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辅导 >> 文章内容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大全:议论文阅读_第2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9年1月3日 ]

  第十二讲 议论文阅读参考答案

  (一)1.答案要点:从身体到灵魂 2.答案示例:想成为别人 真正成为自己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总是为外在的事务忙碌,没有自己的内心活动 4.C 5.这一标准是对积极人生的独特领悟和坚守。 强调坚持积极的人生态度对于真正成为你自己的重要意义。

  (二)1.(1)蒙娜丽莎微笑时隐时现(意到即可)(2)蒙娜丽莎含蓄的笑容,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2.

视网膜区域名称

功能

论断

小凹区

对阴影不敏感,善于分辨彩色和细节。

蒙娜丽莎微笑的忽隐忽现,是由于眼睛注视的部位不同所造成的。

外围区

对彩色和细节不敏感,善于辨别运动和阴影。

  3.蒙娜丽莎微笑之谜终于解开了 糟蹋艺术,做煞风景的事 4.(1)对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2)丰厚的知识储备(3)锲而不舍的精神(4)勇于实践的精神(5)严谨的科学态度

  5.得分要点:(1)能从科学或艺术相结合等角度驳斥对方,确立自己的观点。(2)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3)表述完整。

  [附原文]“达·芬奇乃文艺复兴之旷世奇才,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他特别对物理学、生理学和医学感兴趣,研究人体颇有心得,作出过许多贡献。如今蒙娜丽莎微笑之谜揭开了,达·芬奇在天之灵当拊掌赞之日:后生可畏,深得吾心!”

  (三)1.(1)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学习历史能从过去了解现在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或学习历史看懂过去,才能看懂现在) (2)因为历史是一种智慧,学习历史可以总结和吸取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为现在的发展提供借鉴。 2.“环境的封闭”是指与外界隔绝,远离竞争。“心态的封闭”是指身处竞争的环境中而又无视竞争。 3.答案要点:现在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有前后联系的因果关系。(或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 4.聆听历史的开放心态是一种才智;能够听见历史在说什么也是一种才智;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就是伟大的智慧。或“能够以开放的心态从历史中总结出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作为现在发展的借鉴,这就是一种伟大的智慧”。 5.评分要点:能够运用文中“开放心态”的观念来分析现在的人或事,即要看人或事的现在,更要从过去找出现在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或展望未来。

  (四)1.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例:我们喜爱荷花,因为它总是亭亭玉立于炎热的夏季(只要句子结构和内容与例句语境相符即可) 2.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有有效期限,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珍惜。 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论题。 4.美好事物 5.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6.(名言、警句与珍惜时间有关即可。)如: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 《长歌行》等。 7.此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不惟一,就语言特点或思想内容某一方面谈即可。 例如:“香九龄,能温席”,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个九岁的孩子尚且知道以行动孝顺父母,我们更应该关心父母,尊重父母。

  (五)1.文章一方面论述了谅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我们怎样才能学会谅解。 2.文章第④段先列举三个典型事例从正面论证,有力地证明了谅解的重要作用。接着,又从反面进行论证,形成对比,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充分。(意思对即可) 3.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意思对即可) 4.这一段强调了谅解是有原则的,如果删去,将会使文章的论证不严密。(意思对即可) 5.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

  (六)1.B. 2.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丧失了存在感。(或:是由于人们丧失了对世界的永恒之基础的安全感。) 3.例如:与少数“先进”相比,普遍落后肯定是生活的常态,落后者不把争先作为生活的标准,能够按生命的本来形态生活,所以更能用平和的心态体验和领略到生活的美好,世界也就成为他们的乐园。(意思对即可。) 4.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归谬法。(答对三个即可。) 5.(本小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无论同意与否,只要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言之成理,并且观点的价值取向正确合理即可。)

  (七)1.能够提高人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得到非同一般的快乐;是与智者的对话。(意思对即可) 2.第一问:比喻论证。 第二问:“现成的肉”指不磨脑子的书;“烂杏”指大量克隆的信息垃圾。 3.例:游戏的畅快 电脑的奇妙 影视的缤纷 旅游的轻松 散步的悠闲 4.略

  (八)1.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能中止自己奋斗的步伐。 2.①指“成功”,“完成”,“收获”等;②指“停止、终结”。 3.从两方面回答:①句号大多数是自己画上的。②拒绝句号要靠自己与句号作斗争,要与自己的惰性和保守作斗争。 4.要点:不满足取得的成绩,不停止前进的步伐,把每一点成绩作为继续前进的起点。5.略

  (九)1.同:对孩子的梦想给予肯定、鼓励 异:乔丹母亲多方面帮助 2.①观点:教育孩子要多赏识、鼓励,不要轻易否定,更不要讥讽打击。 ②联系: 自然引出观点,同时也起到证明观点的作用。 3.对比(或比喻), 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或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4.所举事例能证明观点。

  (十)1.我们每读一本书,每见一件事,都应该多动脑筋、多思考。 2.这样才能在人们司空见惯的现象上发现新的东西,由此锻炼出我们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判断能力。 3.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规律。 4.观察——疑问——解决问题。 5.例1:阿基米德洗澡时从浴盆水溢出的现象中发现了著名的浮力定律。例2:鲁班上山爬坡时,手被茅草划破,受到启发,发明了锯子。

  (十一)1.前例说明没有挫败使人孤独、痛苦;后一例说明挫败可以带来惊喜、幸福。2.耶酥 李靖 孙中山 3.(1)“这份绝望”指的是面对宇宙的伟大,感到人类永远无法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2)“兴奋昂扬”是因为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征服自然,达到人生的崇高境界,但也永远不会失去追求和理想。(第二问,答“意识到人类尽管无法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但绝不会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意识到人类虽然永远不能逼近那百万光年之外的光体,但绝不会放弃对宇宙的探索和认识”,“意识到人们有时无法追摹到某种境界,但会在追求和发现中心悦诚服”也可) 4.不断遇到更令我心折的人,不断探得更勾魂摄魄的美景,好让我能更彻底的败溃,从心底承认自己的卑微和渺小。 5.①有必要。作者广泛举例,可以证明“寻求挫败”不仅是自己的个人体验,而且具有普遍意义。②无必要。既然写“我”寻求挫败,就应该只写自己的经历和体验。③有必要,但略嫌多。可以删去一点,以突出“我”寻求挫败这一重点。

  (十二)1.天资 勤奋 机遇 2.勤奋(自身努力) 3.借助词典,解释“成功”(设问) 必须以勤奋的精神去做学问干事业(要获得成功必须勤奋) 4.示例:①苏秦以锥刺股,勤奋学习,终于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②闻一多为了著书立说,足不下楼,目不窥园; ③爱迪生为了发明创造,勤奋工作,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 5.示例:①天资方面:同意的理由是,人不可能决定自己的天赋。不同意的理由是,经过后天的努力,人可以不同程度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②机遇方面:同意的理由是,人不可能随意地创造机遇。不同意的理由是,机遇虽然总是“不期而遇”,但有了机遇还有一个能否“抓住”、“把握”的问题,这就要靠主观努力。

  (十三)1.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地休闲和遐想的快乐,等等。 2.“穷人”:日常生活的忧虑;“悲惨的人”:苦难的遭遇和身体的痛苦;“忙人”:名利和责任;逼迫。 3.全身心地投入一种事业,在忙碌中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快乐。需要;因为只有在这个心灵的空间中,才能把事业作为生命的果实来品尝。 4.答案略。 5.一个终日忙碌的人,惟有在心灵的空间中,才能把事业作为自己生命的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一味地永远地忙碌,让自己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务所充塞,不管这个人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都只能算是损耗了自己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

  (十四)1.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 2.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3.略。 4.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论据充分,说服力增强。②示例: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十五)1.人是一本书 2.看人如读书做人如写书 3.洒脱飘逸 多愁善感 乐观风趣 思维缜密 4.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或: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5.我们每个人都要写好自己这本书,争取做一个非常优秀的人(与之相近的表达也可) 6.(答案不惟一,要符合题目要求)

  (十六)1.具体形象地描写了小凌所说的“我活得挺自在。我为自己高兴”,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2. 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 不要为自己立下高不可及的标杆,更不要被别人往往确实是出于好意的刺激而陷入自卑自怨自责自苦的泥潭! 3.诚然(或:虽然、固然) 然而(或:但是) 4.示例:①“为自己高兴”并不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而是要为自己的平凡充实的存在而高兴,而不要总是为那些自己高不可攀,不切实际的目标而徒生烦恼。②人还是要有一个远大目标,并要为此作出最大努力。完全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不应该是我们中学生所具有的人生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十七)1.外压,迷乱,急迫等特定的客观情形;达观、自信、胸有成竹的主体因素 2.从境界、进取、自由、修炼、自守等五方面来阐述的。 3.①收束全文或总结全文(或点题)②“从容”内涵十分丰富,面对浮躁的社会现象,即使不能完全做到,只要能够坚守自我,点滴做起,努力过,付出过就行。(意合即可) 4.B、D,

  (十八)1.生活中需要思考。 2.举例论证。爱因斯坦因思索发现“狭义相对论” 爱迪生因思索制成电灯泡,造福人类。 3.因为青春是短暂的,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走好这一步在人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青年人任重道远,所以说“青年更需要思索”。 4.略

  (十九)1.文题中的“冬天”侧重于人生要经历的挫折、磨难,“跑过冬天”即战胜人生路上的苦难。 2.以特写的画面唤起女儿对幼年生活的亲切回忆,点题,为下文说理作铺垫。 3.①强身健体、节俭助人、坚强尽力、守住自我 ②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衣着清洁协调、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尽人生之责 4.①人生短暂,要尽力使自己的人生发出光芒。 ②从来没有“救世主”,人生只能靠自己。 5.[示例]标题:形象、醒目,耐人寻味。内容:这封父女间的交流书信,凝聚着父亲的人生经验,饱含着真挚的人间真情。写法:用女儿五岁时晨跑的经历开篇,亲切自然;用排比表达父亲的告诫和期望,条理井然。

  (二十)1.文中的“登山”既指登临自然界的高峰,也指翻越人生的高峰(或翻越内心屏障,超越自我) 2.生活中有许多山峰等待你去攀登,如果你不去努力,就可能在平庸中度过一生。 3.登高望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俯视一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 瓦特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从身边小事做起,即是登山的开始,生活中的山峰就在你的身边(或答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可)。 5.排比句式,既增强了语言气势,又淋漓尽致地写出“登山”过程的美好感受。 6.例:学习中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战胜它,每克服一个困难就是翻过一座山,就是一次心灵的陶冶、自我的超越。

  (二十一)1.谜:是指河东岸和河西岸的羚羊大不一样,前者繁殖能力比后者更强,而且奔跑速度每分钟要快13米。 底:是指因为东岸的羚羊群附近居住着一个狼群,这使羚羊天天处在一个“竞争氛围”中。 2.优裕的生活条件。 3.举例略。要求能证明本文观点,而且是人类生活中的例子。 4.提炼论点略。要求与本文秃鹰的遭遇这一材料吻合,而且用论点的形式表述出来。 5.不能放在本文的任何位置。因为本文论证的是“感谢对手”这一观点,而选段旨在谈“环保”问题,谈动物濒临灭绝的现实,与本文无关。

  (二十二)1.针对工作忙,“头绪多,没有时间读书的现象。这样的写法有针对性,有说服力。 2.读书有三益。 3.答出“忘我”方面的内容即可。 4.充当事实论据论证读书可以疗疾。5.A 6.言之有理即可。

  (二十三)1.巧是人们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勤学苦练得来的。 2.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等俗话、成语。 3.①牛顿幼时为大猫小猫各开一洞。 ②梅兰芳幼时学戏多时不能上口,老师嫌他笨,不教他。 ③达·芬奇长年累月练习画蛋。 4.笨拙 5.略

  (二十四)1.学贵质疑 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知识也是无止境的(大意正确即可) 3.“疑是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和认真思考之上的,绝不是无端的猜疑或随便的怀疑”“任何有效的怀疑,都依赖于对事实的仔细分析和对理论的深入研究” 4.答案示例: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就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列举中国老一代地质学家怀疑西方提出的“中国贫油论”从而开发了一个个大油田以及其他因怀疑前人而创立新学说的典型事例均可。) 5.答案示例:学贵质疑。质疑是获取新知和创新发展的基础,刘昱同学正是因为敢于质疑,善于探疑,才最终恢复了“燧人氏钻木取火”的历史地位。因此我们不能盲目迷信权威和书本,要敢于质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的人。

  (二十五)1.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阅读议论文找论点应先关注题目。或:可根据论据反推出论点。 2.参考示例:示例一:①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34年; ②哥白尼写《天体运行》36年。 示例二:①司马迁从20岁开始漫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兀兀穷年,终于写出《史记》; ②居里夫人在1350多个日夜里,重复着脏重的体力劳动,才从8吨沥青铀矿残渣中提炼出1克镭。 示例三:①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②爱迪生发明蓄电池,试验了一万多次才告成功。 3.举例 道理 对比 4.第⑷段 5.参考示例:合作能力 意志 毅力 勤奋 刻苦 6.聪明(聪明才智) “傻劲” 名言示例:天才出自勤奋

  (二十六)1.不要抛弃学问。 2.白发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日之际在于晨……。 3.只要愿意读书,没有条件也会创造条件读书,不愿读书条件再好也没用。 4.举例(事例)论证和事理(道理)论证 事例:高尔基(华罗庚)一边打工,一边挤时间读书;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身残志不残,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科学家;张海迪(史铁生)身残志不残,自学成才,为社会做出很大贡献…… 名言: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鲁迅说,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来读书了;方丈高楼平地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①亲切自然(娓娓道来、以理服人) 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 6.略 7.略

  (二十七)1.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意思对即可) 2.对比论证和举例论证 (讲道理和摆事实) 3.肥皂泡:形容没有学问的智慧肤浅,瞬起瞬灭,一触即破。(意思对即可) 探照灯:形容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有深度,有广度。(意思对即可)

  (二十八)1.第一种,“适应能力很强”的鸟;第二种,适应能力很差的鸟;第三种,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鸟。这几种鸟分别象征:第一种,随遇而安,放弃理想和自由的人;第二种,面对厄运悲观、绝望的人;第三种,在灾难和厄运中,为实现理想而英勇搏击的人。 2.因为它们已经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并学会把这看成生存的常态,理想和自由不再成为它们的追求,抗争和拼搏已变得毫无意义。 3.肯定它们抗拒厄运、漠视恩赐的精神;批判其狭隘、守旧,以及到理想破灭后的悲观、绝望。 4.尽可能地保持飞翔的能力,以实现在天空飞翔的梦。 5.灾难和厄运也是一种客观存在,对于永不放弃的勇者来说,灾难是一种机遇,一种磨练,只有迎难而上,在厄运中拼搏,才能生存和发展,实现理想。

  (二十九)1.凛冽 2.①春天是美好的,但春天短暂而易逝,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②人应该保持青春的活力,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断奋斗和进取。 3.①因为春“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 ②引发了作者“春光难觅”、“春光易逝”的感慨。 4.在春天的怀抱里,不论什么样的身份和地位,人人都能尽享春天带来的欢乐,这正是春天被所有热爱生活的人所承认和赞美的原因。 5.要求:最喜欢原因的表述要紧扣诗句要点,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流畅。(可以从诗句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语言特点以及得到的启示和感悟等方面作答) 6.美丽的春色,习习的春风,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悦,促使人们从心里感受到生活的美好,进而引发人们更加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珍视人生。

  (三十)1.提升自身品质 引导和激励被欣赏者 2.“坏孩子”的聪明 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 “小偷”的心思、手法和风格 很有名气的大老板 3.A 4.语气委婉,含有欣赏和鼓励,便于听取接受。 5.略

  (三十一)1.“但只要有利于……便在所不辞”或到“……管他是沉是浮” 2.排比,加强语势,增强感染力,充分赞美了人格力量。 3.因为这是林则徐在被贬的情况下还心系百姓,为百姓修的渠;它体现了大写的“人”的风格和精神。 4.由对英雄的一般性崇敬,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或:找到了人生效仿的楷模)。 5.AE

  (三十二)1.②③①④ 2.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工作认真负责。 3.①卖菜妇人和我拉家常,使我对她产生了亲近的感觉,从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温暖。(意思接近即可)②我是一个普通的人,不可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但是他们使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对我的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意思对即可)③他们从来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别人、对社会的奉献,因而显得更加质朴;我因从他们身上感受到生活中的美而更加觉得幸福。(意思对即可) 4.⒀‖⒁ 记叙部分是为下文的议论作铺垫,议论部分点明了文章的主题,使记叙的内容得到了升华。 5.美在平凡的生活中,美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中;只要怀着一颗善良之心,学会感激别人,你就能发现生命的美。(意思对即可)

  (三十三)1.合作求生。 2.关注(关心)友好(信任、友善)依恋(留恋、惜别) 3.①冷酷、残忍、敌对、杀机 ②对动物的仁慈、友善、尊重、温情 4.略 5.略

  (三十四)1.我们不要等待,而要去开创一个美好的明天。 2.作者从明天是平凡而无情的,明天是未可知的,明天是辛苦的,明天是脆弱的四个方面来论述的。 3.类别须与引用的句子相符。 4.开放性答案,言之成理即可。添了些许:如知识、经验,或阅历,或由幼稚走向成熟,或情感更丰富等。减少了些许:如生命的时光,或童年的欢乐,或童心等。

首页 1 2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