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考试网 >> 自学考试 >> 自考真题 >> 文学类 >>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全国2007年7月自学考试中外新闻作品研究试题_第4页

来源:考试网 [ 2011年12月1日 ] 【大 中 小】
23.西方新闻界一般把消息分为(          )
A.动态消息 B.简讯
C.综合消息 D.硬新闻
E.软新闻
24.新闻语言是一种与下列哪几种语言相比较的书面语言? (          )
A.文学语言 B.学术语言
C.政论语言 D.科学语言
E.口头语言
25.下列以记载重大史实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作品有 (          )
A.《上海严寒》 B.《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C.《日本签字投降》 D.《墨索里尼悬尸米兰街头》
E.《奥斯威辛没有新闻可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6.在新闻作品研究中应该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27.新闻作品的个性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8.简述社会主义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29.试述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
30.试析《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作品的主要特色。
五、分析题(本大题1小题,共20分)
31.海伦•福斯特•斯诺是美国有影响的女记者、女作家,也是著名记者,《西行漫记》作者埃德加•斯诺的前妻。

她曾于1931—1940年和1972—1973年两度在中国采访和游历。
1986年,新华出版社出版了她的自传《一个女记者的传奇》,以下段落就选自该书,这是一则可以独立成篇的人

物报道。请从采访和写作两个方面分析本文的特色。
答题要求:论点明确,条理清晰,文字简洁,写成600字左右的评析短文,标题自拟。
采访周恩来
在中国漫长革命的三巨头政治中,如果毛泽东是头脑,朱德是心脏,那么周恩来就是执行的手。

关于周恩来的第一个新闻,是我在5月份到达延安时听到的。有人告诉我:“在你到达前的一星期,一辆载着周

恩来和毛泽东的主要工作人员的卡车遭到枪击,10个红军当场被打死,7个受伤后死去。这是距延安只有15里的

事。周和参谋长以及一个新闻记者同另外一个人奇迹般地逃脱——他们用奔跑来掩护。只有四人没有受伤。”这

就是一星期前我曾经希望搭乘而最终未乘的从西安到延安的卡车。

l936年6月,周曾骑马到城外迎接埃德加•斯诺,此后他们一直是好朋友。直到1937年6月,我还没有看见周,因

为他去了西安。从那以后,我们有过几次交谈。

责编:snr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