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 自终。
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不把得失放在心上(或他忘记了得失),用这种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2)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高信之)比陈子灿大七岁,是小时候的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拜访过宋将军。
8. 用“/“为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能断6处。(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9. 根据课文,用规范汉字在下列横线上补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
(3) ▲ ,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约客》)[来源:Z&xx&k.Com]
(4)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 ▲ , ▲ 两句话表达自己不与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五、诗词赏析。(8分)
阅读一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
宋 秘演
结茅临水石,淡寂益闲吟。
久雨寒蝉少,空山落叶深。
危楼乘月上,远寺听钟寻。
昨得江僧信,期来此息心。
10. 诗歌第二联用了什么手法写景?营造出一种怎样的氛围?(4分)
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写景,蝉声是动景,落叶是静景;听觉、视觉相结合(多角度)写景,听到了蝉声,看到了满地的落叶。(任意答出一种手法均可,手法1分,分析1分)营造了一种清新、幽静的氛围。(2分)
11. 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哪几种感情。(4分)
①对善终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②游山时闲适自在的情感;③平复心中杂念后的喜悦之情;④字里行间也流露出了淡淡的孤独之情。
六、名著及现代文阅读。(31分)
(一)名著阅读。(6分)
阅读下列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智深正使得活泛,只见墙外一个官人看见,喝采道:“端的使得好!”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项青纱抓角儿头由,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迭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12. 文段中划线句子描写的人物是 林冲,主要用了肖像(外貌)描写的手法。(3分)
13.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写出与划线句子描写的人物有关的三个故事。要求: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每个故事不超过8字。(3分)
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献刀);林冲刺配沧州;林冲野猪林被救;林冲棒打洪教头;林冲风雪山神庙;林冲学业上梁山(林冲梁山落草);林冲火并王伦;林冲生擒扈三娘;林冲曾头市救晁盖;林冲大战 关胜;林冲勇救卢俊义。(任意3个)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6题。(10分)
①和匆忙的人类世界相比,植物的生活显得风平浪静,但这仅仅是事情的表面。害虫贪婪的胃口让植物岌岌可危,为保护自己⑤有些植物能够精心布置陷阱来引诱敌人。十字花科植物的分子中储存着无害的化合物硫代葡萄糖甙,与其体内的芥子苷酶阻隔着一层薄薄的细胞壁。当害虫咬破这层阻隔时,这两种物质就会混合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将害虫围住。就是这种反应使得十字花科植物有特殊的苦味和抗氧化性。
⑥只有在这些陷阱起作用时,植物才会动用资源来推动这种防御。当毛虫这类咬噬类害虫激活陷阱时,产生的破坏性后果会激发植物加速生产硫代葡萄粮甙。但是,类似蚜虫的吸食害虫通过针状口器吸食植物汁液时,就不会触发陷阱。在这种情况下,植物就不会动用自身资源来制造武器。
⑦有些植物已经知道人相互交流的“密码”,并可以善加利用,来发送虚假情报。比如,蚜虫在遭到攻击时会释放出信息素β-金合欢烯,警告附近的蚜虫危险来临,赶紧逃命。植物在遭到蚜虫攻击时也经常会释放出β-金合欢烯,企图模仿警报吓跑它们。不过,并不是所有的β-金合欢烯都会起作用。
⑧大多数情况下,植物会匀速释放信息素为化学武器,但蚜虫已经适应,并不受此影响。然而,野生土豆能够更改这种模式,使其更有效果;它把信息素储存在叶面细小绒毛的末端。当蚜虫落到叶子上时,它的脚就会被带黏性的叶面粘住;蚜虫奋力挣扎,叶面绒毛末端就会遭到破坏,开始大量释放信息素。这样就巧妙地模仿了蚜虫有节奏的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