遍临经典,博学诸家,转益多师,书写技巧得到锤炼和升华,书法视野得到开拓,书法学养得以深厚。③结合自己的学术实践和思考对传统书法及其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留下了精辟的理论,“学书十要”发人深省。④在我们平常的学习中,我们也应该涉猎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开阔自己的思路。
13D.(A.重足而立:叠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非常恐惧。不是站不住脚。B.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愚昧、固执或蛮横。 C.一言九鼎:形容说话极有分量。不是表明诚信的。 D.玲珑剔透:①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②形容人聪明伶俐。此处用第二种解释。)
14. C.(A.(“培育”和“经营模式”不能搭配应把“经营模式”改为“经营主体”B.“据气象资料显示”杂糅,删除“据”D否定不当将“防止类似事件不要再次发生”中的“不要”删除。)
15. D.(文段整体是总分结构,③⑤是总说应放在前面,也可根据此处的句号来断定③⑤与前面构成一句话。⑥是雾霾对交通的影响,承接第一句分说。①②是雾霾对身体的危害,较⑥更进一层。②④再进一步说明在城市中的严重危害。)
16.像把守着阵地,岿然屹立、永不败逃的战士;像穿行于风雨,不慌不忙、淡对喜忧的文人;像远离于世俗,目光清澈、笔耕不辍的大师。(每句2分;注意句式与内容的照应)
17.没有什么能够难住一个孩子!桌上的苹果啊,你怎会想到拉开的抽屉就是到达你的天梯?(内容完整准确,3分;突出童趣,运用修辞、表达生动,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