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11】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妥善协调各种具体利益关系,促进发展的同时,要把( )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A.机会公平
B.分配公平
C.社会公平
D.经济安全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17。
【习题12】根据经济增长论的观点,(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中心内容。
A.经济增长
B.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C.社会公平
D.工业化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1。
【习题13】以下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B.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C.对外开放日益扩大,整体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D.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
【答案】C
【解析】C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参见教材P6。
【习题14】以下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经济增长
B.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必须走工业化之路
C.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D.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量化、模型化
【答案】C
【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A核心是以人为本;B基本要务是全面协调可持续;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参见教材P8。
【习题1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C
【解析】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参见教材P8。
【习题16】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39万亿元人民币,居世界( ),但按人均计算仍属于中低收入国家。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
【答案】B
【解析】参见教材P10。
【习题17】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 )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A.实现共产主义
B.实现更高层次的小康
C.生活富裕
D.迈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答案】C
【解析】坚持以生产发展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目的,以生态良好为条件。参见教材P14。
【习题18】( )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A.建设生态文明
B.发展循环经济
C.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D.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案】A
【解析】参见教材P14。
【习题19】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 ),是涉及众多行业和领域、门类广泛且复杂的任务,技术性要求较强。需要积极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研究提出正确的应用范围和推广途径。
A.创新型国家
B.生态文明
C.社会主义新农村
D.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22。
【习题20】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要建立以( )为导向,具有前瞻性的先导性、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水平高的工程咨询技术创新体系。
A.质量管理
B.技术水平
C.市场
D.企业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24。
【习题21】下列观点和理论中,( )的局限性,即它以“增长-资源-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出发点,将人置于完全被动的地位,忽视了人类把握自己命运和行为的能动作用,忽视了技术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
A.增长极限论
B.经济增长论
C.综合发展观
D.循环经济的发展观
【答案】A
【解析】增长极限论的缺点。参见教材P2。
【习题22】以下有关科学发展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是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科学发展观的现实依据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C.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依据是我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
D.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
【答案】D
【解析】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参见教材P5-15.
【习题23】以下有关社会公平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实现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C.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D.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环境,保证社会成员平等地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会生活
【答案】D
【解析】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B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C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非缩小。参见教材P17。
【习题24】某理论认为:发展必须强调以未来的发展规范现在的行动,就是使发展成为在今天是现实的、合理的,同时又能使明天的发展获得可能的空间和条件,该理论是( )。
A.综合发展观
B.循环经济发展观
C.围绕选择、权利与福利的发展观
D.可持续发展观
【答案】D
【解析】A强调同一时间的多方面,而D强调时间上的代际关系。参见教材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