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认识区域:黄土高原、北京、长江三角洲地区、三江源地区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二)权重:地球与地图部分约占15%;世界地理部分约占40%;中国地理部分约占45%。
五、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地理试题满分为60分,与生物合考,共120分。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试题类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选择题约占50%,非选择题约占50%。
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6∶3∶1。
生 物
一、考试性质
八年级学生生物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是检查、评价普通初级中学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学生学习生物学科是否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手段,是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也是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2011年版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紧扣本届毕业生所用教材,结合生物学科教学实际,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命制试题。
三、命题原则
1. 重视基础:重点考查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 注重导向:试题尽量源于教材,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对生物学科的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 关注实验:考查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4. 联系实际: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的联系,从日常生活中选取素材,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并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生物试题满分为60分,与地理合考,共120分。考试采用闭卷、笔答的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 试题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为单项选择,分值约占50%;非选择题主要以填空题、识图题、分析说明题等形式出现,分值约占50%。
2. 试题易、中、难的比例约为6: 3:1。
五、考试内容和要求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本届学生所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上、下册)、八年级(上、下册),具体考试内容归纳如下:
1. 科学探究
所有实验都在考查范围内,这里不再一一列出。探究实验要求:尝试书面表述问题;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做出可能的假设;拟定探究计划;选出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描述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2.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区别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描述细胞核在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2)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3)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
3. 生物与环境
(1)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2)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3)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4.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绿色开花植物的一生
描述种子的结构。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2)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4)绿色植物对生物圈有重大作用
概述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