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
资讯
当前位置:中华考试网 >> 咨询工程师 >> 分析评价 >> 决策指导 >> 201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分析与评价》教材考点:第十章第四节

2019年咨询工程师考试《分析与评价》教材考点:第十章第四节_第2页

中华考试网  [ 2018年6月9日 ]  【

  三、环境现状调查

  环境现状调查包括污染源调查、自然环境调查与社会环境调查等内容。

  (一)环境现状调查的原则和方法

  1.环境现状调查的原则

  (1)根据环境特点,结合各单项因子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确定各环境要素的现状调查范围。

  (2)首先收集现有资料,再进行现场调查和测试。

  (3)对环境中与评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部分,应做到全面、详细,应有定量的数据并作出分析或评价;对一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调查,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调查内容。

  2.环境现状调查方法三种方法

调查方法

优点

缺点

收集资料

应用范围广、收效大,比较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往不全面,不能完全符合要求,需要补充其他方法

现场调查

直接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和资料

工作量大,需占用较多的人、物和时间,有时还可能受季节、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

遥感方法

整体上了解一个区域的环境特点,人类无法到达地区的地表环境情况

不十分准确,不宜用于微观环境状况的调查,一般只用于辅助性调查

  (二)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1.普查与详查

  (1)详查:排放量大,影响范围广泛、危害严重的重点污染源。(深入现场,实地调查,核实数据,必要监测)

  (2)普查:非重点污染源。(对调查时间、方法、标准都要作出规定并采取统一表格)

  2.污染源评价:把标准各异、量纲不同的污染源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变成一个统一的可比较值,从而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

  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负荷比。

  (1)等标污染负荷

  3.主要污染物的确定

  按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的大小排列,从大到小计算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物列为主要污染物。

  4.主要污染源的确定

  将污染源按等标污染物负荷排列,计算累计百分比,将累计百分比大于80%的污染源列为主要污染源。

  方法的局限性:

  容易造成一些毒性大、在环境中容易积累的污染物排不到主要的污染物类之中。

  应作全面的考虑和分析,最后确定主要的污染源和主要的污染物。

  (三)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1.地理位置

  2.地质: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且与地质条件无关时,地质现状可不叙述;评价矿山及其他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的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时详细叙述;一些特别有危险的地质现象,应加以说明。

  3.地形地貌

  4.气候与气象

  5.地面水环境

  是否进行地面水(包括海湾)环境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

  6.地下水环境

  7.土壤与水土流失

  8.动、植物与生态:若建设项目规模较小,又不进行生态影响评价时,这一部分可不叙述。

  9.噪声:一般可不叙述

  10.社会经济:人口、工业与能源、农业与土地利用、交通运输

  11.文物与“珍贵”景观

  12.人群健康影响:当建设项目规模较大且拟排污染物毒性较大时,应进行一定的人群健康调查。

  四、环境影响预测

  (一)投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方法

  数学模式法、物理模型法、类比调查法和专业判断法

方法

优缺点

使用条件

数学模式法

能给出定量的预测结果,但需一定的计算条件和输入必要的参数、数据

要注意模型的应用条件

物理模型法

定量化程度较高,再现性好,能反映比较复杂的环境特征,但需要有合适的试验条件和必要的基础数据,且制作复杂的环境模型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

在无法利用数学模式法预测而又要求预测结果定量精度较高时

类比调查法

预测结果属于半定量性质

由于评价工作要求时间较短等原因,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数据,无法使用前两种方法时

专业判断法

定性地反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

某些环境影响很难定量估测,或由于评价时间过短等原因无法采用上述三种方法时

  (二)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段及内容

  1.环境影响预测的时段

  ·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的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的环境影响。

  ·大型建设项目,当其建设阶段的影响程度较重,且影响时间较长时,应进行建设阶段的影响预测。

  ·矿山开发、垃圾填埋场等建设项目,应预测项目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

  ·应考虑环境系统对外来影响的自净能力:影响的自净能力最差的时段和影响的自净能力一般的时段。如果评价时间较短,评价工作等级又较低时,可以只预测环境对影响自净能力最差的时段。

  2.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

  分析预测范围的大小、形状等取决于评价工作的等级、工程和环境的特性。一般情况下,预测范围等于或略小于现状调查的范围。

  在预测范围内应布设适当的预测点。

  3.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内容

  重点是对能代表评价项目的各种环境质量参数变化的预测。

  ·一类是常规参数:反映该评价项目的一般质量状况;

  ·一类是特征参数:反映该评价项目与建设项目有联系的环境质量状况。

  各评价项目应预测的环境质量参数的类别和数目与评价工作等级、工程和环境的特性及当地的环保要求有关。

  五、环境治理 ☆

  (一)环境治理措施

  1.制定环境治理方案的原则

  ·反映不同污染源和排放污染物的性质特点,所采用的技术和设备满足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等的要求;

  ·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提出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方案;

  ·污染治理效果应能满足达标排放的有关政策法规要求;

  ·项目环境影响的监测、控制方案能够满足环境管理的要求。

  (二)环境治理方案的优化比选

  方案比选主要评价4项内容:

  ·技术水平对比

  ·治理效果对比

  ·管理及监测方式对比

  ·环境效益对比:将环境治理保护所需投资和环保设施运行费用与所得的收益进行对比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作为方案比选的重要依据。

  (三)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在投资项目审批或核准、备案阶段,依法对水土保持、保护环境事项进行报建审批。

  结合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总量控制标准及有关环境保护的各类行业标准、职业安全及卫生健康标准、认证认可标准等。

  六、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今后五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分别下降23%、15%、18%。

12 3
纠错评论责编:sunshine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