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真题 >> 山东语文真题 >> 文章内容
  

2019年山东滨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图片版)_第9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9年7月4日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9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共30分)

  1.【分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重点字的读音掌握程度。解答本题首先要拿准注音字的读音,特别是多音字。拼读时要结合语境和注音字所在词的词义。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解答】ABD.正确;

  C.有误,"筵席"中的"筵"应读为"yán","气冲斗牛"的"斗"应该读"dǒu"。

  故选:C。

  2.【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解答】A.全部正确。

  B.有误,"篷松"的"篷"应为"蓬";

  C.有误,"锐不可挡"的"挡"应为"当";

  D.有误,"浮燥"的"燥"应为"躁"。

  故选:A。

  3.【分析】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解答此题需要细读文段,结合语境仔细分析,谨慎回答。

  【解答】阅读文段可知,此题有关介绍"景德镇薄胎瓷"的文段。③句首先指出"景德镇薄胎瓷",引出下文,故置于首位。①⑤两句的衔接明显,介绍陶瓷大师吴十九制作薄胎瓷的艺术特色。②④两句从"利胚"角度介绍其制作之精美,②句是过渡句子,从介绍"这种脆弱又坚韧的美"到"利胚师傅的功夫",④句举出事例分析手艺的精湛。所以正确顺序应为:③①⑤②④。

  故选:B。

  4.【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标点符号的使用、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以及对短语的掌握属于综合性的题目,根据相关的专业知识仔细辨析可以选出答案。

  【解答】ABC.正确。

  D.有误,"文化基因"是偏正短语,因为两个都是名词,所以不是主谓短语,"文化"是修饰"基因"的。

  故选:D。

  5.【分析】本题考查古代文化、文学常识。.解答此题,要调动平时的积累。对相关的作家及其作品和作品风格有所记记忆。要对作者、作品、出处等内容做到了如指掌。

  【解答】A."知命"指五十岁,"花甲"指六十岁,所以年龄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知命"应在"花甲"之前;

  B.正确。

  C."四书"指《中庸》《孟子》《大学》《论语》,不包括《史记》;

  D.《破阵子o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所作,而非苏轼;

  故选:B。

  6.【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

  (1)足以怡情(注意"怡"的书写)

  (2)忽复乘舟梦日边

  (3)睛川历历汉阳树(注意"历"的书写)

  (4)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注意"见"的书写)

  (5)星河欲转千帆舞

  (6)半竿斜日旧关城(注意"竿"的书写)

  (7)非宁静无以致远

  (8)羌管悠悠霜满地

  (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意"罔"的书写)

  (10)夜泊秦淮近酒家(注意"近"的书写)

  7.【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记死背硬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注意明确作者的作品及主要内容以及艺术特色。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的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问题,必须认真阅读原著,结合名著内容进行分析。

  A.有误,《红星照耀中国》不是小说;

  B.有误,简o爱和罗切斯特终成眷属,不是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C.正确;

  D.有误,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的人物是武松,不是林冲。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人物的理解能力。根据选文中的"拉车"和题干中的"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可以知道这个人是祥子。初进城的祥子几乎是完美的,是个绝对好人,他善良、勤劳、坚毅,并且又有着强健的身体和明确的生存目标。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最后他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一个麻木、自私、狡猾、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答案:

  (1)C;

  (2)骆驼祥子麻木(自私、狡猾、自暴自弃)。 二、阅读(共50分)

  8.【分析】《灞上秋居》中的"灞上"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作者进身无门,困居于此,有感于秋节变换,身世落寞,作此诗慰藉愁情。此诗纯写闭门寥落之感。整首诗篇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读者把它慢慢地打开,这首诗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感知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锁定诗歌的首联,这两句诗中所描写景物是风雨、雁;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大雁得赶紧飞行赶路。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风雨使人愁苦,雁回易惹乡思,联系两个诗句,渲染了一种愁苦哀伤的氛围。为整首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诗歌的尾联可谓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因而这里率直道出了怀才不遇的苦境和进身希望的渺茫。

  答案:

  (1)风雨,雁。

  (2)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愁苦和进身无望的无奈。

  译文:

  灞原上的秋风细雨初定,傍晚看见雁群南去不停。

  面对他乡树木落叶纷纷,寒夜的孤灯独照我一人。

  空园里白露频频地下滴,单门独户只与野僧为邻。

  寄卧荒凉郊居为时已久,何时才能为国致力献身?

  9.【分析】译文参考:甲文: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务农亲耕,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见识短浅,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兵败,在兵败的时候接受任务,在危机患难之间奉行使命,那时以来已经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小心谨慎,所以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早晚忧愁叹息,只怕先帝托付给我的大任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人烟稀少的地方。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员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率领全军将士向北方进军,平定中原,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恢复汉朝的基业,回到旧日的国都。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且尽忠陛下的职责本分。至于处理事务,斟酌情理,有所兴革,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能够把讨伐曹魏,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功,就惩治我的罪过,(从而)用来告慰先帝的在天之灵。如果没有振兴圣德的建议,就责罚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来揭示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自行谋划,征求、询问治国的好道理,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临终留下的教诲。我感激不尽。

  今天(我)将要告别陛下远行了,面对这份奏表禁不住热泪纵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