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首页 | 考试用书 | 培训课程 | 模拟考场  
  当前位置: 中华考试网 >> 中考 >> 中考历史 >> 历史模拟题 >> 全国历史模拟题 >> 文章内容
  

2017中考历史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来源:中华考试网收藏本页   【 】  [ 2017年3月20日 ]

2017中考历史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历代税赋构成

  A.工商税是主要财源 B.农业完全停止发展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2.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这一时期纸币的兴衰表明

  A.政府对市场的控制不够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

  C.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

  3.在古代招牌广告中,许多商家把“仁”、“义”、“德”、“信”等作为字号,刻写于牌额之上,公之于众。湖南沅陵出土的元代油漆颜料包上印有“潭洲,升平坊内白塔街,大尼寺相对住,危家,自烧洗无比鲜红紫艳上等银朱,水朱,雌黄,坚实匙筋。买者请将油漆试验,便见颜色与众不同”的字样和“父业子传”的印号。据材料可知

  A.中国最早的商标命名受传统思想影响 B.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

  C.工商业者重视产品质量和信用的宣传 D.商标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4.《史记》记载:“(战国)临淄之中七万户。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琵、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材料最能说明战国时临淄

  A.是当时的商业都市 B.城市居民全员参与休闲娱乐

  C.政府鼓励商业发展 D.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5.北魏迁都洛阳后,对洛阳加以扩建,东西20里,南北15里。城内有大市、小市、四通市,总称“洛阳三市”。市内有钟鼓,开市、散市都以击鼓为号。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根据所学判断正确的是

  A.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B.城市管理为唐宋所仿效

  C.有利于城市商业有序发展 D.推动了商业市镇的兴起

  6.唐朝史书记载:“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到了宋代,一些相当繁盛的草市广泛分布在乡村中,成为政府最基层的税收单位。材料主要表明

  A.“市”的发展是政府精心管理的结果

  B.宋朝广大乡村开始出现很多草市

  C.草市的发展经历了从违法到合法的过程

  D.草市的税收满足了政府开支的需要

  7.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 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

  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 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

  8.“丝路商贸活动可谓奇货可点、令人眼花缭乱,从外奴、艺人、歌舞伎到家畜、野兽,从皮毛植物、香料、颜料到金银珠宝矿石金属,从器具牙角到武器书籍乐器,几乎应有尽有。而外来工艺、宗教、风俗等的随商进入更是不胜枚举”。材料说明古代“丝绸之路”

  A.更重要的作用是加强了思想文化的传播与沟通

  B.商贸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促使商人改变了初衷

  C.商贸活动承载了风俗习惯,所以推动文化相互融合

  D.商贸活动加快民族融合,到元朝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9.《宋会要蕃夷》记载,两宋政府规定“诸市舶纲首(民船船主)能招诱舶舟(外来商船)、解货物,及五万贯、十万贯者,补官有差”。这反映出当时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

  B.商业终于突破时空限制

  C.海外贸易收入地位重要

  D.沿海地区商帮实力强大

  10.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这说明

  A.“苏湖熟,天下足”格局正在形成中 B.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

  C.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 D.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

  11.下图为《清俗纪闻》描绘的乾隆六十年(1795年)官府颁发的执照,反映了浙江地方政府对日贸易中商船管理的一般情况。图中省略的部分文云:“如敢私行顶替,及夹带违禁(物)……将该船户舵水一并拏送,以凭严究,解宪治罪,毋违。”图文信息可以佐证乾隆年间

  A.严格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B.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C.限制外国商人来华贸易 D.禁止国人私自出海贸易

  12.明万历年间(1573年9月4日-1620年8月18日)张燮所著《东西洋考》第五卷说:“大者七钱五分夷名黄币峙,次三钱六分,夷名英唇,又次一钱八分,名罗料厘,小者九分,名黄料厘,俱自佛郎机(即西班牙)携来。材料反映了当时

  A.中外贸易空前兴盛 B.海禁政策导致西班牙货币大量流入中国

  C.中西交流未完全断绝 D.外商以行贿手段打开中国市场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徽郡商业,盐、茶、木、质铺四者为大宗。茶叶六县皆产,木则婺源为盛,店铺几遍郡国,而盐商咸萃于淮、浙。

  ──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

  材料二 当时在某些生产部门出现了不同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型的劳资关系。不少徽商恰恰成为新生产关系中“资”的一方。……徽商崛起后,竭力扭转“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明代初期对商人在服饰、住房、交往、子女参加科举等等方面均有一系列限制规定,决不允许突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等级限制又是在长三角首先被徽商冲破。……明后期,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人们纷纷冲破封建礼法的等级限制,享受他们原来所不能享受的生活。徽商对这股奢侈之风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首页 1 2 3 4 尾页
我要提问】【本文纠错】【告诉好友】【打印此文】【返回顶部
将中华自考网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中华自考网 | 复制本页地址,传给QQ/MSN上的好友 | 申请链接 TOP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站内导航
Copyright © 2006-2019 中华考试网(Exam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