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盆
Qūepén
【定位】 在锁骨上窝中央,前正中线旁开4寸(见图3-17)。
【解剖】 在锁骨上窝之中点,有颈阔肌,肩胛舌骨肌;上方有颈横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肩丛的锁骨上部。
【主治】 ①咳嗽,气喘;②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操作】 直刺或斜刺0.3~0.5寸。《图翼》:孕妇禁针。
取穴方法:
缺盆穴位于人体的锁骨上窝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缺盆穴(天盖穴,尺盖穴)解析:
1)缺盆。缺,破散也。盆,受盛之器也。该穴名意指本穴的地部经水溃缺破散并输布人体各部。本穴物质为气舍穴外溢而来的地部经水及外散的天部之气,至本穴后,地部经水满溢外散输布四方,如水注缺破之盆的溢流之状,故名。
2)天盖、尺盖。天,指穴内物质为气。尺,小也。盖,封盖、护盖也。天盖、尺盖名意旨在强调本穴的天部层次存在气态物,对本穴的地部经水起着护盖作用,不使地部经水气化散失。
尺,在此意为穴内的天部之气范围较小,仅局限于本穴的天部范围。
附注:《图翼》:孕妇禁针。
缺盆穴意义: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溃缺流散并输布人体各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由本穴分流胸之各部。
功能作用:向胸部提供胃经的水湿精微。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缺盆中痛,瘰疬。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肺俞穴治咳嗽。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注意〗经言缺盆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此即指缺盆的缺散功能。如果缺盆肿胀满痛,胃经气血不能经此穴顺利传输,则承泣穴外输的经脉气血就会因本穴的闭塞而上积于头颈部使人致死,但缺盆外溃后则不会造成经脉气血阻塞于头,故言缺盆中满痛者死,外溃不死。
〖生理解剖〗在锁骨上窝之中点,有颈阔肌,肩胛舌骨肌;上方有颈横动脉;布有锁骨上神经中支,深层正当肩丛的锁骨上部。
气户
Qìhù
【定位】 在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4寸(见图3-18)。
【解剖】 在锁骨下方,胸大肌起始部,深层上方的锁骨下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外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为锁骨上神经,胸前神经分支分布处。
【主治】 ①咳嗽,气喘,呃逆;②胸胁满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取穴方法:
气户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锁骨中点下缘,距前正中线4寸。
气户穴 解析:
气,指本穴调节的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户,古指单扇门,引伸为出入的通道。该穴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与外界交换的门户。本穴物质为缺盆穴地部传来的经水,因本穴位置较胃经上部诸穴更近心室火炎之区,流至的地部经水会更多更快的气化并由胃经传至身体其余各部,是胃经与外界气血交换的门户,故名。
气户穴意义:胃经与外界气血交换的门户。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少量的地部经水和经水气化的大量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地部经水在本穴大部分气化为天部之气,天部之气一方面充补胃经,一方面传向胃经以外的天部层次。
功能作用:燥化胃经水湿,向天部输送阳热之气。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呃逆,胸胁支满,胸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肺俞穴治喘咳。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在锁骨下方,胸大肌起始部,深层上方的锁骨下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外上方为锁骨下静脉;为锁骨上神经,胸前神经分支分布处。
库房
Kùfáng
【定位】 在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见图3-18)。
【解剖】 在第1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减及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咳唾脓血;②胸肋胀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取穴方法:
库房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1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库房穴 解析:
库房,储物之仓也,地面建筑之物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中的五谷精微物质在此屯库。本穴物质为气户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胃经经水有缺盆穴的溃散、气户穴的水液气化,流至本穴的地部经水较为干枯,经水中所含的脾土微粒则因无水的承载运化而沉积于胃经所过之处,如在库房穴存积一般,故名。
库房穴意义:胃经的五谷精微在此屯库。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的脾土微粒及天部之气。
运行规律:脾土物质堆积穴周内外,天部之气则散于胃经之外。
功能作用:存储脾土微粒,燥化脾土水湿。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
〖人体穴位配伍〗 配屋翳穴治胸肋胀痛。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 在第一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减及胸外侧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屋翳
Wūyì
【定位】 在第2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见图3-18)。
【解剖】 在第2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①咳嗽,气喘,咳唾脓血;②胸肋胀痛;③乳痈。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取穴方法:
屋翳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屋翳穴解析:
屋,地面建筑也。翳,古指用羽毛做的华盖穴或遮蔽之物,此指穴内物质为卫外之气。该穴名意指本穴有地部气化之气为胸部提供卫外摒障。本穴物质为库房穴传来的地部经水,乃库房穴地部脾土外渗之液,在本穴处受心室外传之热而气化为气,性湿浊,所处为天之下部,如胸部的卫外摒障,故名。
屋翳穴意义:胃经经气在此形成天部的气体摒障。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之气,性湿浊。
运行规律:由本穴输向胸膺各部。
功能作用:散化胸部之热,为胸部提供阳热之气。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咳唾脓血,胸肋胀痛,乳痈。
〖人体穴位配伍〗 配天宗穴治乳痈。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凉药水针。
〖生理解剖〗 在第二肋间隙,有胸大肌,胸小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肩峰动、静脉分支;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膺窗
Yìngchuāng
【定位】 在第3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见图3-18)。
【解剖】 第3肋间隙,有胸大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主治】 ①咳嗽,气喘;②胸肋胀痛;③乳痈。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取穴方法:
膺窗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膺窗穴(膺中穴)解析:
膺,胸也。窗,空孔也。该穴名意指胸腔内的高温之气由此外出胃经。本穴位处乳之上、胸之旁,地部有孔隙通道与胸腔内部相通,如胸腔与体表间气血物质交流的一个窗口,故名。膺中名意与膺窗义同,中与外相对,指胸腔。
膺窗穴意义:胸腔内的高温之气由此外出胃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温气态物。
运行规律:气态物由胸腔内部外出体表胃经。
功能作用:减卸胸腔内部高压,释放胸腔内部能量。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胸肋胀痛,乳痈。
〖人体穴位配伍〗 配屋翳穴治乳痈。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之。
〖生理解剖〗 第三肋间隙,有胸大肌,深层为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胸前神经分支。
乳中
Rǔzhōng
【定位】 在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见图3-18)。
【附注】 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取穴方法:
乳中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第4肋间隙,乳头中央,距前正中线4寸。
乳中穴(乳首穴,当乳穴)解析:
乳,乳房也。中,正也。首,头也。当,正对也。乳中、乳首、当乳名意皆指本穴为乳头标志,无它意。
附注:本穴不针不灸,只作胸腹部腧穴的定位标志。
乳中穴意义:五谷生化的乳汁精微输出之所。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气态物。
运行规律:气态物质由天之下部上升至天之上部后液化冷降。
功能作用:男子为定位标志,女子为喂乳之用。
主治病症:
产后按摩产妇乳中穴、乳根穴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且方便实用。
治法:寒则灸之,热则凉药敷之,无针。
〖注意〗乳中为乳汁外出之处,乳汁为液态物,而乳头在人体坐标系中位处高位,何以人体的液态物能从高位而出?这是因为人之乳汁为精血所化,精血性热,在体内的运动变化是气化过程,气化之气由地部升至天部,此气上升天部后又冷却液化,液化之乳则在人体系统的内部高压作用下外出乳头(乳孔在张开的情况下致使内外存在压差),此即是乳汁能从属气的层次外出体表的原因。
乳根
Rǔgēn
【定位】 在第5肋间隙,当乳头直下,前正中线旁开4寸(见图3-18)。
【解剖】 在第5肋间隙,胸大肌下部,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五5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主治】 ①乳痈,乳汁少;②咳嗽,气喘,呃逆;③胸痛。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
取穴方法:
乳根穴位于人体的胸部,当乳头直下,乳房根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4寸。
乳根穴 (薛息穴)解析:
1)乳根。乳,穴所在部位也。根,本也。该穴名意指本穴为乳房发育充实的根本。本穴物质为胃经上部经脉气血下行而来,由于气血物质中的经水部分不断气化,加之膺窗穴外传体表的心部之火,因此,本穴中的气血物质实际上已无地部经水,而是火生之土。由于本穴中的脾土微粒干硬结实,对乳上部的肌肉物质(脾土)有承托作用,是乳部肌肉承固的根本,故名。
2)薛息。薛息,歇息之假用也,亦为停驻之意。薛息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停驻,故名。理同乳根之解。
乳根穴意义:胃经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屯驻。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及气化之气。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存留穴周内外,气化之气循胃经疏散。
功能作用:燥化脾湿。
主治疾病:
咳嗽,气喘,呃逆,胸痛,乳痈,乳汁少。
〖人体穴位配伍〗 配少泽穴、膻中穴治乳痈;配少泽穴、足三里穴治乳少。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之。
〖注意〗库房与乳根为调节乳肌的二个重要穴道,若单纯为胃气不足所致的乳房扁平细小或乳房下坠,取此二穴作隆胸治疗有奇效。
〖生理解剖〗 在第五肋间隙,胸大肌下部,深层有肋间内、外肌;有肋间动脉,胸壁浅静脉;有第五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深层为肋间神经干。
不容
Bùróng
【定位】 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19)。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7肋间神经分支处。
【主治】 呕吐,胃痛,纳少,腹胀等胃疾。
【操作】 直刺0.5~0.8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
取穴方法:
不容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6寸,距前正中线2寸。
不容穴 解析:
不容,胃经的气血物质本穴不为容纳也。本穴位处乳之下部,所受气血乃胃经上部区域脾土中的外渗水液,至本穴后因无外界之热使其气化转变,其运行只是单纯的循经下传,故名。
不容穴意义:胃经的地部经水由此通过。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胃经下传承满穴。
功能作用:承传胃经的地部经水。
主治疾病:
呕吐,胃病,食欲不振,腹胀。
〖人体穴位配伍〗 配中脘穴治胃病。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探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处。
承满
Chéngmǎn
【定位】 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19)。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布;当第7肋间神经分支处。
【主治】 胃痛,吐血,纳少等胃疾。
【操作】 直刺0.8~l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
取穴方法:
承满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距前正中线2寸。
承满穴解析:
承,受也。满,满盛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满溢而行。本穴物质为不容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所处为腹部肉之陷,故而地部经水为屯积之状,又因本穴肉陷也浅,经水一注即满,故名。
承满穴意义:胃经经水在此满溢。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胃经下传梁门穴。
功能作用:存储胃经腹部的地部经水。
主治疾病:
胃痛,吐血,食欲不振,腹胀。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治胃痛。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布;当第七肋间神经分支
梁门
Liángmén
【定位】 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19)。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7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8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部)。
【主治】 纳少,胃痛,呕吐等胃疾。
【操作】 直刺0.8~1.2寸。过饱者禁针,肝肿大者慎针或禁针,不宜作大幅度提插。
取穴方法:
梁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4寸,距前正中线2寸。
梁门穴解析:
梁,屋顶之横木也。门,出入之通道也。该穴名意指胃经的气血物质被本穴约束。
本穴物质为承满穴传来的地部经水,本穴为腹部肉之隆起(脾土堆积)处,有约束经水向下流行的作用,经水的下行是满溢之状,如跨梁而过,故名。(承满穴的经水是从上流下,何以梁门的堆积脾土能阻其下行?提问是站在地球重力场的角度看,若站在人体重力场的角度看则梁门的隆起部位为高地势,下行之水故而被阻。)
梁门穴意义:胃经的地部经水在此被约束。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胃经下传关门穴。
功能作用:约束胃经的地部经水并使其维持一定的数量。
主治疾病: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
〖配伍〗配梁丘穴、中脘穴、足三里穴治胃痛。
〖治法〗寒则泻之或点刺出血,热则补之或水针。
〖注意〗承满与梁门为一组对穴,它是调节中焦水湿的要穴。
〖生理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深层为腹横肌;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当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处(右侧深部当肝下缘,胃幽门穴部)。
关门
Guānmén
【定位】 脐中上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19)。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8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8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主治】 腹胀,腹痛,肠鸣腹泻等胃肠疾。
【操作】 直刺0.8~1.2寸。
取穴方法:
关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2寸。
关门穴(关明穴)解析:
1)关门。关,关卡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胃经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屯驻。本穴物质为梁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其水为满溢之水,量小,但因其由上而下,故有脾土微粒随水而下。经水传至本穴后,由于受腹内部的外散之热及胃经区域自身之热,经水气化为枯竭之状,脾土物质随之屯驻,如被关卡一般,故名。
2)关明。关,关卡也。明,明白可见也。关明名意指胃经中运化的脾土微粒明白可见。本穴物质为梁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受腹部外传之热后而不断气化,水液气化干涸后随经水冲行的脾土微粒变得清楚可见,故名。
关门穴意义:胃经中的脾土物质在此屯驻。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脾土微粒及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屯留穴周内外,经水则循胃经下行。
功能作用:固化脾土。
主治疾病:
腹胀,腹痛,肠鸣泄泻,水肿。
〖人体穴位配伍〗配足三里穴、水分穴治肠鸣腹泻。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湿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太乙
Tàiyǐ
【定位】 脐中上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19)。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8肋间动、静脉分支及其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8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主治】 ①胃病;②心烦,癫狂。
【操作】 直刺0.8~1.2寸。
取穴方法:
太乙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2寸,距前正中线2寸。
太乙穴(太一穴)解析:
太乙。太,大也。乙,卯木也,风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本穴物质为关门穴传来的水湿云气,因其较为滞重,运行是从关门穴的天之上部传至本穴的天之下部。水湿云气至本穴后,因受腹部外传之热的作用,水湿之气膨胀扩散形成横向运行的强盛风气,故而本穴名为太乙。太一名意与太乙同,一通乙。
太乙穴意义:胃经气血在此形成强盛风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强劲的风气。
运行规律:风气循胃经向穴外传输。
功能作用:除湿散热。
主治病症:
胃病,心烦,癫狂。
〖人体穴位配伍〗配中脘穴治胃痛。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八肋间动、静脉分支及其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横结肠)。
滑肉门
Huáròumén
【定位】 脐中上1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见图3-19)。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①胃痛,呕吐;②癫狂。
【操作】 直刺0.8~1.2寸。
取穴方法:
滑肉门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1寸,距前正中线2寸。
滑肉门穴(滑肉穴,滑幽门穴)解析:
滑肉门。滑,滑行也。肉,脾之属也,土也。门,出入的门户也。该穴名意指胃经中的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本穴物质为太乙穴传来的强劲风气,而本穴所处的位置为脾所主的腹部,土性燥热,在风气的作用下脾土微粒吹刮四方,脾土微粒的运行如滑行之状,故名。滑肉、滑幽门名意与滑肉门同,幽为隐秘之意,指脾土微粒的运化不易被觉察。
滑肉门穴意义:脾土微粒在风气的运化下输布人体各部。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风气及风气中夹带的脾土微粒。
运行规律:脾土微粒随风气输散胸腹各部。
功能作用:运化脾土。
主治疾病:
胃痛,呕吐,癫狂。
〖人体穴位配伍〗配足三里穴治胃痛。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生理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分支;布有第九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天枢
Tiānshū 大肠募穴
【定位】 脐中旁开2寸。
【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9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9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主治】 ①腹痛,腹胀,便秘,腹泻,痢疾等胃肠病;②月经不调,痛经。
【操作】 直刺 l~1.5寸。《千金》:孕妇不可灸。
取穴方法:
天枢穴位于人体中腹部,平脐中,距脐中2寸(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天枢穴(长溪穴,谷门穴,长谷穴,循际穴,谷明穴,补元穴,循元穴)解析:
(1)天枢。天星名,即天枢星,为北斗星的北斗一,其左连线为北斗二天璇星,右连线为北斗四天权星。该穴之名意指本穴气血的运行有二条路径,一是穴内气血外出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二是穴内气血循胃经运行。本穴气血物质来自二个方面,一是太乙穴、滑肉门穴二穴传来的风之余气,其二是由气冲穴与外陵穴间各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胃经上、下两部经脉的气血相交本穴后,因其气血饱满,除胃经外无其它出路,因此上走与胃经处于相近层次的大肠经,也就是向更高的天部输送,故名。
(2)长溪、长谷。长,源源不断也。溪,水流的路径也。谷,狭谷也。长溪、长谷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向外输出源源不断。本穴物质由胃经上下二部汇聚而成,其气强盛,源源不断地输往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故名。
(3)谷门、谷明。谷,胃气也。门,出入的门户也。明,可见之物也,指本穴气血强盛,外输气态物为可见之物。谷门、谷明名意指胃气由本穴源源不断地输送大肠经。理同天枢名解。
(4)循际、循元。循,循气血运行的固有道路运行也。际,际会也。元,本元也。循际、循元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循气血物质的固有通路外输大肠经。理同天枢名解。
(5)补元。补,充补也。元,本元也。补元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强盛,为人体后天之气的充补之元。人体之气分为多种,有元气、宗气、神气等等。元气为先天之气,也就是肾气,它与生俱来,不可改变。元气为人的先天之本,它随着人的生长发育而不断消耗,但元气的消耗随人体后天之气的盛衰而改变,后天之气盛则元气消耗慢,后天之气衰则元气消耗快。同理,补充了人的后天之气也就是间接地补充了人的元气,本穴输出的强盛之气即是有补充强化人体后天之气的功用,故名为补元。
(6)大肠经募穴。因本穴气血强盛,气血物质与大肠经特性相符,向外传输是输入大肠经所在的天部层次,为大肠经气血的主要来源之处,故为大肠经募穴。
附注:(1)大肠的募穴;(2)《千金》孕妇不可灸。
天枢穴意义:募集气血上输大肠经。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浊气,性温热。
运行规律:水湿浊气由本穴交于大肠经气血所处的天部层次。
功能作用:募集大肠经的气血物质。
主治病症:
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泄泻,痢疾,月经不调,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人体穴位配伍〗 配足三里穴治腹胀肠鸣;配气海穴治绕脐痛;配上巨虚穴,下巨虚穴治便秘、泄泻。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生理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九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分支(内部为小肠)。
其他相关信息
按压天枢穴治疗腹泻
让患者先排去大便,仰卧于床上,或坐在椅子上、沙发上,解开腰带,露出肚脐部,全身尽量放松,医者取肚脐旁6厘米处的天枢穴,分别用拇指指腹压在两侧穴位上,力度由轻渐重,缓缓下压(指力已患者能耐受为度),持续4—6分钟,将手指慢慢抬起(但不要离开皮肤),再在原处按揉片刻。整个治疗过程仅需数分钟,腹中即感舒适,腹痛、腹泻停止。绝大多数能一次治疗见效。