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学前游戏论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学前游戏论》模拟试题及答案六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9年10月3日]  【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1.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指的是对角色行为职责和角色之间关系的理解。它是对一种社会生活现实逻辑的理解和认识,与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有关,随角色扮演意识的日益清晰而逐步提高。

  22.辐合型问题

  辐合型问题:是指当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只有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案时,要求用一个 “唯一正确”的答案或“一个最佳”解决方案解决。

  23.互补性游戏

  互补性游戏:是指游戏双方在游戏中分做不同的事情,有不同的动作要求,关系是互补的,赢得游戏对于游戏双方来说有着不同意义。

  24.益智游戏

  益智游戏:是围绕任务或概念编制,借助玩具或玩法来发展幼儿智力、启迪幼儿智慧的游戏。益智游戏属于规则游戏。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25.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游戏是儿童与周围世界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具有对象性、社会性、主体性和发展性等人类活动的一般特征。

  (1)游戏活动的对象性,包括物和人.游戏的材料和玩具是游戏的工具,幼儿对玩具和游戏的认识,离不开成人的帮助和指导。

  (2)游戏活动的社会性。儿童游戏活动是在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条件下发生发展的,内容总是反映儿童的社会现实生活。

  (3)游戏活动的主体性。在游戏活动中,主体性现实、直观地表现为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4)游戏活动的发展性。游戏对于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26.简述儿童依恋的类型及其表现。

  安斯沃思根据“陌生情境”实验的研究结果,将儿童的依恋分为三类:

  (1)安全依恋型:在陌生情境中,母亲是否在场对儿童的游戏行为没有影响。

  (2)非安全依恋一回避型:在陌生情境中,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母亲在场时,主动游戏;母亲离开时,产生分离焦虑,游戏行为明显减少。

  (3)非安全依恋一抗拒型:在陌生情境中,儿童难以主动地探究周围环境,而且游戏活动很少,表现出明显的陌生焦虑。

  27.简述建构游戏的特点。

  (1)操作性。建构游戏是儿童动手进行操作的游戏类型,儿童在操作过程中身心得到愉悦的体验。

  (2)创造性。儿童在建构的过程中,边做边想,创和操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3)艺术性。建构游戏的作品一般是建筑物等反映自然和生活环境的物体的形象。

  28.简述益智玩具的特点。

  (1)启智性。益智玩具是启迪智慧、开发智力的玩具,启智性应当是优秀益智玩具的核心特征。

  (2)可操作性。优秀的益智玩具应当是幼儿可动手操作、可改变、可转换的。

  (3)可参与性。优秀的益智玩具应当通过物理结构和玩法规则的设计来为幼儿的参与、控制、创造留有空间,而非让幼儿完全被动地受玩具的控制。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9.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在身体运动游戏中的具体表现,并举例说明。

  (1)3~4岁幼儿不但可以很好地走和,而且可以用脚尖走路、单脚站立。他们还喜欢骑三轮车。

  (2)4~5岁幼儿具有更强的动作控制能力,能够参加更多的游戏。喜欢玩追逐打闹游戏以及一些运动或球类游戏,能够自己穿衣服、拼图和做一些简单的建构游戏。

  (3)5~6岁幼儿动作技能成熟,小肌肉发展已趋成熟,此时可以学跳绳、健美操,也可以串珠子、剪贴、画画等。

  30.举例分析幼儿园户外游戏活动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

  (1)户外游戏活动,给予幼儿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激发幼儿户外活动的兴趣,幼儿的好奇心、发散思维以及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2)促进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户外的阳光、空气、温度和湿度对幼儿的皮肤、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机能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有助于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户外游戏活动不仅是身体的运动,也需要动脑,需要智慧。如扔沙包,幼儿可在其中产生数学领域中“测量”问题。

  (4)户外游戏活动,有助于提高幼儿合作、交往、遵守规则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的能力。

  (5)户外游戏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自信、勇敢的个性品质。

  (举例展开论述)

  31.怎样指导小班幼儿的角色游戏活动?举例说明。

  (1)丰富经验,扩展主题。小班幼儿对社会生活的认识笼统模糊,社交范围比较小,游戏主题单一,情节简单,教师应针对这种情况,扩展游戏主题,丰富幼儿的经验。

  (2)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小班幼儿角色意识较弱,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幼儿“你当妈妈,还是宝宝”等类似的问题,增强幼儿的角色意识。

  (3)以角色身份介入,丰富情节,引发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介人到游戏之中,通过提出新的情节、引发新的人物角色等方式引发幼儿之间的角色互动。

  (4)投放真是或类似真实的游戏材料。提供数量充足、简单、外形逼真或相似度高的游戏材料,种类不需要很多,主要目的是让幼儿学会使用这些材料

  (举例展开论述)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