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经济类 >>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学考试外经贸经营与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二_第2页

来源:华课网校  [2019年6月24日]  【

  三、填空题

  1、企业的战略可以分为公司级经营战略、(事业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三层。P25

  2、公司级经营战略的任务是决定企业组织的(使命)。P25

  3、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通常是由(企业经营战略)所决定的。P27

  4、无论企业开发或生产什么产品,最终都应视作所提供的一种(服务)。P29

  5、所谓损益平衡点是指一个量,在该点,全部生产成本等于(全部销售收入)。P32

  6、生产进出策略就是指根据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确定在其整个寿命周期的哪一阶段进入和退出该产品的生产。

  7、学习效应包括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标准阶段)。P35

  8、学习效应包括两种:个人学习效应和(组织学习效应)。P35

  9、与决定生产什么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另一个问题是决定(如何生产或运营)。P42

  10、一个企业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生产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和服务,创造附加价值,从而维持和增加企业实际收入的能力程度,被称之为(竞争力)。P42

  11、运营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定企业的竞争重点,培育并保持其(竞争优势)。P43

  12、所谓柔性,是指对应(外界变化)的能力。P46

  13、柔性包括两个重点:顾客化产品与服务和(产量的柔性)。P46

  14、企业运作所包括的环节越多,则(纵向集成度)越高,自身的供应链也越复杂。P49

  15、纵向集成可以分为(向前集成)和(向后集成)两种。P49

  16、企业从目前所从事的生产阶段向接近最终消费市场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向供应链的下游发展,称为(向前集成)。P50

  17、企业也有可能考虑同时向前和向后集成,实现供应链的(高度集成控制)。P50

  18、纵向集成中的向后集成决策经常被称为(“自制——外购决策”)。P51

  四、名词解释

  1、运营战略P24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营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它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和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对运营管理以及运营系统有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与判断,确定总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决策原则。

  2、事业部级战略P26 使企业某一独立核算单位或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的经营单位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的谋划,他要把公司经营战略中规定的方向和意图具体化,称为更加具有明确的针对各项经营事业的目标和战略。

  3、产品战略决策P28产品战略决策决定企业新产品或新服务项目的引进、不同品种的组合,以及不同产品的生产进出策略。

  4、产品组合决策P29产品组合决策是指根据产品投产后其成本、盈利、市场占有率、竞争能力等的变化,对一个企业的生产品种、生产量所做的组合和调整,其中包括新产品的引进、现有产品的改进以及对不同品种的产量的调整等问题。

  5、损益平衡点P32是指一个量,在该点全部生产成本等于全部销售收入,即:PQ=F+CQ

  6、生产进出策略P33 生产进出策略就是指根据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确定在其整个寿命周期的哪一阶段进入和退出该产品的生产。

  7、学习效应P35是指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的做某一产品时,做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然后才趋于稳定。

  8、学习曲线P35是指单位产品的直接劳动时间和累计产量之间的关系。

  9、竞争力P42 竞争力是制一个企业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生产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和服务,创造附加价值,从而维持和增加企业实际收入的能力程度。

  10、柔性P46 是指对应外界变化能力,即,应变能力。

  11、产量的柔性P46 是指能够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变动迅速增加或减少产量的能力。

  12、向后集成P49 企业从目前所从事的生产阶段进一步向生产的前一阶段发展,即供应链的上游。

  13、向前集成P49 企业从目前所从事的生产阶段向接近最终消费市场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向供应链的下游发展。

  14、虚拟集成P54 是指企业不通过纵向集成而利用外部资源的一种手段,进行虚拟集成的公司不用有大连的设施设备,也不拥有大连的各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只是根据产品开发、市场开发、满足顾客订单等企业的具体需求随时寻求外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结成一种合作关系。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