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各地资讯
当前位置:华课网校 >> 自考 >> 模拟试题 >> 教育类 >> 大学语文 >> 文章内容

排行热点

自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强化练习试题及答案九

来源:华课网校  [2019年7月12日]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提倡“明道”、“致用”、“事信”、“言文”文学主张的是( D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分析:要求掌握一些作家的文学主张: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庄子:“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欧阳修:“明道,致用,事信,言文。”

  韩愈:“辞必己出,言之有物。”

  参考答案:D.欧阳修;

  2.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认为,大学的宗旨是( A )

  A.研究高深学问

  B.倡敬爱师友之风

  C.砥砺道德品行

  D.倡导正当之娱乐

  分析: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阐述"三事"的内容是:一曰抱定宗旨,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其中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二曰砥砺德行,强调束身自爱,反对同乎流俗,蕴含着以德治校的思想。三曰敬爱师友,倡导以诚相待,道义相勖,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的礼义观念。以上三事体现了中国进步知识分子对大学精神的坚守,对道德品行与完善人格的追求,也是蔡元培办学的宗旨。

  参考答案:A.研究高深学问;

  3.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指的是( C )

  A.上帝意志

  B.灵魂不死

  C.客观世界

  D.精神王国

  分析: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是对客观世界的探求。坚持这种探索是“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

  这段话集中体现了作者“人的认识有限,宇宙是无限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对艺术,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但是,人类并不因为“探索的永无止境”,而停止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而这种探索,成为自己毕生追求的“宗教感情”。

  参考答案:C.客观世界;

  4.《垓下之围》中突出英雄末路时无可奈何心态的场景是( C )

  A.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B.东城突围时斩将刈旗

  C.羞见父老而拒渡乌江

  D.“吾为若德”而自刎沙场(表现对敌人的鄙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

  分析:《垓下之围》描绘了哪三个场面?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1)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暗示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

  (2)东城快战:表现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说到做到,展现项羽勇猛无比以及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

  (3)乌江自刎:宁死不屈,揭示出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

  参考答案:C.羞见父老而拒渡乌江;

  5.《张中丞传后叙》的两种主要行文方式是( C )

  A.叙述与抒情

  B.议论与抒情

  C.议论与叙述

  D.描写与抒情

  分析:本篇文章议论与叙事并重的特点(重点)

  本文前部分是议论文,属于驳论;后部分是记叙文。

  前部分驳斥从两个方面驳斥了对许远的诬蔑,从一个方面驳斥了对张巡,许远守睢阳这件事情的诬蔑,赞扬了他们捍卫天下的事迹;后部分记叙了南霁云乞师贺兰进明的英雄事迹,补记了张巡,许远的事情。两部分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前面是后面的纲,后面是前面的事实佐证,紧紧围绕主旨。

  参考答案:C.议论与叙述;

  6.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目的是( C )

  A.移风易俗,破除陋习

  B.党同伐异,巩固统治

  C.加强边防,扩展领土

  D.废弃传统,改奉异教

  分析: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赵武灵王亲自前往拜望,说:“我们赵国东面有齐国,中山国,北面是燕国,东胡,西面靠着楼烦和与秦国,韩国的边界。如今如果没有骑射装备,我们如何防守得住?过去,中山这样的小国依仗齐国的强大兵力的支持,侵占践踏我国,掠夺我们的百姓,引水围困鄗城,若不是祖先,神灵保佑,几乎失守。先君把这些看作国耻。所以我要立志学习胡人之长,变服骑射,正是为了加强边防,报中山侵犯我国之仇。“已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分析:C.加强边防,扩展领土;

  7.《秋夜》一文除了表现出作者的战斗精神外,还表现了他的( C )

  A.旷达情怀

  B.博爱胸襟

  C.深邃思辨

  D.机智幽默

  分析: 这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诗,通过象征手法,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描写秋夜里一些有特征、有象征意义的事物,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作者当时孤独、苦闷、激愤的心境,体现了作者与恶势力进行不妥协斗争的精神。意境深远,启发联想;

  参考答案:C.深邃思辨;

  8.下列《哭小弟》语句中,属于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是( B )

  A.记得每次看病,候诊室里都像公共汽车上一样拥挤

  B.车里有许多人等着,他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

  C.曾有个别的医生不耐烦地当面对小弟说,治不好了

  D.风烛残年的父亲想儿子,尤其这几年母亲去世后

  分析:人物的描写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是对目标人物进行直接的外貌,心理,行动,语言描写;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通过对周围人物与环境的描写来表现所要描写的人物,即间接地描写对象。间接描写更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力。《陌上桑》就是典型的侧面描写。

  参考答案:B.车里有许多人等着,他们一定要等着,准备随时献血

  9.《我与地坛》中,“我”十五年总是到地坛古园去的主要目的是( A )

  A.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现实

  B.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

  C.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D.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分析:“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我在那篇小说中写道:“没处可去我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跟上班下班一样,别人去上班我就摇了轮椅到这儿来。”

  参考答案:A.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现实

  10.下列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的是( A )

  A.《蒹葭》

  B.《长恨歌》

  C.《湘夫人》

  D.《早雁》

  分析:对四首诗词的的理解。

  《湘夫人》描写的是湘君约湘夫人见面,而最终也没能相见情景,表达了对湘夫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长恨传》。是歌颂唐明皇李隆基与杨玉环之间的真挚爱情的长篇叙事诗。

  《早雁》武宗会昌二年(842)八月,北方少数民族回鹘乌介可汗率众向南骚扰。北方边地各族人民流离四散,痛苦不堪。杜牧当时任黄州刺史,听到这个消息,对边地人民的命运深为关注。八月是大雁开始南飞的季节,诗人目送征雁,触景感怀,因以“早雁”为题,托物寓意,以描写大雁四散惊飞,喻指饱受骚扰、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而寄予深切同情。

  《蒹葭》的中心意象是:“在水一方”。表明人类面临的可望不可即的人生境遇。

  追寻的两种境况:一种,逆流追寻,茫茫秋水,纵横间隔,山高水复,道阻且长;另一种,顺流追寻,痴情恍惚,若有若无,幻像迷离,“宛在水中央”。两种的结果都是可望不可即。

  参考答案:A.《蒹葭》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责编:zj1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