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小学教育心理学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小学教育心理学》章节考试题:第8章_第3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7年5月14日]  【

  三、论述题

  1、怎样把握好品德形成的几个环节?(掌握即可)

  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应探讨学生品德形成的心理过程,以便根据学生品德形成规律,采取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应气氛好以下几个环节:

  (1)学生的态度定势与心理准备。

  (2)道德信念的形成。

  (3)道德感和“良心”的培育。

  (4)抗诱惑和道德意志力的培养。

  (5)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的养成。

  2、结合我国的教育实际,谈谈怎样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

  价值观是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值的看法、观点和观念体系。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与教育,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价值观变化的实验。

  (2)价值澄清法。

  (3)在价值观教育方面,应强调以下几点:

  A、价值观应从小开始培养,它应当结合明辨各类事物的重要性与意义性进行。

  B、方法应当简单方便,生动有趣,多样而蕴含哲理,要能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特别是能激起学生的理性思维与情绪体验,以便独立自主地去判明是非。

  C、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

  D、资本主义充斥着重个人、金钱、名利和权势的价值观,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并不抹煞个人的作用,但更看重集体的利益以及个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3、我国李伯黍关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及教育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1)儿童的道德判断确实如皮亚杰的研究所指出的“经历着从客观性判断过渡到主观性判断的发展过程”。

  (2)在对无意损公、有意损私这对故事判断中,大多数儿童认为后者更不好,在有意损公、无意损私这对故事判断中,大多数儿童认为前者比后者更坏,但如果让他们充当私物被损坏者时,5-9岁儿童中一些原来认为有意损公更坏的儿童又转而变为无意损私更坏,而11岁儿童基本上没发现这种逆转现象。

  (3)在行为结果与动机性质关系的判断中,研究表明我国小学儿童已再现集体意识,但还存在少数儿童只顾效果不管意向的情况与教育问题。

  (4)实验研究表明,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是可以通过教育促进的,但也受个体发展年龄特点的制约。

  4、试论如何帮助学生减少道德动机与道德效果不相一致的问题。(掌握即可)

  (1)对学生不仅要进行道德动机的教育,而且要进行道德行为方式的指导。

  (2)教师行为示范。

  (3)结合课文、电影中的行为范例组织学生分析讨论,然后由教师做结论。

  (4)养成道德行为习惯。

  (5)重视运用内、外部强化手段,对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运用外部强化—表扬、批评,奖励、惩罚,舆论褒贬等。

首页 1 2 3 尾页
责编:zhangjing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