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① 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季;
② 通常急性起病,伴有高热,甚至惊厥;
③ 腹泻频繁,大便呈粘液状,带脓血,有腥臭味;
④ 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
⑤ 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
⑥ 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
⑦ 粪便培养可以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抗生素诱发的肠炎:
⑴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继发于大量应用抗生素之后或慢性疾病基础上。
典型大便为暗绿色,量多带粘液,少数为血便。
⑵ 伪膜性小肠结肠炎:
重症者频泻,黄绿色水样便,可有假膜排出,为坏死毒素致肠粘膜坏死所形成的假膜;
⑶ 真菌性肠炎
多为白色念珠菌所致;2岁以下婴儿多见;病程迁延,常伴鹅口疮;大便次数增多,黄色稀便,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 (菌落);大便镜检有真菌孢子和菌丝;真菌培养。
腹泻的鉴别诊断:
1. 大便无或偶见少量白细胞者:
⑴ 生理性腹泻:
① 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
② 外观虚胖,常伴有湿疹;
③ 生后不久即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④ 添加辅食后,大便转为正常。
⑵ 导致小肠消化吸收功能障碍的各种疾病:
乳糖酶缺乏、原发性胆酸吸收不良等、过敏性腹泻;
2. 大便有较多白细胞者:
⑴ 细菌性痢疾:常有接触史,起病急,全身症状重,排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便镜检有较多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大便细菌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确诊;
⑵ 坏死性肠炎:
① 中毒症状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
② 大便:暗红色糊状,渐出现典型的赤豆汤样血便;
③ 腹部X线:呈小肠限局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
腹泻的治疗原则:调整和继续饮食,不提倡禁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
加强护理,对症治疗,预防并发症。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⑴ 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盐(ORS)用于腹泻时预防脱水及纠正轻、中度脱水;
新生儿和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的患儿不宜口服补液。
口服补液盐(ORS)配方:
NaCl:3.5g;NaHCO2:2.5g;枸橼酸钾:1.5g;葡萄糖:20g;加水至1000ml。
配方为2/3张,含钾浓度0.15%;
轻度脱水口服液量50-80ml/kg,中度脱水80-100 ml/kg,于8-12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补足;
⑵ 静脉补液:适用于中或重度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第一天补液:
常用静脉补液混合溶液的配制比例:
溶液种类 |
0.9%NaCl |
5-10%Glu |
1.4%NaHCO3 |
张力 |
2:1等张液 |
2份 |
|
1份 |
1 |
2:3:1液 |
2 |
3 |
1 |
1/2 |
4:3:2液 |
4 |
3 |
2 |
2/3 |
1:4液 |
1 |
4 |
|
1/5 |
生理维持液 |
1 |
4(0.15%KCL) |
1/3 |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