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目二:闭经
一、概念
闭经是妇科疾病中常见的症状。通常有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两类 。前者是指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征已发育,但月经还未来潮者;或超过14岁,第二性征尚无发育者。后者是指已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个月经周期以上者。中医亦称为“闭经”,或“女子不月”、“经水断绝”、“经闭”等。
二、病因及分类
1.病因
(1)子宫性闭经 发病的原因在于子宫,多因子宫内膜对卵巢激素不能产生正常的反应而致。包括先天性子宫缺陷、子宫内膜损伤、子宫内膜炎、子宫切除后或子宫腔内放射治疗后。
(2)卵巢性闭经 由于卵巢性激素水平低落,子宫内膜不发生周期性变化而致闭经。常见疾病有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如、卵巢功能早衰、卵巢切除或组织被破坏、卵巢功能性肿瘤。
(3)垂体性闭经 主要病变在垂体。多由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失调而影响卵巢功能而导致闭经。主要疾病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垂体肿瘤。
(4)下丘脑性闭经 此类闭经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类闭经。其病因复杂,常见发病原因有:功能性障碍,器质性疾病,营养不良或全身性消耗性疾病,其他内分泌功能异常,如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功能紊乱引起闭经。
2.中医病因病机 发病机理不外虚实两类。虚者,多由肾气不足,或肝肾亏损,或脾胃虚弱,或久病伤血,导致冲任俱虚,血海干涸,无余可下;实者,多因气滞血瘀,或寒凝血滞,或痰湿壅阻,导致冲任瘀滞,经血阻隔,不得下行。
3.分类
(1)按病变部位分为子宫性、卵巢性、垂体性、下丘脑性闭经。
(2)按促性腺激素水平分为高促性腺激素闭经、低促性腺激素闭经。
(3)按闭经严重程度分为Ⅰ度闭经、Ⅱ度闭经。
三、临床表现、常用的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 以闭经为主要临床症状。原发性闭经多为器质性病变所致,继发性闭经多由功能性病变引发。
2.常用的诊断方法
(1)子宫功能检查 ①诊断性刮宫;②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术;③基础体温测定;④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⑤宫颈黏液检查;⑥药物撤退试验;⑦妇科检查。
(2)卵巢功能检查 ①基础体温测定;②阴道脱落细胞检查;③血甾体激素测定;④促性腺激素测定;⑤垂体兴奋试验。
(3)垂体功能检查
垂体功能减退症:①血常规;②血糖测定;③心电图;④垂体-卵巢功能测定;⑤垂体-甲状腺功能测定;⑥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测定。
垂体肿瘤:①x线检查;②CT扫描;③内分泌功能测定。,
(4)下丘脑功能检查 ①雌-孕激素试验;②垂体功能检查;③甲状腺、肾上腺功能测定;④若为器质性疾病者,应进行脑电图检查、脑脊液检查、脑室造影、脑血管造影及CT检查;⑤疑有先天性畸形者,应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分带检查。
四、不同原因闭经的处理原则及中西医治疗方法
(一)西医治疗
1.针对引起闭经的器质性病变予以治疗,如生殖器结核给予抗结核治疗等;
2.性激素替代治疗;
3.诱发排卵;
4.溴隐亭的使用;
5.手术治疗。
(二)中医治疗
1.肝肾不足 年满16周岁尚未行经,或初潮较晚。月经量少,经期延后,渐至闭经,头晕耳鸣,腰腿酸软。 舌质淡,苔少,脉沉细。
治法 滋肾柔肝,调补冲任。
方药 归肾丸。
2.气血虚弱 月经后期,量少,色淡,质稀,渐至闭经,头晕眼花,神疲肢倦。 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 补气养血,调经。
方药 人参养营汤。
3.阴虚血燥 经血由少渐至闭经,五心烦热,两颧潮红,或骨蒸劳热 ,或咳嗽,咯血。
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 养阴清热,凉血调经。
方药 加减一阴煎。
4.气滞血瘀 月经数月不行,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少腹胀痛,舌紫暗 ,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治法 理气活血,祛瘀调经。
方药 血府逐瘀汤。
5.寒凝血瘀 以往月经正常,突然经闭,数月不行,小腹疼痛拒按,得热痛减,四肢不温。舌紫暗,或边有瘀点,脉沉涩。
治法 温经祛寒,活血化瘀。、
方药 温经汤。
6.痰湿阻滞 月经停闭,胸胁胀满,呕恶痰多,神疲倦怠,或面浮肢肿,或带下量多,色白,质黏稠,大便溏。舌体胖嫩,苔腻, 脉沉缓或滑。
治法 燥湿化痰,活血通经。
方药 苍附导痰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