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
编制资源消耗计划是工程项目费用管理的第一步,它是为了确定完成工程项目需要使用哪些资源(包括人、设备、材料等)以及需要的数量、何时及如何使用它们的过程。
(2) :D
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对象为单位工程,因此也称为单位工程预算。
(3) :A
状态报告介绍工程项目组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所处的位置,它要说明的是从达到范围、时间和费用目标上讲工程项目当前所处的状态。
(4) :C
(5) :B
工作M的总时差为(9-2)-(7-3)=3。
(6) :D
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①确定项目管理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根据委托合同及合同附件规定的各项具体质量要求和规定;②结合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把质量目标层层分解,使各项工作目标和质量目标结合起来;③结合项目团队职能的分层次分解,把质量管理的职能(包括直接质量活动和间接质量活动)分层次分解到各职能部门、各个作业人员;④在质量目标、质量管理职能分层分解的基础上,参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制定出适合本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⑤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应尽可能简明,便于操作,一般采取上下结合的办法进行。
(7) :D
初步设计评审会应形成会议纪要,会议纪要应由设计经理发送设计的相关专业,并负责组织各专业按会议纪要内容进行修改。
(8) :A
风险识别的结果有:①风险清单;②可能的应对措施;③风险因素;④更新的风险分类。
(9) :B
为了做好项目组织计划工作,首先要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为基础性的工作,在制定人力资源组织计划前,先对每一工作的职责、任务、工作环境、任职条件等进行审定,并对目前、近期及中远期的工作量进行预测分析。
(10) :B
管理者的工作性质不同,其管理幅度的要求也会不同。高层领导面对的往往是事关全局的复杂问题,或未遇到过的新问题,决策所产生的后果也往往是影响全局的问题,因此,其管理幅度应小一些;基层管理者所进行的工作往往是日常的管理工作,其重复性与类似性都较强,因此其管理幅度可以大一些;如果工作作业方法与程序的标准化程度高管理幅度也可以大一些。一般情况下最高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4~8人较为适宜,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以8~15人为宜。
(11) :B
工作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叫逻辑关系。逻辑关系包括工艺关系和组织关系。工艺关系也称为硬逻辑关系,组织关系也称为软逻辑关系。
(12) :D
网络图中不允许出现多个终点节点。
(13) :A
对于政府投资项目,采用直接投资和资本金注入方式的,从投资决策角度只审批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除特殊情况外不再审批开工报告,同时应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审批工作;采用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方式的,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
(14) :D
金融机构的要求和期望是:贷款安全,按预定日期支付,项目能提供充分的报酬以清偿债务。
(15) :D
保证项目的功能和质量要求是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基本前提。
(16) :D
项目经理是HSE管理的第一责任人,专职HSE管理人员是开展HSE工作的核心力量,基层作业组长是HSE管理职责落实的重点。
(17) :C
进度报告提供了有关进度绩效的信息,如哪些计划的日期已经达到,哪些还没有。进度报告还可提醒项目团队注意将来有可能引起问题的事项。
(18) :A
本题中的进度绩效指数(SPI)=已完工作预算费用(BCWP)÷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CWS)=7000÷8000=0.88,题干中的8500为干扰数字。
(19) :A
质量条款是货物采购供应合同中重要条款,也是货物的验收和区分责任的依据。
(20)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