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11】通常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2008年真题)
A.总供给的变动
B.总就业的变动
C.总需求的变动
D.价格总水平变动
【答案】C
【解析】周期性变动的原因是总需求或总供给的变动,主要是总需求变动。参见教材P37。
【例题12】经济增长的源泉包括土地、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而经济增长最持久、最根本的源泉是( )。(2008年真题)
A.土地 B.劳动
C.资本 D.技术进步
【答案】D
【解析】经济增长的源泉。参见教材P42。
【例题13】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 )平均每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2007年真题)
A.全社会劳动力
B.全社会从业人员
C.全社会经济活动人口
D.全国总人口
【答案】B
【解析】劳动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全社会从业人员年均人数。参见教材P41。
【例题14】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 )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结果。(2006年真题)
A.常住单位
B.物质生产部门
C.企业、事业单位
D.居民
【答案】A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只区别区域,不区别身份。参见教材P32。
【例题15】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 )。(2005年真题)
A.折旧 B.财产收入
C.国外的净要素收入 D.净出口
【答案】C
【解析】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向国外的要素支付。参见教材P32。
【例题16】在以下度量价格水平的指数中,能够综合反映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价格总水平变动的是( )。
A.GDP平减指数
B.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答案】A
【解析】衡量价格水平变动的指标。参见教材P35。
【例题17】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
A.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
C.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
D.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
【答案】B
【解析】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A是国民生产总值;C是国内生产净值;D表达为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应该为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参见教材P32。
【例题18】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两个主要调控手段是( )。
A.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土规划
B.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
C.国民经济计划和生产力布局规划
D.宏观经济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答案】D
【解析】综合理解。本门课的两大部分内容
【例题19】经济总量平衡是指( )之间的平衡与协调。
A.消费品供给与消费品需求
B.国民经济供给能力与国民消费欲望
C.国民经济供给能力与国民消费需求结构
D.总供给与总需求
【答案】D
【解析】参见教材P39。
【例题20】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增长中( )。
A.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投入的贡献
B.全部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
C.除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后的“余值”部分
D.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投入的贡献。
【答案】C
【解析】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即技术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参见教材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