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招标采购总体合同结构分解
招标采购总体合同结构分解,是指在建构合同体系之前,通过明确工程建设项目或政府采购活动的总体目标以及合同总体需求,分析项目的技术特点、经济特点、管理特征等,并结合市场因素、竞争性因素等,依据有关法律政策、技术标准和规范,确定项目相应阶段合同种类、数量的过程。
总体合同结构分解的目标是明确项目相关的所有合同的种类及数量,核心是确定招标合同单元。
经过总体合同结构分解应达到的效果包括:
①明确项目相关所有合同的种类、数量,并确定合同主体;
②合同结构分解应分解至最小工作单元并优化重组成招标合同单元,招标合同单元构成的体系能完全覆盖项目所有工作;
③合同分解的成果应以书面形式固定,并可以采用网状结构、树状结构或表格等形式表达。
3)建构招标采购合同体系
①招标采购合同体系的概念。
指根据项目的投资、进度、质量等目标要求,将已经分解完成的所有招标合同单元按照关键任务、合同依存度、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进行排列组合,不仅体现出招标合同单元项下作为组成部分的各最小合同单元,而且体现各招标合同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以招标合同单元为关联、以最小合同单元为终端的相互衔接的合同网络关系。
②建构招标采购合同体系的方法。
A.树状结构分解。
B.责任分配矩阵。
③招标采购合同体系的成果要求。
完整的招标采购合同体系应能覆盖工程建设项目或政府采购活动的功能、规模、质量、价格、进度等需求,使项目实施的组织、方法、手段等都更具有系统性和可行性。
4)合同要素的计划与配置
招标采购合同要素,是指决定招标采购合同性质并反映具体交易活动实质内容或重要权利义务的关键要件和核心因素。合同要素是合同条款设置的重要依据,合同要素的配置,特别是具体合同的特殊要素的配置,直接影响着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享有和义务承担,甚至影响着该合同目的的实现乃至招标采购合同整体目的的实现。
5)合同订立顺序的确定
招标师在建构合同体系的同时,应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安排,结合各合同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基础法律关系,明确招标合同单元之间的订立顺序。
确定合同订立顺序的方法主要为里程碑法,即按照项目中某些重要事件的开始或完成作为节点编制合同订立的先后顺序,并建立合同订立的里程碑计划或树状图。
6)合同规划成果文件
招标采购合同规划的最终成果文件应至少包括六个部分内容:
①项目概况;
②初步合同规划;
③项目合同结构与体系;
④合同要素计划分配书;
⑤合同订立顺序及条件建议书;
⑥成果文件的使用条件及使用提示。
3.1.3合同结构分解
(1)合同结构分解的概念和作用
合同结构分解是指对项目全生命周期内所需完成的工作按照合同管理的要求进行分解,直至分解至最小合同单元,再根据最小合同单元的属性与相互关系等因素确定招标合同单元,并以招标合同单元为要素建立合同结构体系。合理划分项目招标合同单元是招标采购合同规划的关键所在。合同结构分解的作用与项目管理的工作结构分解的作用基本相似,即通过合同结构分解,实现项目所有合同的系统规划,明确最小合同单元之间的逻辑体系以及单个合同的成本、进度和质量控制,进而合理确定招标合同单元,最终通过合同管理实现对项目整体的投资、进度和质量进行控制的目标。
合同结构分解的关键在于确定招标合同单元,而招标合同单元的确定直接或间接取决于最小工作单元的分解和最小合同单元的确定,故合同结构分解建立在整个项目工作分解的基础上。
(2)工作分解
工作分解是合同总体结构分解的基础工作,也是确定合同单元的前提和条件。常用的方法就是通过工作分解,确定最小工作单元。
工作结构分解是合同结构分解的基础工作和必经步骤。通过工作结构分解,将项目分解至最小工作单元;再根据项目的进度情况以及主体等因素,确定最小合同单元;再结合市场因素、竞争性因素、项目自身特点等内外条件,综合考虑并确定招标合同单元。由此可见,科学合理的合同结构分解依赖于工作分解结构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确定合同单元
招标采购合同规划中的合同结构分解的方法通常包括项目进度分解法和项目主体分解法。
(4)合同结构分解的结果呈现与表达形式
招标采购总体合同结构分解的结果包括项目合同结构体系图表和合同结构体系说明。总体合同结构分解可以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常用的有层次结构图和列表形式。
(5)合同结构分解的新技术应用
合同结构分解的新技术,本节主要介绍BIM模式与精益思维。
1) BIM模式
BIM即建筑信息建模(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是基于数字化技术、可视化技术集成和管理与建设项目有关信息的方法。BIM模式采用BIM技术建立模型,集成了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三维(3D)信息模型,并集成了其他与建设项目有关的信息,有助于各参与主体直观、有效地理解建设项目情况,预先有效地分析和优化施工过程及资源配置,实现投资、时间和质量控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