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2008年真题)
某咨询企业受A市政府委托,研究制定该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咨询工程师在调研中,收集到该市国民经济运行的如下数据:2007年该市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和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368亿元和340亿元;与2006年相比,2007年该市的农产品价格平均上涨25%,工业品价格平均下降5%,服务业价格平均上涨8%;
2006年和2007年该市的消费物价指数分别是260和280。
同时,咨询工程师还根据其他相关材料,做出如下判断:由于当地近年来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导致劳动力整体需求下降,因此存在周期性失业现象。
咨询工程师参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指标内容,设计了A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指标。
问题:
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采用哪些方法?
2、计算A市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并据此判断该市的通货膨胀属于哪种类型。
3、咨询工程师对该市失业类型的判断是否正确?说明理由。按失业原因的不同,失业一般分为哪几类?
4、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的主要指标分为哪几类?咨询工程师设计的A市经济社会发
展指标体系中的上述四项指标,在“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中分别属于什么属性。
知识点:本题考点涉及教材《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中的宏观经济运行的衡量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标分析的有关内容。
答案:
1、存在差异的原因是:名义GDP是按实际市场价格(或2007年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实际GDP是按固定价格或不变价格(或基年的价格)计算的。
2、该市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
=(2007年的消费物价指数-2006年的消费物价指数)/2006年的消费物价指数
=(280-260)/260=7.69%(或7.7%)
属于温和的通货膨胀(或爬行式的通货膨胀)。
3、其判断不正确。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导致的失业应为结构性失业(或答:对于由地区生产总值呈下降趋势所导致的劳动力整体需求下降,由此所产生的失业为周期性失业)。
从失业原因的角度分类,可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4.“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人口资源环境、公共服务人民生活4类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属于预期性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属于预期性指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属于约束指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属于约束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