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隐性课程研究的渊源:杜威的“附带学习”;克伯屈的“附学习”。
82.“附带学习”指:伴随具体内容的学习而形成的对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本身的情感、态度等。
83.“附学习”指比较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它是逐步获得,一经获得,就将持久的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
84.隐性课程研究的流变:一是,传统结构功能主义的隐性课程观(来源于揭示学校班级生活的社会关系结构的隐性信息);二是,批判课程理论的隐性课程观(来源于揭示学校知识的内容和形式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
85.“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鲍尔斯与金蒂斯。“抵制性的隐性课程”代表人:阿普尔。
86.批判课程理论认为:作为班级和学校关系结构的隐性课程确实复制着社会阶层结构和经济结构,但这种结构却是不平等的;作为意识形态的隐性课程在以“霸权”的形式发挥着控制功能;通过“破译”隐性课程可以使课程产生“激进的变革”,从而指向社会公正与人的解放。
87.批判课程论者的隐性课程观可概括为两个方面:“再生产性的隐性课程”与“抵制性的隐性课程”。
88.隐性课程的概念: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89.隐性课程的特点:
⑴其影响具有弥散性和普遍性;⑵其影响具有持久性;⑶其影响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⑷其内容既可能是学术性的,也可能是非学术性的。
90.隐性课程的开发应该注意的问题:
⑴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增强反省意识,要善于运用“审议”艺术;
⑵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基于对学生的理解而创设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景;
⑶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明确隐性课程的主要范围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与设计。
⑷课程开发者与实施者要有选择地利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以提升自己对课程对话的理解。
94.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
⑴区别:隐性课程是非计划的、非预期性的教育影响,显性课程是有计划的、预期性的教育影响。
⑵联系:一方面,显性课程总伴随着隐性课程,另一方面,隐性课程也在不断转化为显性课程。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动态转化过程是永恒的、无止境的。
95.教学组织的含义: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课程教材的组织框架。
从宏观层面看,教学组织是教师与学生从事教学活动的一般化的、比较稳定的外部组织形式或框架,这可以区分为班级授课组织形式和个别化教学组织形式;
从微观层面看,教学组织是比较灵活的具体教学过程的组织,这可区分为“同步学习”、“分组学习”、“个别学习”。
96.班级授课组织的确立:17世纪上半叶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随着欧洲产业革命的爆发及其对人才的需求,到19世纪后半叶,在实践中确立起来了。由此看来,班级授课组织是大工业的客观要求,它适应了现代工业制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和现代民主制度追求教育平等的需要。
97.最先采用班级授课组织形式的是:15世纪末德国的一些人文学校。
98.最先在理论上将班级授课组织确立起来的则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时间:17世纪上半叶。
100.班级授课组织四个基本特征:
⑴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⑵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⑶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⑷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加以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