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计算地基变形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荷载效应( B )。
(A)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
(B)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
(C)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采用相应的分项系数;
(D)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但其分项系数均为1.0
12、在进行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计算时,埋深d通常取( C )。
(A)室外地面至基底;(B)基底至下卧层顶面;(C)室外地面至下卧层顶面;
(D)室外地面至下卧层底面
13、对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 A )。
(A)仅需作深度修正;(B)仅需作宽度修正;(C)需作宽度和深度修正;
(D)仅当基础宽度大于3m时才需作宽度修正
14、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若要显著减小柱下扩展基础的沉降量,较可行的措施是( D )。
(A)增大基础底面积;(B)减小基础底面积;(C)增大基础埋深;(D)减小基础埋深
15、进行基础截面设计时,必须满足台阶宽高比要求的是( D)。
(A)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B)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C)柱下条形基础;(D)无筋扩展基础
16、根据地基损坏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可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 B )等级。
(A)二个;(B)三个;(C)四个;(D)五个
17、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地基变形一般由(D )控制。
(A)沉降量(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
18、对于高耸结构和高层建筑,地基变形一般由( C )控制。
(A)沉降量(B)沉降差(C)倾斜(D)局部倾斜
19、扩展基础不包括( A )。
(A)柱下条形基础;(B)柱下独立基础;(C)墙下条形基础;(D)无筋扩展基础
20、下列措施中,( D )不属于减轻不均匀沉降危害的措施。
(A)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
(B)相邻建筑物之间应有一定距离;
(C)设置沉降缝;
(D)设置伸缩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