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对于肾功能低下者,用药时主要考虑:
A.药物自肾脏的转运 B.药物在肝脏的转化 C.胃肠对药物的吸收
D.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E.个体差异
22、二室模型的药物分布于:
A.血液与体液 B.血液与尿液 C.心脏与肝脏
D.中央室与周边室 E.肺脏与肾脏
23、血浆t1/2是指哪种情况下降一半的时间:
A.血浆稳态浓度 B.有效血浓度 C.血浆浓度
D.血浆蛋白结合率 E.阈浓度
24、关于坪值,错误的描述是:
A.血药浓度相对地稳定在一定水平称坪值,平均血药浓度称坪浓度
B.通常用药间隔时间约为一个血浆半衰期时,需经4~5个t1/2才能达到坪值
C.坪浓度的高低与每日总量成正比,在每日总量相等时,用药次数不改变坪浓度
D.坪浓度的高限(峰)和低限(谷)的差距与每次用药量成正比
E.首次用突击剂量,不能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坪浓度
25、药物的零级动力学消除是指:
A.药物完全消除至零 B.单位时间内消除恒量的药物
C.药物的吸收量与消除量达到平衡 D.药物的消除速率常数为零
E.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物
2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血浆t1/2等于:
A.0.301/kE. B.2.303/kE. C.ke/0.693 D.0.693/kE. E.ke/2.303
27、离子障指的是:
A.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非离子型药物则不能穿过
B.非离子型药物不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不能穿过
C.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离子型的也能穿过
D.非离子型药物可自由穿过,而离子型的则不能穿过
E.以上都不是
28、pka是:
A.药物90%解离时的pH值 B.药物不解离时的pH值
C.50%药物解离时的pH值 D.药物全部长解离时的pH值
E.酸性药物解离常数值的负对数
29、某病人应用双香豆素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后因失眠加用苯巴比妥,结果病人的凝血酶原时间比未
加苯巴比妥时缩短,这是因为:
A.苯巴比妥对抗双香豆素的作用 B.苯巴比妥诱导肝药酶使双香豆素代谢加速
C.苯巴比妥抑制凝血酶 D.病人对双香豆素产生了耐药性
E.苯巴比妥抗血小板聚集
30、药物进入循环后首先:
A.作用于靶器官 B.在肝脏代谢 C.由肾脏排泄
D.储存在脂肪 E.与血浆蛋白结合
31、药物的生物转化和排泄速度决定其:
A.副作用的多少 B.最大效应的高低 C.作用持续时间的长短
D.起效的快慢 E.后遗效应的大小
32、时量曲线的峰值浓度表明:
A.药物吸收速度与消除速度相等 B.药物吸收过程已完成
C.药物在体内分布已达到平衡 D.药物消除过程才开始
E.药物的疗效最好
33、药物的排泄途径不包括:
A.汗腺 B.肾脏 C.胆汁 D.肺 E.肝脏
34、关于肝药酶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P-450酶系统 B.其活性有限 C.易发生竞争性抑制
D.个体差异大 E.只代谢20余种药物
35、已知某药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上午9时测得血药浓度为100μg/ml,晚6时测得的血药浓度为
12.5μg/ml,则此药的t1/2为:
A.4h B.2h C.6h D.3h E.9h
36、某药的时量关系为:
时间(t) 0 1 2 3 4 5 6 |
C(μg/ml) 10.00 7.07 5.00 3.50 2.50 1.76 1.25 |
该药的消除规律是:
A.一级动力学消除 B.一级转为零级动力学消除 C.零级动力学消除
D.零级转为一级动力学消除 E.无恒定半衰期
B型题:
问题 37~38
A.消除速率常数 B.清除率 C.半衰期
D.一级动力学消除 E.零级动力学消除
37、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百分速率:
38、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体积血中的某药全部消除净:
问题 39~43
A.生物利用度 B.血浆蛋白结合率 C.消除速率常数 D.剂量 E.吸收速度
39、作为药物制剂质量指标:
40、影响表观分布容积大小:
41、决定半衰期长短:
42、决定起效快慢:
43、决定作用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