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语文 >> 语文模拟题 >> 贵州语文模拟题 >> 文章内容
  

贵州省贵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_第3页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8年4月14日 ]
 五、(24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7-20题。(共12分)

  可变形的液态金属机器

  ①看过好莱坞影片《终结者》的观众,一定会对影片中始终不能被击败的液态金属机器人印象深刻。它在受到外界打击后,不仅可以任意改变外表,还能像液体一样重新聚集,恢复原貌。

  ②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联合研究小组,研发出了世界首个自主运动的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为研发可变形机器人迈出了重要一步。

  ③首次发现的液态金属有一种异常独特的现象和机制,即液态金属可在吞食少量物质后可以变形机器形态,长时间高速运动。它能“吃”、会动、自主变形。实验发现,置于电解液中的镓基液态合金可通过“摄入”铝,作为提供能量的燃料,实现高速、高效、长时间的运转:仅需一小片铝即可驱动直径约5毫米的液态金属球完成长达1个多小时的持续运动,速度高达5厘米/秒。“有趣的是,研究人员观察到,这种变形机器不仅能在自由空间运动,还能在各种结构槽道中前行。更令人惊讶的是,它还会根据槽道的宽窄自行调整,拐弯时则有所停顿,好似人在遇到障碍物‘思索’后行进,像极科幻电影《终结者》中的液态机器人。

  ④另外,此变形机器还有一种神奇特性,身段很柔软。研究团队亲切地称该液态金属机器为“软体动物”,因为它呈现的一系列非同寻常的特性,已经相当接近自然界简单的软体生物。

  ⑤这种自主型液态金属机器的动力的主要来源:一是液态合金、金属燃料等形成的内生电场,诱发了液态金属表面的高表面张力发生不对称响应,从而对变形的液态金属机器带来了强大推力;二是,上述电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进一步为液态金属运动提供了推力。

  ⑥作为新兴的功能材料,液态金属拥有许多常规材料不具备的新奇物理特性,对它的深入研究能为材料科学提供丰富的研究空间。

  ⑦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为未来的机器人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上实现的方向,有望为制造智能血管机器人、可变形救灾机器人提供特殊材料,自主运动液态金属机器,由于无需外部电力驱动,柔性极佳,进一步的应用可发展成为血管或腔道机器人。利用液态金属做成可变柔性机器,以执行常规技术难以完成的特殊任务,如:在抗震救灾或特定的军事行动中,变形柔性机器人能根据需要适时变形,以穿过狭小的通道、门缝乃至散布于建筑物中的空隙,之后再重新恢复原型并继续执行任务,不仅如此,未来科学家还可将这种智能液态金属单元扩展到三维,组装出具有特殊造型和可编程能力的仿生物或人形机器,甚至还能研制出相应的机器,在外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执行任务。

  (选自2015年3月27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7.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何特点?(3分)

  18.划线句子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9.第⑤段“这种液态金属机器的动力的主要来源”一句中的“主要“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0.变形液态金属机器有什么发展前景?(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21-24题。()共12分

  别让手机成为“孤独手雷”

  陈凌

  ①“我在看你,你却在看手机”“你介不介意把你手机粘在我额头上,这样我就当你在看着我说话得了”,微信朋友圈里,一篇反思生活被手机主宰的文章,让很多人心有感触。

  ②行色匆匆的社会里,相聚本已不易而短暂,却常常穿插一幕幕“低头”的场景。同学相约,隔桌相望,很多人却习惯在线沟通;朋友聚首,大家都拿起手机,忙着拍照、分享、点赞;亲人团圆,任父母坐在旁边,发微信、刷微博却成了最重要的事。于是,有人感叹,一部部原本有声有色的生活“电影”,却在上映时成了相对无言的“默剧”。有人则感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面对面,你却在玩手机。

  ③“仿佛,能听到一种叫做‘孤独’的草木,在周围生长的声音”。低头之际,指尖的喧哗,替换了现实生活中的嘘寒问暖和温情问候,遗留给他们的,就只剩下了孤独。

  ④其实,孤独的又何止是亲朋父母,更包括玩手机的自己。正如一句歌词所说的:“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当很多人带着“演示焦虑”对网络上的自己进行打扮,在广阔无垠的移动互联网络中晒出自己最为看重的一面,那些飘在空中的代码和程序已然开始占据生活、影响情绪。而这,照见的正是个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有人说:“当信息所代表的和人的连接,可以暂时地屏蔽内心的孤独感,人就会对这种连接上瘾。”在这个意义上,手机正成为一种“孤独的手雷”,折射出现代人的心灵正处于孤岛之中。

  ⑤尽管时代的车轮在不断向前,但人们对于真实情感的沟通需求,却从未改变。从最初的呼叫转移,到语音、视频对话,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即时化、可听化、可视化交流,本是要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让感情的交流更加便捷。何以人们在先进的技术面前,反而离亲密更远、离孤独更近了呢?“低头族”埋首手机,正是“孤岛”上的人在信息的海洋中追索情感信号。然而,问题在于,线上的“键对键”,在经过了层层掩饰和精心布置之后,所要表达的感情往往盖上了面纱,真实的想法反而被深埋心中。最终,感情的沟通成了一种奢望。

  ⑥键对键,永远无法替代面对面。

  ⑦为了进行“数码排毒”,在巴西一个酒吧,设计者甚至推出了一款名为“离线酒杯”的产品,酒杯的底部只有一侧有脚,其余部分需要用手机垫着,杯子才不会倾倒。设计者希望借此让人们回归真实的交流。面对面的真情沟通,才是医治孤独最好的良药。没有这种沟通,通讯技术再发达便捷,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也如建沙舟之上,出现“手机多忙碌,心就多孤独”的尴尬。有了这种沟通为基础,先进的技术就会让交流更密切,让心与心贴得更近。

  ⑧让技术联通心灵,别让手机成为“孤独的手雷”。

  (选自2015年5月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21.文章用“别让手机成为‘孤独手雷’”作为标题,结合文意,说说有设么好处?(3分)

  22.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为什么“键对键,永远无法替代面对面”?

  23.选文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4.第⑦段列举巴西酒吧进行“数码排毒”的事例有何用意?你认为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进行数码排毒?(3分)

  六、(7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如果你已经喜欢上读书,把读书当作一大乐趣,那么你已获得了终生学习、进步的金钥匙。

  25.你一定读过许多文学名著,认识了一些“风流人物”。请从下面的作品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部,按要求作答。(3分)

  《论语》 《孟子》 《资治通鉴》 《水浒传》 《三国演义》 《朝花夕拾》

  ①作品及作者: ②作品中的一个人物:

  ③作品中的成语或名句:

  26.在我国古代文化里,对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称呼也有所不同,如儿童成为“总角”“垂髻”,女子十三四岁为“豆蔻”。请从列举的对象中选出两项,分别写出其古代的称呼。(2分)

  男子二十岁 女子五十岁 自己的妻子 自己的弟弟 对方的母亲 对方的儿子

  ① ②

  27.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作为当地一员,请给朋友介绍一下我们本地区的一个传统节日,并说说节日的意义。(2分)

  ①节日:

  ②意义:

  七、(60分)

  28.题目一:你若懂我

  题目二: 的温度

  要求:①注意先将作文标题填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②若选题二,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③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写出600字左右的文章。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