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的作者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乔木 D.刘少奇
l7.下列关于新闻敏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新闻敏感主要是一种对新闻价值的判断能力
B.新闻敏感主要体现在新闻采访之中,而不是新闻编辑之中
C.对于新闻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也需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
D.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而是长期新闻实践中培养起来的一种职业能力
18.下列作品中以背景运用见长的是( )
A.《别了,“不列颠尼亚”》 B.《桌上的表》
C.《“一厘钱”精神》 D.《小城风光更迷人》
19.《“金”张掖的破产》一文的体裁是( )
A.人物通讯 B.旅游通讯
C.事件通讯 D.工作通讯
20.下列作品中属于名记者穆青的代表作的是( )
A.《访“葡萄常”》 B.《上海严寒》
C.《经济学家赶集》 D.《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
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顺应时代要求,一批以联系实际、剖析社会问题和记者理性思维的深度见长的报道应运
而生,它们有( )
A.《关广梅现象》 B.《红色的警告》
C.《黑色的咏叹》 D.《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
E.《绿色的悲哀》
22.感性认识阶段是新闻作品分析的起步阶段,它具有以下哪些方面的不足之处? ( )
A.比较肤浅、片面 B.低级阶段
C.局限性 D.表面性
E.抽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